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者,诡道也。” —— 孙子兵法·计篇
诸葛亮巡营带来的余波尚未平息,战争的阴云却已骤然压顶。次日黎明,急促的号角声便撕裂了清晨的宁静,远比平日的操练号角更加尖锐、紧迫。
“敌袭!曹军斥候大队摸过来了!各部就位!”王什长的吼声在营区内回荡,带着金属般的铿锵。
整个军营瞬间如同一架被唤醒的战争机器,轰然运转。兵士们抓起兵器,冲向各自的防御位置,军官们的呼喝声、脚步声、甲胄碰撞声响成一片。李婉晴心脏猛地一缩,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她抓起放在手边的制式长剑,跟随王什长等人冲向营寨外围的木栅防线。
透过木栅的缝隙,可以看到远处尘土扬起,约莫百余名曹军骑兵正呼啸而来,马蹄声如闷雷般敲击着大地。他们并未直接冲击营门,而是分成数股,沿着营寨外围游弋,箭矢如飞蝗般抛射进来,试图制造混乱,寻找防御的薄弱点。
“稳住!弓箭手还击!长枪手顶住栅栏!”负责这段防线的是一名姓张的军侯,声嘶力竭地指挥着。
李婉晴所在的什队并非主力战兵,任务更多是辅助和填补防线空缺。她紧握着剑,手心因紧张而微微出汗。这是她第一次直面冷兵器时代的战场,血腥味、汗臭味、恐惧的气息混杂在一起,冲击着她的感官。她看到流矢不时射入栅栏,带起几声闷哼和惨叫;看到有曹军骑兵试图下马,扛着简易木梯冲向栅栏。
【潜意识宫殿】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着,过滤掉无关的情绪干扰,全力分析着战场态势:曹军的主攻方向、己方防御的薄弱点、敌军骑兵的机动路线、以及……她目光锐利地注意到,在左侧一段栅栏后,防守的兵士似乎有些慌乱,阵型出现了细微的松动,而一股约二十人的曹军步兵正明显朝着那个方向加速移动。
“王什长!左侧戊字区域,防御可能出现缺口,有一股曹军正朝那里集中!”李婉晴立刻向不远处的王什长喊道。
王什长正挥刀格开一支流矢,闻言猛地转头看向左侧,脸色一变:“他娘的!那边是老赵的什,那家伙昨天挨了冷箭躺下了!副手是个雏儿!”他立刻对身边一名传令兵吼道:“快去禀报张军侯,戊字区域求援!其他人,跟老子往左边顶!”
然而,曹军骑兵的骚扰和箭雨压制使得调动异常困难。眼看那股曹军步兵已经接近栅栏,开始架设木梯。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侧后方传来。李婉晴回头,只见林楠带着他麾下的十名兵士赶到了!他们显然是从先锋营临时抽调过来支援的,人人身上都带着煞气,林楠手中的环首刀更是血迹未干。
“林什长!”王什长喜出望外。
林楠扫了一眼战场,瞬间就明白了危急所在,他没有任何废话,直接对李婉晴道:“指方向,哪里最薄弱?”
“正前方,敌军步兵攀爬点右侧三步,栅栏根基似乎有旧损,是突破口!”李婉晴语速极快,【洞察】属性让她精准地找到了关键点。
“跟我上!”林楠低吼一声,率先带着几名悍卒顶了上去,正好迎上刚刚翻越栅栏跳下来的两名曹军步兵。刀光闪烁,血花迸溅,林楠如同猛虎入羊群,瞬间稳住了一小片区域。
但曹军人数占优,后续者仍在不断攀爬。李婉晴知道自己武力受限,无法像林楠那样正面搏杀,但她有她的方式。她迅速捡起地上一张不知是谁掉落的长弓和一壶箭,深吸一口气,努力回忆着基础弓箭技能的要点。
她没有瞄准具体某个士兵,而是将目光锁定在那架木梯顶端和正在指挥这支步兵小队的一名曹军伍长身上。【潜意识宫殿】根据风速、距离、对方动作频率进行着微调预判。
弓开如满月,箭去似流星。
“嗖!”
一箭射出,并未命中伍长,却擦着木梯顶端一名曹兵的脸颊飞过,吓得他一个趔趄,差点摔下去,延缓了攀爬速度。
“嗖!嗖!”
