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日天不亮,梁青娥便赶着牛车,带着林耀去往镇上。
家里其他人,林飞鹰要去官道服徭役,林老虎和陈秋莲还有秦兰花要去地里拔草间苗。
至于孩子们,大壮二壮三壮要去学堂,四壮林辉也得跟着去地里拔草。
大人地里忙活,家里的活计就由大毛妮二毛妮姐妹俩操持。
五壮六壮和乐宝小人儿家家的,不调皮捣蛋就算乖巧了,仨孩子四仰八叉睡在炕上,好梦正酣。
大黄拖着板车慢悠悠往前,梁青娥和林耀舍不得大黄负重,二人腿着跟着牛车左右,径直往镇上行去。
东边现出第一缕霞光时,二人到了镇上,许是今儿背集,街上行人寥寥。
二人直接赶往粮油铺,好在粮油铺已经开了门,掌柜的听梁青娥张口就是要六百斤米糟,喜的一张老脸都笑成了菊花。
“老嫂子只管放心,你要这么多,我一定给你个实诚价。”
掌柜的说完,就忙去搬大米,六百斤的大米五十斤一包,一共是十二包。
林耀赶忙上前跟着抬米包,等十二包大米全抬到车上,掌柜的累的气喘吁吁,腰几乎都直不起来。
“哎,不服老不行了,还是小伙子体格好,比不了,比不了喽。”
掌柜的感慨着,撑着腰,捶着腿,就去柜台上拿算盘。
算珠一阵噼里啪啦后,他开始报价:“老嫂子,你这回要的多,咱们还按上回的价钱走,一斤就算七个铜子,一共四千两百个铜子,我再送你些酱醋盐作为添头,怎么样。”
“可以,不过掌柜的可别糊弄我,酱醋盐每样至少二斤往上。”
掌柜的一脸肉疼:“成成成,老嫂子怎么说,咱就怎么给,每样都送二斤半,老嫂子以后还需要大米,可千万还来咱这小店。”
梁青娥掏出四吊钱,又另外拿两串铜子,一起搁在了柜台上。
掌柜的拿称称了称,仔细把铜板锁进钱柜,笑眯眯就去装酱醋盐。
他拿出三个小陶罐,打开放着各种佐料的大缸,拿斤量舀子就开始舀。
很快,三个小陶罐就装好了,他递给梁青娥,笑道:“老嫂子可以回家称称,每罐都至少二斤半往上,且只多不少,这三个陶罐也值个十一二文钱,也送给嫂子了。”
梁青娥接过陶罐,掂了掂,心里还算满意。
市面上盐一斤十八个铜子,醋也得要八九个铜子一斤,酱比醋还贵些,至少也得十二文。
这三罐佐料,少说也值八九十个铜子。
当然,她是按市场价算的,对粮油铺掌柜来说,他送这些佐料当添头,肯定比直接人情她八九十个铜子更划算。
把三罐佐料放稳固,梁青娥牵着大黄,招呼上林耀,把鞭子往空中一抽,牛车缓缓前行。
一路上,林耀怕大黄累着,卖力跟在后面推车,等赶到村口时,他整个人仿佛从水里捞出来一般,前襟后背俱是大片大片的汗渍。
“呀,老虎娘,你车上摞这么多口袋,里面装的啥。”
村口的洋槐树下,好些妇人汉子端着碗,正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边吃饭边扯些琐碎家常。
这会儿看见二人赶着牛车从坝上走过来,好奇之下,纷纷凑过来打听。
“里面全是大米。”梁青娥大大方方道:“家里前些日子接了个酒糟订单,这不,要着手开始酿制了。”
“啥,酒糟订单,这是咋回事。”
村民们十分惊讶,七嘴八舌就问开了。
“嗨,咱家这段时间不是一直在卖麦仁糟吗,有户人家吃着极好,就想让咱帮着酿一批米糟出来,就是这么个事儿。”
梁青娥三言两语把话说完,指着家里还有事,一拍大黄的脊背,二人一牛车头也不回就走了。
村民们瞅着牛车上堆堆叠叠的麻布口袋,等人走远了,那话匣子就打开了。
“我刚才数了数,那车上足有十二包大米,十二包大米啊,少说也有五六百斤,这是要做多少米糟。”
“啥,十二包大米,乖乖,不愧是有钱的富户,咱煮顿米茶水都抠抠搜搜舍不得,人直接拿大米酿酒喝,哎,真是人比人得仍啊。”
这话一出,众人看着碗里的野菜糊糊,再瞅瞅手里的杂粮饼子……
一个个纷纷心塞叹气,吃饭都不香了。
“行了行了,瞅你们那一个个没出息的样。”
赵时运婆娘把碗里的饭扒拉完,大嗓门洪亮:“咱们有多大的本事,就端多大的碗,二婶子比咱们都能耐,所以她才接到了这订单,咱们做不来大户人家喜欢的酒糟,难道连旁的也不会吗。”
一众村民们眼神茫然:“咱们会旁的啥。”
他们会种地,会伺弄庄稼,会养鸡生蛋,会做很多很多活计。
然这些东西,它变不来银钱啊。
或者说,他们会的这些东西,入不了人富贵人家的眼啊。
赵时运婆娘丝毫没有要给他们解惑的意思,拎着空碗,扭身就走了。
“哎,你们说,这老娘们啥意思,话说一半留一半,这不急人吗。”
村民们看着赵时运婆娘匆匆往家赶的背影,一个个急的抓耳挠腮,生怕错过一点赚银钱的可能。
“谁知道呢,许就是耍两句嘴皮子,显摆显摆自个比咱们能耐,其实啥也不会不懂,搁那装象呐!”
有村民瞅不惯赵时运婆娘故作玄虚的模样,端着碗,也走了。
余下的几个你瞅瞅我,我瞅瞅你,心里就有了计较。
他们虽不知这老娘们葫芦里卖的啥关子,但他们有眼睛,可以留心这娘们私下有啥行动啊。
余下人对视一眼,匆匆也走了。
他们还得忙活地里的活计,就算想盯着赵时运婆娘,也没得时间,于是便把家里孩子叫到跟前,如此这般耳提面命交代了一番。
这边梁青娥和林耀回到家,大毛妮二毛妮已经做好了饭。
看见阿奶回来,大毛妮忙唤六壮,让他去地里喊林老虎等人回来吃饭。
牛车卸下,大黄便被林耀拴到院门口的一棵洋槐树下。
他也顾不得歇息,又给大黄饮水吃草料。
等终于把大黄安置妥当,一回身,就见阿奶正同二毛妮抬着一袋大米往堂屋去。
而大毛妮则站在板车旁,手揪着一只口袋的一角,正笑盈盈冲他招手。
“阿耀,快来,咱们也搭把手,把这些大米抬到屋里,就能吃饭了。”
“哎。”
林耀应一声,快步走到板车旁,拎紧口袋另一边,口念一声起,便和大毛妮把口袋抬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