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昭昏迷不醒,太医也说不好她能不能撑过去,明帝整个人颓丧的坐在旁边,手里拿着一只拨浪鼓,无意识的转一下停一下。
皇后匆匆进来,看了他一眼立刻去看李长昭,见她面色苍白如纸,眼泪一下子就出来了。
“梓潼。”明帝神情恍惚的伸出手。
皇后赶忙拉住他的手:“我在,我在,陛下,奉华一定会没事的,别着急,我陪着陛下。”
明帝把她拉到跟前,把自己的脸紧紧贴在她手上,声音哽咽:“是朕错了,她是朕养大的,她那么像朕,朕怎么能因为她犯了点小错就和她生气呢?”
犯小错?差点害死李长恭,故意带丽华去掖庭,哪件不是冲着她们母子的性命来的,这也叫小错?
这话实实在在恶心到皇后了,但眼下却又不得不忍着安慰他:“奉华会没事的,一定会没事的,她知道陛下疼她,肯定会没事的。”
明帝沉默不语,完全无心做任何事。
他一直守在李长昭身边,一夜没合眼,天色微亮时,李长昭的眼皮刚动了一下,明帝立刻急切的轻喊太医,得知李长昭的脉象趋于平稳后,明帝重重松了口气。
皇后劝道:“奉华平安,陛下也去歇歇吧,她是个孝顺孩子,若醒了瞧见陛下为她憔悴,也会心中不安的。”
“嗯。”明帝也的确累了,嘱咐了几句就走。
一出来,就有内侍禀报:“勇国公府老夫人求见陛下。”
沈老夫人?
皇后看了眼明帝,见他疲惫的脸上满是抗拒,就道:“沈老夫人可是来关心公主的?公主如今已经平安,正由太医照料,让她不必挂心,回去歇着吧。”
内侍面色尴尬,明帝脸色一沉:“怎么?她不是来看奉华的?”
“回陛下,老夫人为梁王...上乡伯府的事而来。”内侍说的很小心。
皇后脸上闪过诧异,差点没忍住笑出声。
李长昭情况不好,但凡关心一句都好了,结果竟然是为了外人来的。
“让她等着。”明帝抛下话就走了。
内侍没了主意,求救的看向皇后,见皇后也不吭声,只能眼巴巴的望着邓旭。
邓旭骂道:“糊涂东西,陛下让等着,那就等着,陛下随时都会传召。”
“是。”这下内侍可算是明白了。
皇后回了千秋殿,陪着熬了一夜,她这会儿也疲乏,刚要歇息就听说清河郡主晕倒,被沈家的人接了回去,现在宫门口只有沈老夫人等着明帝传召。
“今日天气阴冷,眼瞅着就要下雪了,那沈老夫人可有的罪受了。”兰欣替她卸去钗环,语气里带着几分幸灾乐祸。
皇后洗去脸上的脂粉,闻言只道:“这沈老夫人年轻时也是个周全人,年纪大了,反倒糊涂了,亲疏远近都分不清,该巴结上乡伯府的时候,她欺负人家闺女,该巴结陛下的时候,她无视奉华性命垂危,真是吃饭都赶不上热乎的。”
“这种老人只是看着精明,明知沈家高攀了梁王府,还故意欺负清河郡主,好让外人晓得,即便是下嫁的媳妇儿也得恭恭敬敬伺候她,现在梁王府出事,她又冒出来求情,还不是图一个好名声,说白了就是从头到尾活一个脸面。”兰欣难得这么话多。
皇后笑着问:“你对沈老夫人这么不喜欢?”
“不喜欢,她虽然是元后的母亲,可娘娘跟前她也只是一个臣妇,但每次请安总端着一副主人的架势,还妄图教训娘娘您,奴婢实在看不惯她。”
皇后满不在乎:“她女儿是元后,她看不惯我很正常,耀武扬威又能怎样?多的是看笑话的人,真要是吃她这一套,沈家也不至于门可罗雀了。”
“陛下让她等着,也算是替娘娘出了口恶气,娘娘歇歇吧,奴婢留心着消息。”
皇后打了个哈欠,躺下时还不忘交代:“要是长恭来见我,记得叫醒我。”
“是,奴婢记下了。”兰欣替她盖好被子,点好安神香,这才轻手轻脚的出去。
安心睡了几个时辰,醒来时已是午后,得知李长昭醒了,皇后立刻梳妆过去。
明帝已经在跟前陪着了,他亲自喂李长昭喝了药,悬着的心放下了许多:“若是有哪里不适,一定要告诉父皇,父皇已经重重处置了李行,是父皇糊涂,让你受了委屈。”
“是儿臣不懂事,才会闹出这些。”李长昭看看他又看了看皇后:“让父皇母后跟着操心了。”
她还记得提自己一句,皇后自然也很给面子的关心:“你这孩子,说这些见外的话做什么?好生歇着,先把身子养好。”
她又是安慰李长昭,又是嘱咐身边伺候的人,一番安排尽心尽力,明帝在一旁很是欣慰。
与她从大宁宫出来时,明帝拉起她的手感慨:“得妻如此,夫复何求?奉华针对过你好几次,你还能这么用心的照顾她,朕实在感激你。”
“臣妾总不能和一个孩子计较吧,若是元后还在,她肯定也会好好照顾臣妾的孩子的。”皇后温婉的笑着。
明帝越发欣慰:“你是位好妻子,也是位好皇后。”
皇后含笑,走出不多远,就与来探望李长昭的几位女官遇上,她们见礼后就走了,反到是明帝,停在原地若有所思的看着她们。
“陛下怎么了?”皇后明知故问。
明帝轻喃:“奉华情况危急时,还惦念着储英馆的事,她是真的在把储英馆当一件正事来做的。”
“公主惜才之心与陛下如出一辙,又不愿辜负陛下所托,惦念着也是人之常情。”
明帝看向她:“你和她可商量过了?”
“商量过了,奉华想着让储英馆的女学生也到各衙门去熟悉办事的流程,可此事涉及前朝,臣妾不敢做主,奉华说等她考虑清楚了再亲自与陛下商议。”
他沉吟片刻才问:“你觉得如何呢?”
皇后语气轻松:“臣妾觉得,去就去了,又不是去了就能学会,正好也瞧瞧有没有人浑水摸鱼,若是连姑娘家都不如,这样的人又怎配为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