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外,长江北岸的校场上,旌旗如林,甲胄鲜明。十万北伐大军列阵而立,肃杀之气直冲云霄,连江面上的水汽都仿佛被这股铁血锋芒驱散。吴三桂身披玄铁铠甲,腰悬七星剑,立于高台之上,目光扫过下方黑压压的将士,眸中燃烧着一统天下的烈焰。
“将士们!”他的声音透过扩音的铜号,传遍整个校场,字字铿锵有力,“昔年山海关起兵,吾等以孤关之地,逆势而战,拒清军于关外,破大顺于中原,收江南于麾下,历经数载,终有今日之基业!然北方故土仍被胡虏践踏,中原百姓尚在水火之中,汉家江山未复,吾等岂能止步!”
“今日,吾率尔等北伐,剑指北京,誓要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一统天下!”吴三桂手臂高举,声音陡然拔高,“此行,或有血战,或有牺牲,但尔等皆是铁血男儿,皆是汉家栋梁!若能凯旋,吾必论功行赏,让尔等名留青史,福泽子孙!若有退缩者,军法处置,绝不姑息!”
“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一统天下!”十万将士齐声高呼,声浪如山崩海啸,震得江面上的战船都微微晃动。阳光洒在他们的铠甲上,折射出冰冷而坚定的光芒,那是必胜的信念,是破釜沉舟的决心。
高台两侧,红颜团队各立其位,神色肃穆。沈落雁一身青色谋士袍,手持羽扇,目光沉静地扫视着大军阵列,早已将北伐的战略布局烂熟于心;穆青岚身披银甲,手持长枪,英气逼人,作为先锋大将,她已做好了冲锋陷阵的准备;慕容雪骑着一匹矫健的蒙古马,一身劲装,腰间挎着弯刀,草原儿女的豪爽与果敢在她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凌霜身着水师将服,目光望向江面,她率领的水师已在长江上整装待发,随时准备沿运河北上。
苏凝香站在阴影处,一身紫衣,嘴角噙着一抹淡淡的笑意,她麾下的“红袖阁”早已将情报网络铺向华北各地,清军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她的眼睛;白芷薇穿着朴素的医袍,身边跟着数十名医护人员,推着满载药品和绷带的马车,她将随大军前行,建立移动医疗营,救治伤员;叶轻眉一身富商打扮,却难掩精明干练,她身后的粮船绵延数里,满载着江南筹集的粮草、盐铁和军械,为北伐大军提供坚实的后勤保障。
“出发!”吴三桂一声令下,号角长鸣,鼓声震天。
北伐大军兵分两路,水陆并进。陆路方面,穆青岚与慕容雪率领两万骑兵、三万步兵为先锋,沿着京杭大运河西侧的官道,一路北上,直指济南;吴三桂亲率四万中军,坐镇后方,统筹全局;沈落雁、苏凝香、白芷薇随中军同行,随时应对突发状况。
水路方面,凌霜率领一万水师,乘坐数百艘战船,沿运河北上,一方面牵制清军沿河的据点,防止他们从水路偷袭北伐大军的侧翼,另一方面保障粮草运输通道的安全,确保陆路大军的军需供应。
大军出征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传遍江南各地。百姓们自发地涌上街头,手持香案,洒泪送别,有的百姓还将家中的粮食、衣物送到军中,哽咽着说道:“陛下,将士们,一定要收复北方,让我们的亲人早日回家!”
吴三桂勒马驻足,对着路边的百姓深深一揖:“诸位乡亲放心,吾定不负众望,早日驱逐鞑虏,一统天下,让百姓安居乐业!”
