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如水,悠悠而逝,恍若白驹过隙。
转眼,已是半年光阴。
这日清晨,别院深处,灵雾氤氲,天地静寂如死,仿佛连风声都被隔绝在院墙之外。
院中一角,一口五尺余高的黑石大缸静静矗立,缸身黝黑如墨。缸中热浪翻腾,猩红雾气蒸腾而上,缸中液体殷红如血,仿若一池凝炼的修罗之浆。刺鼻的血腥味混杂着若有若无的腐腥,令人作呕,却又隐隐透出药香的沉厚苦涩。
张炀安卧其中,浑身赤裸,双目紧闭,神情平静。他似沉于酣眠,实则早已陷入极限之痛之中。那翻滚的药液中,妖兽精血与灵药精粹交织,不断侵蚀、淬炼着他的筋骨与血肉。
他通红的肌肤如炽铁烙火,皮下不时可见一道道若隐若现的气劲似灵蚯蠕动游走,扭曲如蛇,诡异非常。额头早已被冷汗湿透,一滴滴汗珠沿着眉角滑落,却未引起他丝毫动作。
他如磐石般静坐,忍受着如撕魂噬骨般的剧痛,咬牙不语。
时间缓缓流转,两刻钟悄然过去。那原本殷红如血的药液渐渐转淡,浓稠之感消散于无形,化作一池暗红清液。
张炀这才缓缓睁开双目,眸光赤红,隐含血丝,透着疲惫,亦有一丝凛然的坚毅。他深吸一口气,随即长长吐出一口浊气,胸膛剧烈起伏,仿佛将体内沉积的苦痛一并呼出。
他缓缓站起,迈步踏出石缸,脚掌轻触地面,周身一震,体表残留的妖灵之血药液瞬间化作氤氲蒸汽,被体内炽热的气息蒸发殆尽。
他静静立于雾气之中,肌肤赤红如铁,宛若方才自岩浆中淬火而出,身上那股内敛却凶猛的气息,宛如蛰伏的凶兽,在体内隐隐翻腾。
他袖袍轻挥,一袭青色长袍自旁飘然而起,落于他肩头,衣袂随风微动,刚猛如钢的气息也随之收敛不见,整个人又恢复了那般风轻云淡的模样,恍若之前所见都是错觉一般。
就在此时,一道黑影自一旁亭阁顶部一掠而下,快若雷霆,直扑张炀怀中。
“哎——又来了。”
张炀低头一看,只见怀中那团毛茸茸的小黑猫正是珑儿的本体。小家伙乖巧地蹭了蹭他的胸膛,尾巴缠在他手腕上,眼神水润,满是依恋。
张炀无奈地笑了笑,嘴角浮起一抹温和的弧度,伸手轻轻抚摸着珑儿的后背,指尖掠过柔顺的皮毛。珑儿舒服的眯着眼享受着。
他一边抱着珑儿朝院中亭阁走去,一边随手从储物袋中取出一壶猴儿酒。片刻后,张炀坐在石桌前手法熟练地斟满一杯。酒香氤氲而起,清烈之中夹杂着微妙的灵力波动,酒液泛着淡淡光辉,仿若月下春露。
张炀举杯轻晃,低头看向怀中的小兽,笑着问道:“珑儿,要不要来一口灵酒?”
