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玉燕挨着周氏坐下,发觉她手指冰凉。
周氏叹了口气:“你大伯的事,你也知道吧!”
玉燕点点头。
镇上私塾贴出告示,说江恒仁学问不精,误人子弟,革了他坐馆的差事。
这事在村里传得沸沸扬扬,连带着江家人都抬不起头来。
特别是隔壁王婶,村口见着个人,就要宣扬一下江恒仁的事迹。
张氏在江玉燕面前絮絮叨叨说了许多次。
说什么都怪江恒仁,害得她在村子里都抬不起头来。
周氏道:“咱们得另谋个营生。”
家里还完江恒仁欠李员外的钱,已经所剩无几了。
周氏摩挲着帕子,说道:“我想着,之前不是在镇上看了豆腐……”
江玉燕心头一动:“您是说……做豆腐?”
“正是。”周氏点点头,目光看向江玉燕。
之前这事她没办成,不知道江玉燕愿不愿意。
江玉燕垂下眼帘,既然是求人办事,那当然得拿出点好处来。
“奶,我得考虑一下。”
江玉珠一听不乐意了:“江玉燕,你还有没有良心!”
“家里都这样了,你还在这拿乔?”
李氏连忙去拦:“珠姐儿,别嚷嚷……”
转头对江玉燕说:“燕姐儿,珠姐儿她还小……”
“大伯母,大姐姐可不小了。”江玉燕抬起眼看着李氏。
李氏没想到江玉燕这么不给面子,一口气堵在嗓子眼里出不来。
周氏沉思片刻,她当然知道要想让牛跑起来,得先给牛吃草。
“燕姐儿,只要这事能办成,允许你攒私房钱,交一成给公中就行。”
李氏震惊地看向周氏,娘竟然敢直接让江玉燕攒私房钱,这成何体统!
这可是长房都没有的待遇。
之前长房也就攒一半交一半,江玉燕这竟然能留九成。
李氏垂下眼,心中闪过一丝锋芒。
江玉珠闻言就要出去质疑,凭什么江玉燕能攒私房钱,帮着家里挣钱不是应该的吗?
李氏一把拉住她,悄悄摇了摇头。
江玉燕心中一喜,竟然让她名正言顺地攒私房钱。
她斟酌着开口:“可是,爷那边……”
剩下的话她没有说完,周氏却懂了她的意思。
“你放心,家里的钱都是我管,你爷她管不着,这事他听我的。”
她这么做也是有理由的,二郎马上要科考了,家里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这个节骨眼上,老大又出事,名声坏了就算了,还连累家里人也要被议论。
就寄希望在二郎能考上,给全家人把面子挣回来,没钱怎么挣?
老头子要是敢不同意,她就把那张老脸撕了!
这次出了这么大的事,老爷子有什么脸面跟她唱反调?
江玉燕心中已有计较。
她故作迟疑道:“奶,既然您这么说了,那我试试。不过……”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面色平静的李氏和满脸不服的玉珠:“做豆腐需要本钱,豆子、卤水、纱布这些都要置办。”
周氏立刻拍板:“这样,先从公中支钱做本钱,等赚了钱再补回去。”
江玉燕点点头:“成,那今天就开始泡豆子,磨豆浆。”
周氏看向李氏愣在原地,心中升起一股怒气,语气也很冲:“愣着干嘛!还不去拿盆?”
要不是老大一家……
家里的日子怎么会过成这样?
“娘,我这就去。”李氏赶紧拉着江玉珠出去。
江玉珠被不情不愿地拉出去,等出了屋子,进了厨房,她道:“娘,江玉燕都能攒私房钱了!”
“怎么可以让她攒私房钱呢?”
“你刚刚干嘛拦着我,她攒私房钱,把咱们大房置于何地?”
“这下,咱们大房是彻底没地位了。”
她的嫁妆可怎么办啊!
李氏轻轻拍了拍闺女的手,以示安慰:“你急什么,就算你不同意有什么用?”
“老太太现在看大房不爽也是应该的,毕竟你爹……”
江玉珠打断李氏的话:“我爹是我爹,可是江玉燕攒私房钱,那咱们大房怎么办?”
“爹的坐堂先生没了,二郎哥又还在读书,你又非要让江玉燕去搞什么豆腐!”
“现在好了,让江玉燕得了这么大便宜,还能攒私房钱?”
“那我呢,我怎么办?明年我就要议亲了,没有嫁妆,我怎么在婆家过日子?”
“都怪你,娘!”
李氏搂住江玉珠:“你别急,听娘跟你说,这豆腐的法子是能赚钱的。”
“你爹不是说了吗,在府城这东西卖得可贵了。”
“等咱们家这生意做起来,银钱赚到了,做豆腐的手法学会了,咱们再把生意揽过来……”
江玉珠眼睛逐渐放光,好像是这么一回事:“然后,挣到的钱就是大房的了,嫁妆也就有着落了,二哥读书的钱也有了。”
李氏点点头,松了口气,这闺女可算是听懂了。
江玉珠转忧为喜,却又突然想到什么,压低声音道:“可是娘,江玉燕那丫头精得很,她肯把方子教给我们吗?”
李氏露出一个微笑,指了指江玉珠:“珠姐儿这就得靠你了。”
江玉珠一脸疑惑:“我?”
“对,就是靠你,你多跟三丫头亲近些,嘴巴甜些,就像娘教你的一样。”
“都是一家人,三丫头总不能像防贼一样防着你吧!”
江玉珠一听这话,顿时撅起了嘴,满脸不情愿。
“珠姐儿!”李氏放柔声音,“你想想你的嫁妆,想想你二哥的束修。”
“等你爹东山再起,有了银子,咱们还用看人脸色吗?”
江玉珠咬着嘴唇不吭声,手指使劲绞着衣角,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李氏和江玉珠拿着冲洗干净的盆进厨房时,周氏和江玉燕已经打好豆子等着了。
把豆子泡上,又去找布,洗磨盘,洗了一大堆东西。
“奶,豆浆用来做豆腐,豆渣也别浪费了,做豆渣饼吧,一起卖。”
豆渣饼周氏也吃过,味道还行,还能增加点收入。
她点点头:“行,就是这价钱……”
江玉燕想了想道:“豆渣饼一文钱一个,豆腐两文钱一块。”
“一斤豆子三文钱,可以做两到三斤豆腐,按两斤算的话,可以做八块豆腐,也就是十六文。”
“除去成本,可以挣十三文一斤。”
周氏一听,这可是很划算的。
“行,照你说的办。”
“吱呀”一声,院门被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