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间关,中军大帐。
帐外的阴雨终于停歇,但帐内的气氛,却比连绵的雨水还要冰冷、压抑。大阪之败的阴影,如同一块巨大的乌云,沉甸甸地压在每一个人的心头。
所有核心将领皆身着甲胄,齐聚于此,但往日那股睥睨天下的锐气,早已荡然无存。他们沉默地站着,如同打了败仗的公鸡,垂头丧气。
“殿下,”顾炎武第一个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沉默。他的声音,不再有初登吹上浜时的意气风发,只剩下一种深深的疲惫与凝重,“大阪城之坚,远超我等想象。
德川家光主力已至,又有地利之便。我军孤军深入,补给线漫长,若再强攻,恐重蹈覆辙。臣……臣以为,我等当暂避其锋。”
他艰难地抬起头,说出了那个所有人都想到、却又不敢说的词。
“臣以为,我等应全军撤回九州。依托熊本坚城与九州已得之资源,转入战略防守,重整旗鼓。届时,以逸待劳,等待幕府大军前来决战,方为万全之策。”
这番话,虽然耻辱,却也无比稳妥。
李定国随即出列,从战略层面支持了此方案。他走到巨大的地图前,冷静地分析道:“顾将军所言,乃是老成持重之言。
我军主力如今悬于本州一隅,粮草辎重,皆赖郑提督舰队从海上转运。一旦幕府水军不计代价地封锁关门海峡,我七万大军便有被切断后路之危。退守九州,虽是下策,却是保存实力、以图再战的唯一选择。”
帐内大部分将领,都默默地点了点头。撤退,似乎已经成了唯一的、也是最痛苦的共识。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帅位之上,那位从始至终都一言不发的统帅。
太子朱慈烺在听完所有人的意见后,一反常态地保持了长久的沉默。他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帅案,那双深邃的眼眸中,看不出任何情绪。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他会同意这个耻辱的撤退方案时,他猛地站起身。
“不准。”
两个字,冰冷而又决绝,如同一柄重锤,狠狠地敲在了每一个人的心上。
他一言否决了所有提议。
他缓步走到地图前,用一种冰冷得不带丝毫感情的语气,指着九州岛的位置,对所有人说道:“撤退,就是慢性死亡!”
“诸位以为,退回九州,便可高枕无忧了吗?”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威严,“我等一旦退回九州,便失尽了主动权,将从猎人,彻底变为猎物!德川家光将有充足的时间,从容不迫地集结整个倭国的力量,将我等死死地困死在九州一隅!届时,我等便是瓮中之鳖!”
他转过身,目光如电,扫过帐内每一张惊愕的脸。
“孤此次东征,要的不是九州一隅,而是整个倭国!”
“要赢,就不能退!”
他正式提出了自己在帐中闭门三日,苦思冥想出的全新战略。
“传孤将令!自今日起,我东征大军,就地就食之策!”
他首先指向九州地图,对李定国下达了第一道命令:“立刻拟一道‘藩臣义务征召令’!以我大明东征大都督府之名,昭告所有已向我大明宣誓效忠的九州大名!告诉他们,他们既然已是我大明的藩臣,便该为宗主国流血!”
“限他们一月之内,必须提供规定数量的、装备齐全的藩属军队,前来本州听用!”
紧接着,他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瞠目结舌的决定。他转向顾炎武、以及所有出身于大明本土军功豪族的将领,下达了第二道命令。
“诸位将军!”
“臣在!”
“尔等,即刻修书回乡,命你们的家族,为东征大军,提供更大的支援!”
这道命令,如同一道惊雷,在帐内轰然炸响!
所有将领都愣住了。让他们动用家族的私兵和财力来支援国战?这……这是闻所未闻之事!自古兵将分离,国库与私财分明,如此大规模地动员家族力量,这不合规矩!
面对将领们的震惊与不解,太子详细阐述了他的“内部动员”计划。
“规矩?”朱慈烺看着众人,脸上露出了一丝深邃的笑意,“在这东征大营,孤的意志,便是规矩!孤知道,你们身后,都有枝繁叶茂的家族。他们是帝国的根基,也是孤最信赖的力量。国战当前,岂有让尔等孤军奋战,而家族安坐后方之理?”
他走到众人面前,声音中充满了无穷的魔力。
“孤今日,便是以储君之名,行大义之事!孤号召尔等,动员你们所有的力量,无论是家族的私兵,还是招募的同乡故旧,皆可前来为国效力!”
