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文人纷纷离开茶楼,浩浩荡荡前往女子学堂所在的地方。
刚一靠近,他们就愣住了。
好多女子都在排队,大多数都是七八岁,也有十几岁的。
她们衣服上到处都是补丁,饿得面黄肌瘦,一看就是穷苦人家出身的。
不过其中也有一些商户家中的女子,她们有钱有时间,也想借这个机会,看看能不能巴结一些世家女子,或者干脆巴结上公主,那样说不定他们就能改变自己商户的身份。
士农工商。
商户之子甚至不能参与科考,这的确算是另辟蹊径。
“哼,这么多穷苦人家出身的女子,她们断然不可能学好!”
“没错,但凡是家里人聪明的,早就已经把日子过好了,如今还这么穷的都是蠢笨之人!”
“如果学堂教不出什么来,一样也要关门!”
……
昭阳的马车刚到,就听到了这些学子们难听的话语。
她俏脸寒霜,走下马车,“是谁敢在本公主的学堂门口大放厥词?”
见是公主来了,之前还义愤填膺的学子们,一个个全都没了动静。
昭阳目光环视一圈,冷哼一声,“本公主听你们刚才的议论,还以为你们一个个都是有才之人,现在看来不过如此。”
她指着其中一人,“你是童生,还是秀才?”
“我……我是童生。”
“本公主看你今年都已经有二十多岁了吧,居然还是童生,如此蠢笨,莫非你的家人也都是穷苦之人?吃不上饭的那种?”
学子张着嘴,却说不出反驳的话。
他家并不穷,相反还很有钱,否则也不可能让他一个童生,一直读到二十多岁,甚至还一年年的参加考试。
昭阳再次朗声问道,“你们之中可有举人?”
无人应声。
“瞧瞧,一个举人都没有,不过都是些童生秀才罢了。知道举人为什么不来这里大放厥词吗?因为他们知道礼义廉耻!凭什么只许你们男人读书,不许女人读书?要本公主说,你们男人一个个读完书,手不能提肩不能挑,还算什么男人!倒不如让女子来读书,参加科考,男子去边疆,建军立业,如此一来,大融国何愁不会兴盛?至于生孩子的事情,你们也不必担心,有钱的找奶娘,没钱的就让家中长辈照料就是。如果哪家女子读书极为厉害,本公主亲自找宫人照料她的孩子,再说那些寡妇家中没男人,不照样把好几个孩子拉扯大了?”
在场众人鸦雀无声。
他们想要反驳,却一时之间不知该如何开口。
这……这明明是歪理,可为什么偏偏听着居然有点道理!
昭阳懒得再理会他们,径直来到学堂大门,看向正在排队的姑娘们。
“你们不要害怕,既然来了学堂,本公主就会保证你们的安全,如果谁敢在指着你们的鼻子骂,那就告诉本公主,公主府的府兵可不是吃素的!另外,衣食住行,本公主都会给你们安排好,但是有一点,你们进来一个月之后有一场考试,只有合格的人才能继续留下来,不合格的便回家去吧。不管有没有天分,都需要努力,如今世道女子艰难,就更要付出百倍千倍的努力!”
昭阳看着那一双双发亮的眼睛,“如果你们当中真有学习极好的,那本公主就算不要这个脸面了,也要给你们求一个参加科考的机会,和那些男子一样,争一争这朝堂上的官位!”
听到这话,女孩们的眼睛更亮了。
她们……真的有这样的机会吗?
昭阳转身,“让她们登记,然后进入学堂,第一次只招收三百人。”
“是!”
登记开始。
前三百名女子得到入学的机会。
至于剩下的人,只能先行回去,等到有人在考试中落选,她们就还有机会进来。
昭阳坐在楼上,静静看着下方的盛况。
一旁是几个世家女子,她们都是这里的老师。
其中有一个诗词极为厉害,被誉为京城第一才女。
只可惜就因为她是女子,毫无施展的机会,前些日子更是被家人压着去相看,学习女红,不准再碰笔墨纸砚。
她心中不服,几次反抗迎来的都是一顿责骂。
幸好昭阳公主找到她,否则她恐怕要在家中绝食自尽了。
“昭阳公主,您刚才说的是真的吗?真能给我们女子争取一个科考的机会吗?”
昭阳点头,“我已经和大哥商量好了,若是真有学习好的,可以参加科考,不过不能和那些男人一起参加,要在单独的考场。大哥承诺了,只要真有才华,就算殿堂上多出女官又能如何?一切都以大融国的江山社稷为重,不分男女,只看能力!”
“太好了!昭阳公主,谢谢您。”
“不必谢我,是阿娘给了我灵感,让我兴办女子学堂的。这世道女子艰难,总要有人做点什么,也许我们也能在史书上留下一笔,哪怕是骂名,我也心甘情愿了。”
就这样,女子学堂开学了。
不管外界如何纷纷扰扰,学堂之中永远都有朗朗读书声。
昭阳每日都会亲自前来,询问她们的学习情况。
若是有谁因为在这里读书受了委屈,她还会亲自带府兵前去,为其讨一个公道。
一时之间,京城怨声载道。
无数文人墨客纷纷写文章咒骂。
还有大臣们上奏折,却都被蕴和压了下来。
他只活百年,身后事他管不到,但在他当皇帝的期间,他希望大融国可以变得更强,只有这样才不怕蛮夷进攻,百姓安居乐业。
那些被埋没的无数女子,或许就是一个绝好的契机!
一个大融国可以崛起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