百姓们的欢呼声此起彼伏,这份沉甸甸的期盼,化作了北伐大军前进的动力。
沈落雁在中军帐内,铺开华北地图,指着济南的位置,对吴三桂道:“陛下,济南是华北的战略要地,北接天津,南连徐州,是通往北京的必经之路。多尔衮必然会在济南布防,阻止我军北上。据苏凝香传来的情报,清军已任命镶黄旗将领谭泰为济南守将,率领三万清军驻守济南,同时在城外修筑了防御工事。”
“谭泰?”吴三桂眉头微蹙,他对这个名字有印象,此人是多尔衮麾下的悍将,作战勇猛,且颇有谋略,不是易与之辈。
“正是。”沈落雁点头道,“不过谭泰此人贪婪成性,克扣军饷是家常便饭,济南清军的军心本就不稳。臣已命苏凝香派遣情报人员潜入济南城中,联络当地的反清义士,待我军抵达后,里应外合,必能事半功倍。”
吴三桂微微一笑:“丞相考虑周全,有你在,吾放心。”他看向帐外,“传令下去,大军加速前进,务必在十日内抵达济南城外,不给谭泰喘息之机。”
“遵旨。”
与此同时,叶轻眉在后方建立的“千里粮道”已高效运转起来。江南的粮草通过漕运运抵南京,再由凌霜的水师沿运河北上,源源不断地输送到陆路大军手中。叶轻眉还制定了严格的粮草管理制度,确保每一粒粮食都用在刀刃上,同时在沿途设立了多个粮草中转站,囤积粮草,以防不测。
白芷薇则在中军后方设立了移动医疗营,她挑选了一批医术精湛的医护人员,配备了充足的药品和医疗器械,随大军一同前进。每日大军扎营后,白芷薇都会亲自巡查军营,为将士们诊治伤病,普及卫生防疫知识,减少非战斗减员。她的温婉善良,赢得了将士们的一致爱戴,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白仙子”。
北伐大军一路北上,势如破竹。沿途的清军据点,要么望风而逃,要么被先锋部队轻松攻克。穆青岚与慕容雪配合默契,穆青岚率领骑兵冲锋陷阵,所向披靡;慕容雪则凭借精湛的马术和草原战术,迂回包抄,屡创佳绩。短短数日,北伐大军便收复了淮安、徐州等重镇,兵锋直指济南。
济南城内,清军守将谭泰站在城楼上,望着远处尘土飞扬的方向,神色凝重。他早已收到北伐大军北上的消息,也知道自己麾下的士兵军心涣散,根本不是北伐大军的对手。但他不敢投降,多尔衮手段狠辣,若是弃城而逃,他全家都将性命不保。
“将军,北伐大军已抵达济南城外三十里处,正在安营扎寨。”一名亲兵慌张地跑来报告。
谭泰深吸一口气,强作镇定:“慌什么!传令下去,加固城防,紧闭城门,任何人不得擅自出入!告诉士兵们,谁敢临阵退缩,格杀勿论!”
“是!”亲兵领命而去。
谭泰望着城外,心中充满了绝望。他知道,济南城破只是时间问题,他所能做的,只是拖延时间,等待多尔衮的援军。可他不知道的是,多尔衮此时正被北方的反清义士牵制,根本抽不出兵力支援济南。
济南城外,北伐大军的营垒连绵数里,旗帜飘扬。吴三桂率领中军抵达后,立即召集众将议事。
“陛下,谭泰已紧闭城门,坚守不出,显然是想等待援军。”穆青岚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屑,“末将愿率敢死队攻城,必能攻克济南!”
吴三桂摆了摆手:“不必急于一时。谭泰军心涣散,城中又有苏凝香联络的内应,我们只需围城数日,待城中粮草耗尽,内应发动,便可轻取济南,无需徒增伤亡。”
沈落雁点头附和:“陛下所言极是。如今我军士气正盛,粮草充足,而济南城内粮草有限,不出五日,城中必乱。我们只需耐心等待,伺机而动。”
吴三桂看向苏凝香:“苏主管,城中内应何时能发动?”
苏凝香上前一步,躬身道:“回陛下,城中反清义士已做好准备,约定三日后深夜打开西门,迎接大军入城。在此期间,他们会制造混乱,扰乱清军的军心。”
“好!”吴三桂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传令下去,大军围城三日,不得强攻。穆青岚、慕容雪,你们率部在东门、南门佯攻,吸引清军主力;凌霜,你率水师封锁济南城外的河道,防止清军从水路逃跑;三日后深夜,我们里应外合,一举攻克济南!”
“遵旨!”众将齐声领命。
夜色渐浓,济南城外的北伐大营一片寂静,只有巡逻的士兵在营垒间穿梭。而济南城内,却已是暗流涌动,一场风暴即将来临。吴三桂站在中军帐外,望着济南城的方向,心中充满了期待。攻克济南,打通华北通道,北伐大军就能直指天津,逼近北京,一统天下的目标,又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