“你们在信中,可以明确地告诉你们的父兄,这是孤,朱慈烺本人的号令!”
“告诉他们,此战之后,倭国之土地、矿山、港口,皆为战利品!凡此次为国增援一兵一卒、一两白银者,战后,孤将奏请父皇,以双倍的土地与贸易特权偿还!”
他顿了顿,用一种极具煽动性的语气,重新定义了这场战争的性质。
“诸位,此战,不再仅仅是朝廷的征伐,更是我大明所有忠勇之士,建功立业、封妻荫子的最好舞台!孤给予你们,也给予所有为国出力之人一个承诺!一个让家族超越祖辈,开创百年世家的承诺!”
“孤要让你们的家族,都因这场战争,而成为能够传承百年的真正豪门!你们流的每一滴血,你们家族出的每一分钱,都将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获得百倍、千倍的回报!”
帐内,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将领,都被太子这番充满了皇权威严与赤裸诱惑力的宣言,彻底震撼了!
他们原以为,自己只是为国征战的将领。却万万没想到,在太子殿下的眼中,他们,以及他们背后的家族,竟然是这场帝国扩张大业中,最核心、最被倚重的力量!太子殿下给予他们的,不再是简单的赏赐,而是一个将家族命运与帝国国运彻底绑定的、光宗耀祖的无上机遇!
之前的颓丧、沮丧、对未来的迷茫,都在这一刻,被一股更为庞大、也更为炽热的、名为“野心”的火焰,焚烧得干干净净!
短暂的寂静之后,帐内爆发出前所未有的、被巨大野心点燃的狂热!
顾炎武第一个反应过来。他看着眼前这位年少的储君,眼中燃烧着前所未有的光芒。他猛地跪倒在地,声音因极度的激动而微微颤抖。
“殿下……殿下英明!!”他重重地叩首,“殿下有令,臣万死不辞!臣……这就修书!我顾家,愿为殿下倾尽家财!死不旋踵!”
他这一跪,如同推倒了第一张多米诺骨牌。
“臣,愿为殿下效死!” “我曹家,愿再出精兵三千,助殿下成就大业!” “我周家,愿再献白银五十万两!”
其余所有出身豪族的将领,也纷纷效仿,争先恐后地跪倒在地,向太子献上自己的忠诚与家族的财富。之前的颓 废,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如同饿狼般对土地与财富的渴望!
太子满意地看着眼前这幅景象。他知道,从这一刻起,这支军队的凝聚力,将不再仅仅依靠他个人的威望和严酷的军法。它将被一股更为强大、也更为牢不可破的力量——共同的利益——紧紧地捆绑在一起。
“好!”他亲自将顾炎武等人扶起,“诸位的忠心,孤记下了。”
他随即下达了具体的指令。
“定国!”
“臣在!”
“你即刻草拟‘征召令’。拟好之后,交由可望!”
他转向孙可望,眼神变得冰冷:“可望,你亲自率领一支羽林卫精锐,持此令,即刻返回九州!孤给你全权!一个月内,孤要看到,至少三万九州藩属军,出现在赤间关大营!若有大名胆敢推诿、迟延……”
“臣明白。”孙可望的脸上,露出了嗜血的笑容,“臣必不辱命!”
所有人都知道,孙可望此去,九州必将再次掀起一场血雨腥风。
“其余诸将!”太子的目光扫过顾炎武等人,“立刻返回各自营帐,修书回乡!将孤的承诺,一字不差地,告诉你们的父兄!郑提督的船队,将在一日后,专门派出一支快船,将你们的家书,以最快的速度,送回大明!”
“臣等,遵命!”
军议结束,将领们鱼贯而出。他们脸上的颓丧与迷茫早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狂热的、急不可耐的兴奋。他们大步流星地走着,仿佛脚下踩着的,已经不是泥泞的土地,而是通往封妻荫子的黄金大道。
当晚,赤间关大营,一反常态地灯火通明。
一座座平日里只知舞刀弄枪的悍将们的营帐内,都亮起了烛火。那些能轻易举起百斤巨石、在战场上杀人如麻的将军们,此刻正如同第一次上学的孩童,笨拙地拿起毛笔,在昂贵的宣纸上,绞尽脑汁地组织着词句。
------
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