珑儿抬起小脑袋,黑亮的眼睛先看了看酒杯,又看了看张炀,耳朵微垂,语气奶声奶气,却满是委屈地摇了摇头:“珑儿不喝……”
张炀愣了一瞬,随即仰头大笑,笑声清朗之中带着几分调侃与宠溺。
“哈哈……我倒忘了,珑儿戒酒了。”
当初在溟灵山,他一时兴起,给珑儿倒了一杯灵酒。小家伙喝完没多久,刚出洞府就东倒西歪,一头扎进子言怀里,足足睡了三日三夜才醒,险些把子言吓得以为它走火入魔了。
自那以后,无论张炀如何哄骗,小家伙也再没碰过灵酒一滴,宛如视其为洪水猛兽,避之唯恐不及。
张炀慢悠悠地举杯,将最后一口灵酒送入口中。那清冽酒液滑入喉中,微苦之中透着一缕灵韵清凉,仿佛连方才炼血之苦所残留的痛楚都被一洗而空。
他轻轻吐出一口酒气,目光幽深,静默片刻,心中微叹:“这妖灵之血,果然非凡……只是,恐怕用不了多久,便也难再奏效了。”
念及此,他眸光微敛,神情略显沉思。
原来在这过去的半年中,自从将那门《摄妖炼血秘术》彻底参悟通透之后,他便怀着极大的期许,亲自调配出第一缸妖灵之血,意图借此加快炼体进度。谁料初次尝试,秘术方一运转,精血引入体内,不过短短一个一盏茶功夫,那缸妖血竟如凡水般变得淡薄无比,毫无灵效。
张炀苦思良久,方才明白其中缘由——他此刻的肉身,早已非同寻常,寻常妖血,早已难以对自己有效果。
于是他果断斥下数万灵石,托褚峰四处搜罗三阶后期妖兽之精血,重新配制妖灵之血,再次投入炼体修行。
这一回,果然大为不同。精血引入体内,如烈焰灌骨,穴窍如被灵火点燃,一次炼血,便凝聚出一处穴窍,体魄亦随之更进一层。然而,这样的效果并未维持太久,三月不到,妖血之力便再度失效。此次炼血虽苦,但效果还是极好的,虽然仅仅多凝出三处穴窍但是若让张炀自己修炼估计要用数十年不止。
再之后,张炀将目标锁定于更高品阶的妖血——三阶巅峰妖兽,甚至是罕见的异种妖兽的精血。
又过些时日,褚峰终于替他寻来数种珍稀妖血。这一次,仅仅月余时间,便连泡两缸妖灵之血,短短时间,他便成功凝聚了两处新的穴窍,肉身之力更胜往昔。
自那以后,张炀便一头扎入苦修之中,接连四次泡入妖灵之血,每一次都仿佛在痛苦与蜕变的边缘徘徊。血液渗骨,穴窍开凿,炼血之痛如刀剜骨髓,唯有忍过那一分一寸的煎熬,方能将肉身一点点淬炼得愈发精纯坚韧。
至今日,他体内穴窍的数量,已然达至整整一百处。
然而,他也清楚地察觉到,随着修为的精进,每凝聚一窍所需的能量愈发庞大,那血液渗入骨髓、洗炼经络的效用,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递减。就连曾令他肉身巨变的三阶异种妖兽之血,如今也渐感乏力,几近于无。
张炀盘坐于石桌旁,指尖轻抚酒杯,眸光幽深,心中默念:“照这趋势,再炼两次,妖灵之血恐怕再难推动我寸进一步……若是能得四阶妖灵之血的炼制之法,我自信可一鼓作气,突破桎梏,令肉身之力直追元婴真君!”
念及此处,他微微叹息,眸中掠过一抹无奈。
可惜,天不遂人愿。那所谓的“四阶妖灵之血”炼制之法,根本不存在与世。
更何况,仅是三阶顶级妖兽之血,便已令他倾尽心血与积蓄。每一份收集所耗灵石,动辄过数万。幸而化血草、清灵花等辅药他早有囤积,不必额外筹措,否则炼制成本将更加骇人。
半年光景,他的身家早已大幅缩水。为了维持修炼所需,他不得不将一件件用不上的法宝、材料相继出手,甚至连数样自秘境所得的珍稀材料,也忍痛割爱,这才勉强支撑下这条仿若用灵石焚身的炼体之路。
可即便如此,张炀从未有一丝后悔。
正当张炀沉思良久之际,身后忽然传来一丝异动。
他眉头微挑,缓缓转身,只见洞府深处倏然涌现出一股奇异的吸力,仿佛有无形漩涡自虚空中悄然张开,下一瞬,天地灵气如百川归海般奔涌而至,化作一道道肉眼可见的灵气洪流,尽数汇入那处幽深的闭关之所。
