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从边林杀出的押木队让蒙古海军自乱阵脚。以健太郎为首的日本海盗已经冲进了庄内,而以李元平为首的高丽人四散而逃,一时间分成了两支队伍。
“全军听令,不可乱跑,违令者斩!”
杨琏真迦抽刀砍翻了一位逃跑的高丽人,但并没有达到止乱的效果,反而高丽人跑的更分散了。
平素看起来个个凶悍异常,一到战场上就现了原形,没有统兵经验的杨琏真迦暗骂忻都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不过好在火势已起,只要蔓延开来还有机会烧毁所有粮草。
另外,能事先埋伏自己的只有杨彦全,这厮不应该在武清城附近等待吗?
看来杨彦全已洞悉自己的行动,这下不好办了。
庄内,倭人持刀闯门而入,见人便杀,翻箱倒柜寻找贵重物品。
庄户汉欲要反抗,被两三倭人围砍致死,血染门梁,这种情况比比皆是。
值此刻,苏荣领兵姗姗来迟,倭人数寡,形势逆转,变成了几个押木兵围杀一个倭人。
这些倭人常年在海上拼杀,战力不弱,起初还能抵抗一二,但随着时间推移力气渐弱,最被乱刀砍死。
“都头有令,诛灭庄内贼军后,各取盆器去河边打水,阻止火势蔓延!”
传令兵穿街而过,押木兵踏着倭人的尸体取水救火,同时裹挟着庄上百姓。
无论是刚死了丈夫,还是没了爹娘,全都给官爷动起来,管你伤心痛苦,先救火再说。
人影攒动的场景被躲在草垛中的健太郎看得一清二楚。
健太郎现在很怕,骚黄之水都湿了半裤裆,几十位倭人海盗转眼间就全死了,他现在进退两难,逃生机会的渺茫。
一刻后,草垛前空无一人,只听火焰烧的木梁乍响,健太郎知道自己不能再等下去了,一旦火消人归,健太郎定然会被发现,下场可想而知,他必须赶快离开这里。
健太郎几次欲要起身,但双腿似面条一般瘫软,怎么都挪不动,健太郎咬牙一发狠,在腿上划了一道口子。
鲜血渗出,伤口的疼痛感让健太郎镇定了许多,随即艰难爬出草洞。
“嘭!”
突然间一记木棍打在健太郎的后脑上,健太郎眼前一黑,失去意识之前隐约听到:某就看到有个什么东西在草垛中蠕动,绑了他送给官爷……
庄外。
刀盾结阵无情收割着逃跑的高丽人。
以刀开路,以盾固守,十人之威可比千军。
宋军一直有鄙视链存在,辅兵、厢军、边军、禁军。
全绩主持军改后,禁军人数大幅度下降,保持在十万人左右,常驻京师,禁军的人选都是从边军中选拔,战力不一定比边军高,但装备是最精良的。
张弘范十人皆披鱼鳞甲,一般刀斧箭矢难破其防,加之常年配合,口令统一,一路杀入敌阵如履平地。
“直取中军,斩杀敌将!”
张弘范从一开始的目标就是杨琏真迦,同时他也没指望杨彦全的杂兵能帮多大的忙。
十人足矣!
基于对当下形势的判断,张弘范有绝对的信心杀穿敌军。
“噗!”
张弘范横刀上挑,削去了挡路者的半个脑袋,离杨琏真迦越发的近了,张弘范满心满目全是阵斩敌将。
二者相距五十步左右,张弘范脱阵而出,奔袭杨琏真迦,其余九人立即缩小范围,填补空缺。
前后厮杀将近半个时辰,禁军九人只有两人挂了彩,行动未受限制。
来的好!
杨琏真迦双目一绽,提刀对冲张弘范,顺手还砍翻了一个拦路的高丽人。
“当!”
短兵相接,方知力道。杨琏真迦年长,身体正处于巅峰时期,力气自然也稳压张弘范一筹。
张弘范也不贪刀,半身靠压在盾牌之上,强行撑开敌刃,顺势下腰横扫千军直取杨琏真迦腹部。
杨琏真迦反应也很快,大退一步,躲开张弘范的攻击范围。
“当!当!”
动作只在一息之间,双方稳住身形又缠斗在一起。
交手二三十合,张弘范凭借灵活的进攻与杨琏真迦战的旗鼓相当,杨琏真迦也不免惊讶:杨瘸子手下竟有如此人物,以后与之见面不能太过随意,以防杨瘸子掀桌围杀。
“杀!不可放走一个贼人!”
苏荣安排人救火之后,又率五六十砦兵前来支援张弘范。
但当苏荣看见遍地横尸、雪染如赤,而张弘范十人无一人阵亡时,不禁感叹:直娘贼,还是人的吗?禁军真当悍勇啊!
砦兵加入战场,堵杀无心恋战的高丽兵,蒙古海军败亡局势已定。
杨琏真迦急切的不在此处,而是庄上的火光越来越小了,照这个情况来看顶多烧了一两座粮仓,根本无法动摇大兴府。
杨琏真迦恨啊!早知今日,他定当守口如瓶,哪怕多担一些风险,受点伤也无妨。
现如今粮食不仅没烧着,杨彦全这厮还不打算放自己走啊!
真当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不,应是赔了木鱼又扯了佛经。
“苏都头!速速围住贼军,不可放跑一人!”
杨彦全不会武艺,当然保持在安全距离。
既然已经决定出手,那断没有放和尚一条生路的打算。
杨琏真迦似乎也听到了杨彦全的喊声,急躁的心情反而平复下来,此事不成只能先行撤退,活着才有后招。
杨琏真迦思定,一刀荡开纠缠的张弘范,同时扯断脖上的念珠掷向张弘范。
一个多时辰的厮杀天已经完全黑了,张弘范唯恐杨琏真迦掷出的是什么锋利暗器,立马举盾格挡。
杨琏真迦借机遁走,混入高丽人中,片刻没了踪影。
“贼将休走!”
张弘范大怒,追击砍杀拦路的高丽兵,眼睁睁的看着杨琏真迦越跑越远。
其实这是张弘范第一次上战场,也是第一次杀人,他的表现还算优秀,不过放跑了敌将,张弘范自己很不满意,他坚信再有二十合交锋,他定能刀毙此人。
“虞候不可再深追,速速归阵,稍作休息。”老禁军已看出张弘范有力竭之象,不能再战。
这是年轻人上战场通病:以为自己能反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