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时迁闻言,闭上眼睛,在脑海里回想,半晌,他肯定地点点头,“是有,我记得小时候我顽皮,扑到母亲怀里,还曾好奇地问过那是什么。”
君时安眼神一凛,“可是这画上女子没有。”
田知微和君时迁都是一愣,连忙凑近仔细细看,果然,画中赵夫人露出的耳廓及耳后区域,光洁一片,没有任何痣记。
“这……这是怎么回事?”君时迁懵了,“容貌一模一样,却没有那颗痣?难道……她真的不是娘?可是天下哪有如此相像之人?”
君时安的目光如同锐利的刀子,仿佛要穿透画像,看清背后隐藏的真相,他冷静的分析,“这有两种可能,第一,她确实是我们的娘,但出于某种原因,被人点掉了或者用特殊方法掩盖了那颗痣,第二,她只是一个容貌极其相似,被赵子源精心培养出来的……替身。”
“替身?”田知微惊呼出声,“赵子源找一个和母亲一模一样的替身?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也许,他对娘爱而不得,生出这种执念,也不足为奇。”君时安的声音冰冷,“可如果她是替身,赵子源为何会这么宝贝,甚至从来不敢让她在众人面前露面?毕竟替身只是长相相似而已,没有藏着掖着的必要。”
他顿了顿,眼神更加幽深:“如果……她是我们的娘本人呢?”
书房内陷入一片死寂,这个可能性带来的冲击,比替身之说大多了,也残酷的多,毕竟自己娘跟自己的杀父仇人在一起了,这得内核多强大才能承受得住。
君时迁的声音干涩发颤,“如果她是娘……她为什么要点掉那颗痣?是怕被认出来吗?她……她真的不要我们了?甚至……父亲当年的死……” 他不敢再想下去,那个猜测太过骇人。
田知微握住君时迁冰凉的手,试图给他一些安慰,她看向君时安:“那现在怎么办啊?画像确认了,也还是有疑点,难道真的要等到寒山寺那天,直接去问她吗?万一打草惊蛇……”
君时安负手而立,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语气斩钉截铁,“等,必须等,寒山寺是我们目前唯一能近距离,不受干扰接触她的机会,在那之前,不能有任何轻举妄动。”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兄长和田知微:“我会安排好人手,确保万无一失。大哥,你需要稳住情绪,无论你那天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都要冷静,知微,”他看向田知微,眼神复杂了一瞬,“那天……你陪着大哥,也……看着我一点。”
他这话意有所指,田知微明白,他是怕自己面对可能是母亲却形同陌路的亲人时,也会失控,她点了点头叹息,“我会的。”
终于,到了柳夫人每年雷打不动前往寒山寺斋戒的日子。
天还未亮,君时安安排的几辆不起眼的马车便已悄然驶出城门,前往位于京郊的寒山寺,他们提前抵达,伪装成寻常香客,在寺中做了布置。
辰时末,一辆标有户部侍郎府标记的马车缓缓停在了寒山寺山脚下,车帘掀开,一身素雅衣裙,未施粉黛的柳夫人在贴身嬷嬷的搀扶下走了下来,她果然如调查所言,并未带年轻丫鬟,只带了这位看起来不苟言笑的心腹老嬷。
她抬头望了望通往寺院的石阶,眼神平静无波,对车夫吩咐了几句,便带着嬷嬷一步步向上走去,她的步伐沉稳,背影在清晨的山雾中显得有些单薄和孤寂。
君时安,君时迁和田知微隐在寺院一角一棵枝叶茂密的大树后,屏息凝神地看着她走进寺门,在小沙弥的引导下,径直往后面专供女客斋戒的静室走去。
“她进去了。”君时迁的声音压抑着激动和紧张,“我们什么时候过去?”
“再等一会。”君时安低声道,眼神锐利地观察着四周,“等她一个人在静室的时候,现在那个嬷嬷应该会在外面守着。”
果然,约莫一炷香后,那位贴身嬷嬷从静室中退了出来,如同门神般守在了静室门外。
时机到了。
君时安对暗处打了个手势,一名伪装成小沙弥的护卫悄然靠近那位嬷嬷,借着询问斋饭细节的机会,巧妙地将她引开了片刻。
就是现在,
君时安率先迈步,君时迁深吸一口气,紧紧跟上,田知微也赶紧随行,三人脚步放得极轻,迅速来到那间静室门外。
君时安没有丝毫犹豫,直接推开了虚掩的房门。
静室内,檀香袅袅,柳夫人正跪坐在蒲团上,对着佛像闭目诵经。听到开门声,她缓缓睁开眼,转过头来。
当她的目光落在闯进来的三人身上,尤其是落在站在最前面,死死盯着她的君时迁脸上时,她眼底闪过一丝疑惑,继而大惊失色,
“你们,你们是什么人?”
空气仿佛在这一刻凝固。
君时迁看着近在咫尺的,和他记忆中母亲一模一样的脸,所有的准备和告诫都在瞬间崩塌,他喉头哽咽,几乎是泣血般喊出了那个压在心底十几年的称呼,
“娘……”
这一声呼唤,饱含了太多的痛苦、思念,委屈和不敢置信。
柳夫人看向君时迁,眼神里充满了震惊,茫然,这人怎么随便认娘?她的孩子才一岁,但奇怪的是,她又觉得这人叫她娘不违和,仿佛她就是他娘一样。
她张了张嘴,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微颤,说出的话却如同冰水,浇灭了君时迁眼中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
“这位……公子,你们认错人了吧?我并不认识你们,”
她瑟缩了一下,继续道,“而且我的孩子才一岁,是个女儿。”
说起女儿,她脸上的害怕去了些,不由自主的浮现一抹笑意,看来她真的很爱她的女儿。
君时安神色冰冷的看着她脸上的笑意,只觉得万分刺眼,他冷冷道,“如果我们没有认错呢?柳夫人难道就从未想起过,你那三个不知死活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