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为何而读书?”
“朕,又为何要用你们?”
这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对他即将委以重任的未来臣子们,最直接的……灵魂拷问。
他想看的,不是那些在经义之中,被重复了千百遍的陈词滥调。
而是这九位,从万千学子之中脱颖而出的天之骄子,其内心深处最真实、最直观的想法。
殿下的九名新科贡士,皆是心神剧震。他们都清楚,自己接下来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将决定他们未来的命运,甚至……生死。
短暂的沉默之后。
排在末位的闻人泰,第一个站了出来。他深吸一口气,朗声答道:
“回陛下。学生读书,为的是修身齐家,为的是光宗耀祖。陛下若用我,学生必将化为陛下手中最锋利的刀,为陛下扫平一切障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龙椅之上的奉高祖闻言,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
“善。”
御座之侧,一直闭目养神的夫子,也缓缓地睁开眼,淡淡地吐出了一个字。
紧接着,第九名,第八名……
一位又一位依次上前,阐述着自己心中的大道。
他们的答案,精彩纷呈,各具特色。
一位兵家学子的回答更是直接。
“俺读书,是为了变强。为了能顿顿吃饱饭,顿顿有肉吃。陛下选择了俺,俺以后的靠山就是陛下。遇到不平事,俺就一拳头,打爆他的脑袋。”
他这番率直的回答,虽然粗鄙,却也引得殿上不少武将,会心一笑。
“善。”
萧北辰是法家这一代行走人间的大师兄,其言语杀伐、决断,昭昭明示着法家的理念。
“陛下,学生读书,为的是明法度,正纲纪。学生以为,天下大乱,皆因法度不明,人心涣散。当以重典治世,以雷霆手段,荡尽一切不法之徒。学生若在朝堂为官员,必将化为悬于天下所有罪恶头顶的……法剑。剑锋所指,虽皇亲国戚,亦不可赦。”
这番话让在场的不少王公贵族不寒而栗。
奉高祖的眼中,有着不易察觉的欣赏。
“善。”
……
渐渐地,轮到了前三甲。
公孙衍对着御座之上的两位至尊,行了道家的稽首之礼,脸上依旧挂着从容淡定的的笑容。
“回陛下,回夫子。”
“学生读书,没什么大的志向。只是想在这人世间寻一点有趣的道理,看一些有趣的风景。”
“至于陛下为何要用我……”他挠了挠头“大概是因为,学生能为陛下这沉闷的朝堂,带来一些不一样的……清澈吧?”
他的这番话,让在场所有人为之侧目。
御座之上的奉高祖与夫子听完之后,非但没有动怒,反而相视一笑。
“善。你这性格,倒是适合来我书院教书。”
轮到郑修远了。
他行的是儒家大礼。
而后缓缓抬起头,经过秘境的考验,他对于自身所要践行的道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陛下、夫子,安好。”
“学生一路走来,或许此刻才有些明白,自己这一路恪守的是什么。幼儿时候,是为了祖父的期望;少年时读书是为了新奇;至于现在,学生读书想必是为了规矩。不是老祖宗的规矩,而是天地自然的规矩,是适应时代变化发展的规矩,是大奉能够传承千百年的……社稷规矩。”
“或许,它变化的有些缓慢。”
“或许,它无法满足所有人的欲望。”
“但它却是唯一能保证这天下长治久安,百姓安居乐业的……根本。”
“陛下用我,”他的头微微仰起,“学生必将化为最坚固的基石,用我一生去维护它,完善它,去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基石。”
他的话,将郑家八百年的传承与自身一路走来的感悟,阐述得淋漓尽致。
即便是那些之前还对郑家颇有微词的革新派官员,在听完以后,也不由得暗自点头。
一个王朝,固然需要锐意进取的利刃。
但同样也需要,能稳住根基的……磐石。
“善。”
这一次奉高祖与夫子,几乎异口同声地表达出自己的欣赏。
至此,八位天骄皆已作答。
只剩下,会元公一人。
一时间,整个太和殿的目光,都聚焦在了他的身上。
他们都很好奇。
这位一路走来,创造了无数奇迹的少年,会给出怎样一个答案?
就连奉高祖与夫子,也不由流露出一点点期盼之色。
苏文渊没有慷慨激昂的言辞,也没有引经据典,他只回了最简朴的一句话。
“回陛下、夫子。”
“学生读书的原因和陛下用我的原因,其实都是一件事。”
他缓缓伸出了一根手指。
“第一,”
他的目光扫过殿下一张张满是好奇、审视、亦或是敌意的脸庞。
“……吃饭。”
“第二,”
他微微抬头,视线穿透了殿堂,望向那片被宫墙所隔绝的广阔人间。
“让天下所有想吃饭的人,都吃上饭。”
……
“……”
整个太和殿呆滞住了,殿堂下的人都被苏文渊这句质朴到了极致,却又宏大到了极致的回答给镇住了。
吃饭?
让天下人吃饭?
这……
这算是什么答案?
简直粗鄙。
是对这陛下,对儒家圣贤最大的……亵渎!
“放肆!”
一名御史大夫,第一个反应了过来。他气得浑身发抖,指着苏文渊,厉声呵斥道,
“此乃太和殿,天子脚下。岂容你这竖子在此胡言乱语,妖言惑众。”
“苏文渊。”三皇子闻言也是立刻跳了出来,一脸痛心疾首地指责道,“你身为今科会元,深受皇恩。不想着如何为国为民,建功立业。竟在此说出此等粗鄙不堪,有辱斯文之言!你……你简直是枉为读书人。枉费了陛下,对你的一片厚望。”
一时间,朝堂之上充斥着对苏文渊的……口诛笔伐。
他俨然成为了一个十恶不赦的罪人。
然而——
苏文渊对周围所有的指责,充耳不闻。
他的目光,自始至终都等待着龙椅之上那位帝王的反应。
从他道听途说以来,他相信满朝的文武或许听不懂,但这个人,一定能懂。
果然——
面对殿堂内滔天的非议。
奉高祖抬起了手,轻轻向下一压。
一个简单的动作,整个嘈杂的太和殿,刹那间安静了下来。
他笑了。
“好……”
嘴里长长吐出了一个字。
“好一个……吃饭。”
他慢慢地从龙椅之上站起身来,动作优雅而沉稳。就这样,一步一步地走下了高高在上、令人望而生畏的御阶。
他站到了那个怀揣着质朴理想的少年面前。
脑海中不断回闪那些曾经被岁月掩埋的记忆,看着眼前这个与当年的自己颇为相似的身影。
他觉得自己似乎并不是在审视一个臣子,而是透过对方看到了另一个年轻时候的自己。
“苏文渊。”
他抬起头,眼神俯视着无尽远方。
“朕的这个天下。”
“你可,能让它……”
“……吃饱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