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蒸米水热烫,为免留根烫到被任氏讹上,她直接把海碗放在一旁,叮嘱留根等凉到温热才能端走。
原以为任氏会张口骂孩子笨蛋废物,连个汤碗都端不好,哪知任氏这次却没出声,只是静静等在柴垛旁,默默站在那里盯着这边。
梁青娥也不去管她,交代圆圆娘看着留根别碰米汤碗后,提着桶又往下一个将要掀锅的灶台走去。
至于留根最后啥时候端碗离开的,她也没有留意。
忙活了一天,等所有大米全蒸出来,已经是傍晚时分。
各家把铁锅揭下来,又把一应水缸木桶啥的,全收拾板车上拉回家。
瞧着村民们推车离开,梁青娥扬声开口:“今儿太晚了,明儿吃完早饭,大家伙过来领工钱。
小院外顿时一片欢呼,想着即将到手的工钱,忙碌一天的妇人们顿觉满身的疲乏都消散了。
院里的三个妇人还在等着出锅不久的蒸米晾凉,梁青娥不欲耽误她们的时间,便让她们要是着急做饭可以回家,剩下的蒸米他们自家人掺拌就行。
掺好一盆酒糟能得三个铜子呢,啥晚饭非她们做不可。
妇人们断然拒绝,未免自己杵院里碍事,三人又是把蒸米摊薄,又是往蒸米上扇扇子,以求快点晾凉。
等终于把余下的十来盆蒸米掺拌好酒曲,同样得到明儿早饭后过来领工钱的话后,方心满意足告辞离去。
村里人都走后,梁青娥便带着儿子儿媳们处理后面事情。
别的暂且不提,这么六七十盆酒糟就得找地方妥善安置。
家里没有闲置房间,最后只能把堂屋收拾出来,把陶盆能搬进去多少,就搬进去多少。
还余下二十来盆就好办多了,各人房里塞上几盆,勉强算是解决了酒糟的发酵地方。
翌日早饭后,林家众人刚放下碗,院门口就传来热闹的笑谈声。
“是村里的婶娘阿奶们过来结工钱了。”四壮喊一声,就忙去开门。
十来个人蜂拥着走进院里,大毛妮二毛妮顾不得收拾碗筷,把橘树旁的饭桌往屋檐下一抬,就忙去搬凳子,倒茶水。
“你俩莫忙活,该干啥干啥去,咱们略站站就走了,莫要客气。”
众人忙摆手拒绝,只说自己吃饱喝足过来的,干了一早上活,正好站会儿活动活动腿脚。
梁青娥拿着一张纸从屋里走出来,身后跟着拎铜子的乐宝和六壮,俩娃儿一黑一白,看起来好不喜人。
梁青娥站到堂屋门口,眼睛扫视一圈,见昨儿干活的那些人里,除了老宅那边的都到齐了,于是便开始发工钱。
“昨儿大家辛苦了,下面我念名字,有干多少活计,和相应该拿多少工钱,要是账目不一致,大家提出来。”
话说完,梁青娥对着手上的纸,扬声开口:“聪聪阿奶,蒸米四十斤,共得铜子四十文。”
孙婆子满脸激动:“对对,是四十斤,后面十斤我干不动了,分给了圆圆娘和时运家的。”
确认无误后,乐宝便拆开一串铜子,叮叮当当开始数铜子。
“赵阿奶,这是四十文,你点一遍。”乐宝捧着铜子,笑眯眯递给孙婆子。
孙婆子乐的眼角皱纹都多几条,她捧着铜子,连声道:“不用数,不用数,方才你小丫头数钱,老婆子也跟着数了一遍。”
“嫂子还是亲自数一遍。”梁青娥笑着开口:“俗话说,当面数钱不丢丑,要是后头再说铜子不够数,我可不给添补。”
孙婆子晓得梁青娥的意思,跟着说笑两句,就开始清点起铜子。
“够,够,一个子都不少,咱们乐宝可真厉害,还这么小,就识这么多数了。”孙婆子不停口夸赞乐宝,完了又补一句:“回头也带我家聪聪玩儿,她也聪明呢,就是老婆子我愚笨,不知道咋教。”
乐宝当众被夸,有些不好意思,听到后半截话,眼睛晶晶亮应下来:“赵阿奶只管让聪聪过来,我带她打鸟雀,抓兔子山鸡玩。”
“哎,好好好。”
梁青娥见小孙女又多一个伙伴,心里也高兴,她捧着纸,继续往下念:“圆圆娘,蒸米五十五斤,得铜子五十五个。”
“对对,婶子分给我五十斤大米,后面伯娘又分给我五斤,正正好五十五斤。”
圆圆娘喜滋滋说完,等铜子进了手里,乐的笑出一口牙花子。
等她清点完铜子,确认无误后,梁青娥方继续念下去:“时运婆娘,蒸米五十五斤,得铜子五十五个。”
赵时运婆娘同样没有异议,接过铜子,乐的那叫一个合不拢嘴。
“………”
一个个人念过去,等终于把蒸米的工钱发下去,就是发掺拌酒曲的工钱。
见终于轮到自个,三个妇人上前两步,激动的不知如何是好。
“王立新婆娘,掺拌二十二盆酒曲,得铜子六十六个。”
王立新婆娘赶忙点头:“对对,我拌了二十二盆。”
一时间,孙婆子等人看着王立新婆娘的视线,满满都是羡慕。
艾玛,拌酒曲可比蒸米糟挣钱多了,还不用受烟熏火燎的罪。
乐宝把数好的铜子递过去,小姑娘声音甜糯:“王婶子,这是你的工钱,你点点。”
王立新婆娘费力抬手,从腰间扯出一个钱袋,美滋滋道:“婶子胳膊酸胀的很,乐宝,你帮婶子装好就成。”
乐宝听话把铜子装好,又把钱袋塞进王立新婆娘手里,见王立新婆娘不时轻嘶一声,不由好奇问道:“王婶子,你胳膊怎么了,很痛吗。”
王立新婆娘握着沉甸甸的铜子,面上笑容更盛:“婶子没事,昨儿掺拌酒曲搅动的,歇个两天就好了。”
赵时运婆娘等人闻言,就往另外两个妇人身上看去。
见二人只要一动胳膊,就控制不住龇牙咧嘴,心里顿时就平衡了。
她们蒸米虽然热点累点,好歹身上没啥损伤,既挣了银钱,完事后还不耽误做家里地里的活计。
工钱发完,所有人揣着铜子,俱都喜笑颜开离开了。
临走时还不忘切切叮嘱梁青娥,让她以后有这好事,千万还想着她们。
梁青娥把众人送出门,扭头就交代林老虎:“你去一趟黄川镇,让老二家的去薛家问问,就说米糟两日后就能发酵好,看是他们派人过来运,还是咱们雇车往那边送。”
林老虎仔细记下,套上牛车,带上清水,牛鞭一扬,就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