翌日,天刚蒙蒙亮,一则消息便如惊雷般在京城权贵圈中炸响。
纪府昨夜失窃了。
丢的,是安定侯珍藏多年,轻易不示人的前朝大儒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孤本。这是安定候在宋千千出嫁时候让她带来纪府的嫁妆。
安定候大发雷霆,亲自带着人,将京兆尹府的大门堵了个严严实实,要求立刻破案。
京兆尹冷汗涔涔,这案子牵涉到当朝手握兵权的侯爷,又涉及到翰林大学士,还和永宁侯府沾亲带故,他哪里敢怠慢,立刻派出全府的精锐,全城搜查。
一时间,京城内外,风声鹤唳。
而就在所有人都在议论是哪个不开眼的江洋大盗,竟敢太岁头上动土时,一个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消息传了出来。
京兆尹府的官差,在吏部侍郎李文渊的府上,搜出了那副失窃的《快雪时晴帖》。
人赃并获。
整个京城都失声了。
一个堂堂二品大员,朝廷重臣,竟然去偷盗同僚的字画?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李文渊被从温暖的被窝里拖出来,戴上枷锁押往大牢时,整个人都是懵的。他明明下令让人去纪府搜寻打探粮仓地点的,怎么会突然因为偷盗这种事情被扣押?
他看着从自己书房暗格里搜出来的那副他只在梦里见过的字画,百口莫辩。
李夫人哭天抢地,冲到安定侯府门前,想要找陈夫人为自己丈夫作证,却被告知侯夫人偶感风寒,闭门谢客,谁也不见。
她又冲到丞相府,求见张首辅。
毕竟丈夫是因为张首辅的命令派人去的纪府。她再笨也能猜到如今的一切是纪府的还击罢了。
张首辅下令谁也不见,一整天关在书房中。
张首辅的书房里,他沉心静气很久,练习书法,却在一盏茶之后,把字帖丢下,名贵的古董瓷器碎了一地。
他阴沉着脸,想着管家的回报,气得浑身发抖。
“蠢货。都是一群蠢货。”他低声咆哮。
他如何不明白,这根本就是一个局。一个针对他,针对他这一派的,恶毒至极的局。
先是让陈夫人那个蠢妇来纪府闹事,留下“索要不成,心生怨恨”的由头。再是栽赃嫁祸,将李文渊这个他最得力的臂助,用一个最荒唐、最羞辱的方式,钉死在耻辱柱上。
好手段。真是好手段。
是谁?是安定候那个莽夫?他不像有这种心机。是纪玄昭?他远在青州,鞭长莫及。
难道是……
一个穿着粗布衣裳,眼神沉静的身影,在他脑海中一闪而过。
那个被所有人忽视的,安定侯府的真千金,纪玄昭的新妇——宋千千。
张首辅的后背,窜起一阵寒意。
如果真是她,那这个女人的心机城府,简直深不可测。
“老爷,现在该怎么办?李大人他……”管家小心翼翼地问。
“怎么办?”张首辅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安定候既然不仁,就别怪我不义。他以为扳倒一个李文渊,就能高枕无忧了?他想挑起党争,那我就奉陪到底。”
他立刻提笔,写了几封密信,派心腹送了出去。
一场围绕着“盗窃案”的朝堂风暴,已然在酝酿之中。
然而,这些朝堂上的风起云涌,宋千千并没有过多关注。她的精力,全都放在了另一件更重要的事情上。
青州。
根据前世的记忆,蝗灾之后,紧接着便是一场大范围的瘟疫。那场瘟疫,才是真正的人间地狱。
她将纪府以及自己的所有的流动资金都调集起来,通过漕帮的渠道,开始在江南各地,大量采购金银花、板蓝根、艾草等药材。
漕帮帮主赵飞,对这位年纪轻轻,却出手阔绰、行事果决的纪夫人,充满了敬畏。
“夫人,您要这么多药材做什么?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赵飞不解地问。
“救人。”宋千千只说了两个字。
她没有解释太多,只是给了赵飞一张单子。
“赵帮主,除了药材,我还需要你帮我找一批人。要最好的大夫,尤其是擅长诊治时疫的。另外,再招募一批身强体壮、不怕死的伙计。工钱,我出三倍。”
赵飞看着那张单子,倒吸一口凉气。宋千千要准备的东西,简直就像是要去打一场仗。
但他没有多问,只是重重地点了点头:“夫人放心,您要的人和东西,三天之内,我一定给您备齐。”
他知道,这位纪夫人,是在做一件天大的事。
就在宋千千紧锣密鼓地为青州布局时,宋娇娇的“发财大计”也进行得如火如荼。
她尝到了甜头。
京城的粮价,一天一个价。她之前低价吃进的粮食,如今价格已经翻了两倍。
她将一小部分粮食高价抛出,换回来的银子,让她欣喜若狂。她用这笔钱,买通了永宁侯夫人身边的嬷嬷,也说动了耳根子软的永宁侯,私自利用自己的身份,动用侯府的银钱,帮她囤积了更多的粮食。
“父亲,您放心。等荣升从青州建功立业回来,我们手里有了这笔钱,就能为他在京中买一座大宅子。到时候,他官运亨通,父亲您脸上也有光啊。”宋娇娇乖巧的为永宁侯捶背,柔声细语地描绘着美好的蓝图。
永宁侯被她说得心花怒放,对她那点小生意,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还颇为赞许她的“持家有道”。
不过永宁侯到底是心虚,反复强调让她千万不要让永宁侯夫人知晓。
永宁侯待她的态度影响了府上见风使舵的人。
宋娇娇的院子里,来往的下人,态度也渐渐恭敬起来。那几个曾经嘲讽过她的庶女,如今见了她,也只能不情不愿地喊一声“弟妹”。
这种扬眉吐气的感觉,让宋娇娇彻底沉迷。
她看着自己囤积的粮食越来越多,仿佛已经看到了一条通往荣华富贵的金光大道。
她完全没有意识到,在她脚下,已是万丈深渊。
京城粮价飞涨,最先遭殃的,是底层的百姓。许多人家,已经开始买不起米了。城南的粥棚,排队的人越来越多。
民间的怨气,像一堆干柴,正在无声地积聚。
只需要一颗火星,便能燃起熊熊大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