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站在腊梅树下,你一言我一语地聊着《诗经》,江风带着花香拂过,竟让这冬日多了几分暖意。从那以后,蔡琰便常以送点心、借书籍为由,来书院与许褚相见:有时是在藏书阁,她帮他找兵法书里的舆图注释;有时是在庭院里,她给他读《诗经》里的民生篇章;甚至在周瑜组织的兵法讨论会上,她也会坐在角落,听他与周瑜分析巢湖防务,偶尔还能插上一两句 —— 她自小随父亲读史,对历代战事的攻守之道,竟也有几分独到的见解。
许褚也渐渐对这个聪慧温柔的女子动了心。他见过太多乱世中的坚韧女子,却从未见过像蔡琰这样,既有大家闺秀的才情,又有体恤民生的善良:她会给贫寒学子缝补衣裳,会教小学子们读《诗经》,会在听到流民故事时红了眼眶。他开始期待每日与她相见的时刻,会特意让人在工坊做加了梅花香的肥皂,会在藏书阁为她留着最新的《楚辞》刻本,会在演武场结束后,特意绕路经过腊梅树,就为了能与她多说几句话。
这日,许褚特意让人从吴郡买来精致的点心,又备了蜀地的好茶,来到蔡邕的住处。蔡邕正在书房写《书院学规》,见他来,笑着道:“仲康今日怎么有空过来?是书院的课程有什么问题吗?”
许褚坐在案前,手指反复摩挲着茶杯的边缘,犹豫了许久,终于鼓起勇气开口:“先生,晚辈今日来,是有一事相求。昭姬姑娘聪慧善良,才情过人,学生…… 学生想求娶昭姬姑娘为妻,还望先生成全。”
蔡邕手中的笔猛地一顿,墨汁在纸上晕开一个黑团。他放下笔,沉默了许久,才抬起头,目光里满是歉意:“仲康,你是个好后生,琰儿若能嫁给你,我这做父亲的,定然放心。可你不知道,琰儿在河东时,便已与我的亲传弟子卫仲道定下婚约,琰儿也是出自河东卫氏。”
“卫仲道?” 许褚愣住了,他只知蔡琰有过婚约,却不知对方竟是蔡邕的弟子。
“是啊。” 蔡邕叹了口气,语气里满是无奈,“仲道也我得意的弟子,精通《尚书》与《左传》,当年我与他父亲,还为他们定下了成婚的日子。后来黄巾作乱,河东大乱,卫家与咱们断了联系,再加上琰儿年龄还小,可这婚约,却不能说断就断。我若连自己弟子的婚约都能毁弃,日后还有何颜面立足文人圈?琰儿也是个重情义的孩子,若毁了婚约,她心中定然不安。”
许褚的心一点点沉了下去。他原本以为,婚约只是家族间的利益羁绊,或许还能有转圜的余地,可当他知道卫仲道是蔡邕的亲传弟子、蔡琰母亲也出自卫氏时,便明白这婚约已无更改的可能 —— 蔡邕视名声如性命,绝不会毁弃自己亲自主持的弟子婚约;而蔡琰那般重情义,也绝不会让父亲因自己而失信于天下。
“先生,学生明白了。” 许褚站起身,努力让自己的语气保持平静,“是褚考虑不周,没有提前查清婚约的详情,还望先生不要怪罪。蔡琰姑娘是好姑娘,学生会把她当亲妹妹一样看待,护她在庐江安稳度日,若日后卫家有消息,学生也会尽全力帮他们团聚。”
蔡邕看着他眼中的失落,心中也有些不忍:“仲康,委屈你了。你是个有大才、有担当的人,日后定会遇到更适合你的女子。琰儿能得你这般看重,也是她的福气。”
许褚笑着摇了摇头,转身走出书房。他没有回家,而是径直去了书院的腊梅树下。此时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花瓣上,竟让这清雅的梅花多了几分伤感。他想起与蔡琰相处的点点滴滴:想起她读《诗经》时温柔的声音,想起她弹琵琶时专注的模样,想起她为贫寒学子缝补衣裳时的认真,想起她在腊梅树下对自己微笑的模样…… 这些画面像走马灯一样在脑海中闪过,心中虽有遗憾,却也明白 —— 乱世之中,有些缘分,终究只能止于 “错过”。
几日后,蔡琰主动找到了许褚。她手中捧着一卷用瘦金体抄写的《诗经》,封面还用丝线绣了一朵腊梅,递到他面前时,指尖微微颤抖:“许都尉,这是我用你教我的瘦金体抄写的《国风》,送给你…… 多谢你这些日子的照顾,也多谢你…… 喜欢过我。”
许褚接过《诗经》,指尖触到绣得精致的腊梅花,心中一暖又一酸:“这卷书,我会好好珍藏。你放心,我会像兄长一样照顾你,在庐江,没人敢欺负你。”
“嗯。” 蔡琰点了点头,眼中泛起泪光,却强忍着没有落下,“许师兄,我相信你日后定会成为乱世中的英雄,定会有女子配得上你,陪你一起守护庐江,守护江淮百姓。”
夕阳下,两人站在腊梅树下,没有再多说一句话,却都明白 —— 这段还未开始便已结束的情愫,终将成为彼此心中最温暖也最遗憾的回忆。
蔡琰转身离开时,脚步走得很慢,却没有回头;许褚握着那卷《诗经》,望着她的背影,直到消失在书院的拐角,才轻轻叹了口气。
江风再次吹过,腊梅的清香依旧,却多了几分淡淡的伤感。许褚知道,乱世之中,儿女情长从来都不是最重要的。他现在要做的,是守住庐江,办好书院,培养人才,待日后天下太平,或许所有人都能得偿所愿。而他与蔡琰的这段遗憾,也终将化作他前行的动力 —— 他要让庐江成为真正的乐土,让这里的百姓再也不用承受分离之苦,再也不用让像蔡琰这样的女子,在乱世中为婚约所困。
当晚,许褚便将那卷《诗经》放进了藏书阁的专柜,旁边还放着他那柄三尖两刃刀的图纸。一文一武,一柔一刚,像极了他此刻的心境 —— 既有对儿女情长的遗憾,更有对乱世安民的坚定。前路漫漫,还有无数的挑战在等着他,但只要守住这份初心,庐江的未来,定能如庭院中的腊梅一般,在寒冬中绽放出最坚韧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