又是两箭,一箭射中了试图替代指挥的副手肩膀,另一箭则精准地射断了固定木梯顶端的一条皮索,使得木梯晃动了一下。
她的箭法谈不上精湛,力量也稍显不足,无法造成致命伤,但胜在时机刁钻,目标明确,每一次射击都恰到好处地打断了曹军的进攻节奏,为林楠和王什长他们减轻了压力。
“好箭!瞄得刁!”王什长百忙中赞了一句。
李婉晴没有分心,继续寻找机会。她注意到那名曹军伍长因为副手受伤,显得有些急躁,亲自上前督战,暴露的位置更多了些。
就是现在!
她再次搭箭,目光紧紧锁定伍长。对方正挥舞着环首刀,大声呼喝着什么。李婉晴屏住呼吸,手指一松。
“噗嗤!”
这一箭,带着一点运气,也带着【潜意识宫殿】预判的功劳,竟直接射穿了那名伍长的咽喉!他难以置信地瞪大眼睛,手中的刀哐当落地,身体向后栽倒。
主官突然阵亡,这股曹军步兵的攻势顿时一滞,出现了短暂的混乱。
“杀!”林楠抓住机会,怒吼一声,带着手下发起了反冲锋,将已经翻过栅栏的几名曹军尽数砍倒。王什长也带人用长矛猛刺,终于将木梯推倒。
失去了地面步兵的策应,外围游弋的曹军骑兵见讨不到便宜,在一声呼哨后,如同潮水般退去,只留下满地狼藉和零星箭矢。
战斗短暂结束,防线上响起一片劫后余生的喘息和伤者的呻吟。
李婉晴放下长弓,感觉手臂有些脱力,精神却因高度集中和肾上腺素的消退而微微颤抖。她看到林楠提着滴血的环首刀走过来,对她微微点了点头,眼神中带着一丝认可。王什长更是用力拍了拍她的肩膀:“好小子!看不出来,眼力劲儿和这手箭术,关键时刻顶大用了!”
就在这时,一个低沉而充满威压的声音从不远处响起:“方才何人指挥左翼防御?箭射得不错。”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员大将,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正是关羽关云长!他不知何时已来到这段防线巡视,显然目睹了刚才的战斗。
张军侯连忙上前禀报:“回关将军,是王什长及其麾下士卒奋力抵挡,林什长及时支援,还有……这位李……李婉晴,箭射敌酋,扰敌有功。”
关羽那双丹凤眼掠过王什长和林楠,最终落在李婉晴身上,在她手中的长弓上停留一瞬,微微颔首:“临危不乱,洞察先机,善。记下一功。”语气平淡,却自带一股不容置疑的分量。
说完,他便继续向前巡视,那高大的身影仿佛一座移动的山岳。
关羽的亲口肯定,比之前诸葛亮的关注更直接地提升了李婉晴在普通兵士中的声望。许多原本对她这个“文书兵”不甚在意的人,此刻看她的眼神都多了几分真正的敬佩。
李婉晴缓缓吐出一口浊气。初战告捷,获得了关羽的认可,与林楠的配合也经受住了考验。但她知道,这仅仅是开始。赵天成团队的身影在战斗中并未出现,他们隐藏在何处?这次的曹军袭扰,是否只是更大风暴的前奏?
她在战场上初步展露的,并非武力,而是智慧与洞察力。在这乱世之中,这或许是她安身立命的根本。
【李婉晴:精准+2,统御(隐藏)+1,洞察+1(战场敏锐洞察,精准箭术扰敌,与林楠配合初显默契,获得关羽认可)】
【力量:?(压制,持续适应)】
【敏捷:?(压制,持续适应)】
【耐力:?(压制,持续适应】
【精准:?(累计+2)】
【统御(隐藏):?(累计+1)】
【洞察:?(累计+1)】
【状态:观测者标记(低),引起诸葛亮关注,获得关羽初步认可】
【校长评语:首战扬威,智勇初显。李婉晴学员在初次实战中,完美诠释了“扬长避短”。她并未盲目追求武力对抗,而是充分发挥其【洞察】与【潜意识宫殿】的分析优势,精准找到战场关键点,并以看似普通却极具战术价值的箭术,有效支援了队友,扭转了局部战局。获得关羽的认可,是其能力得到本土顶尖人物肯定的标志,意义重大。与林楠的战场配合也展现了团队协作的初步成效。然而,需警惕声名鹊起可能带来的更高关注与潜在敌意,尤其是来自其他学员团队的算计。真正的博弈,才刚刚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