所幸此地位于夫诸族圣山腹地,灵脉浓郁,别院又布有高阶阵法镇守,那股足以引动天地异象的结丹气息被牢牢压制,才未引发更大动静。否则,光是金丹初成时的天地感应,便足以扰乱方圆数里灵气,惊动众多修士静修。
张炀望着那灵气汇聚的景象,眼中渐露笑意,低声自语:“看来,子言已然准备好,踏出这关键一步了。”
一旁的珑儿睁大了那双圆溜溜的猫眼,望着灵气涌动的方向,眼底满是惊叹与羡慕,语气轻软中透着一丝失落:“子言姐姐都要结丹啦……珑儿现在还只是筑基中期,连什么时候能追上她都不知道呢。”
张炀失笑,伸手点了点她毛茸茸的额头,语气半嗔半宠:“你呀,也不看看自己平日里有多懒。之前给你的那些丹药,怕是到现在还没彻底炼化吧?等你将它们全部炼化,稳稳踏入筑基后期,到时候我再给你一枚双生果,助你凝丹。到那时,你也能像子言一样,迈入金丹之境。”
“真的?”珑儿顿时眉眼弯弯,笑得如春花初绽,欢喜地用柔软的猫脑袋在他手臂上轻轻蹭了蹭,尾巴也随着心情愉悦地摇了起来。
张炀轻轻揉了揉她的脑袋,眼神中透出几分宠溺,嘴角含笑,目光却已不由自主地投向那处洞府深处。
那里,正是子言闭关的所在。如今灵气奔腾,波澜起伏,赫然已显丹成之兆。
他心头微动,既为她即将凝结金丹而感到欣慰,也在这灵气涌动之间,忆起了自己初结金丹时的情形,种种往事浮上心头。情绪在这片静谧与灵力激荡的氛围中,缓缓沉淀,宛如风起云涌前的一池清水,泛起层层涟漪。
其实早在数月之前,子言便已成功将那枚双生果炼化。借助果中澎湃灵力,她修为水到渠成,一举突破至筑基大圆满。出关那日,她第一时间便赶来面见张炀。
那时,张炀正坐于别院石亭之中,煮水烹茶,静思观云。见她气息凝炼如一、灵台澄澈无瑕,便知她已准备妥当,于是也不再迟疑,将早已为她准备妥当的结丹之物一一取出,整整七八份结丹灵物与丹药。
那一刻,子言与一旁的珑儿皆是一怔,几乎不敢置信。
只见张炀将一层通体翠色的青玉布帛铺于石案之上,其上摆放的灵丹灵物光华流转、灵气氤氲,宛若一方小型灵宝藏库,璀璨夺目。
结金丹、凝灵丹、寒泉露、降灵丹、天元果、金鳞果,以及小五真松子。
每一样,皆是结丹时极为珍稀的宝物,其中尤以那枚结金丹与小五真松最为罕见,世间少有,堪称结丹之路的无价瑰宝。
子言与珑儿俱是看得目瞪口呆,神情呆滞,就连呼吸都变得格外小心,生怕惊扰了眼前这一幕景象。
“这些……”子言张了张口,却一时间不知该从何说起。
珑儿则悄悄用爪子碰碰那枚金鳞果,小声咕哝道:“不是幻象耶……”
张炀见状,轻咳一声,摆摆手,佯作随意道:“咳,这些也没什么稀罕的,都是我结丹时剩下的东西罢了。你既要结丹,这些自然少不得。”
说着,他又详细讲解了那株小五真松的妙用,又将自己当初结丹时的亲身体悟,一桩桩一件件,悉数道来;包括从前辈修士处收集而来的种种珍贵经验,也一并毫无保留地传授予子言。
子言听得神情肃然,不住点头,目光逐渐变得坚定,心中亦涌上一股难以言喻的感动与敬意。
就这样,她将那些灵药与心得一一收入囊中,回归洞府,闭关调息,日夜温养灵力,稳固根基。直至今日,灵气奔涌、异象初现,终于踏出凝结金丹的第一步。
三日后,晨曦初露,霞光如绸,清风拂面而过,山林间隐隐传来鸟鸣啾啾。
张炀倚坐在石亭之中,手中翻着一本泛黄古籍,神情闲淡。忽而,他神识微动,似有所感,目光投向远处洞府方向,唇角缓缓扬起一抹笑意。
只见那洞府石门在无风中悄然开启,一道纤柔身影踏光而出。
她着一袭素白长裙,衣袂随风轻扬,步履从容;青丝如墨,垂落如瀑,肌肤莹白如玉,双眸澄澈澈明,神态静若止水。举手投足间,自有一股清净道韵缭绕其身,恍若仙子踏云而至。
曾经的狐耳与尾早已不见踪影,如今的她,容貌、气质皆与人族无异,分明已是化出了先天道体,灵性自生,宛如先天而成。
正是子言。
她立于阶前,向亭中之人遥遥一拜,声音温柔清亮,宛如泉水潺潺:“公子,子言已顺利结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