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跟平安镇离得不算太远,加上青山有意加快速度。
刚好赶上饭点前回到食馆里。
一进后院,便看到四海一直摸着五渊粉嫩嫩的小嘴,小孩儿被逗笑了立刻张开嘴去咬哥哥的手指。
四海本来就圆丢丢的眼睛更圆了。
“大姐!五渊长出牙齿来了……”
四海兴奋的看着走进来的许一一,许安阳蹲在灶房外边烧着火听到这话撇了撇嘴。
“这有什么好稀奇!五渊这都七个月大了,长牙齿那不应该吗?”
说起这个许安阳顿时就牛气起来了。
他听阿娘说过,他长牙齿的时候才五个月大,比他阿姐那会儿早了不少。
走路也是,比阿姐先学会的走路。
四海还是很兴奋,喜欢看着弟弟的一点一点的变化。
“让大姐看看。”
许一一带着几分新奇走过来将嫩生生的小娃给抱进怀里,用指尖轻轻刮他粉嘟嘟的脸颊,声音软得像新蒸的米糕。
五渊转着眼睛看她,忽然“咯咯”笑起来,小身子一颠一颠的,露出刚冒点头的下门牙,牙龈上还沾着亮晶晶的口水。
这要是不仔细看都看不见。
“呀,像小糯米粒儿!”
许一一眼睛弯成月牙,指尖轻轻碰了碰那两颗小牙,五渊痒得直躲,却又咧开嘴笑,露出没牙的上牙龈,酒窝里盛着阳光。
她心头一软,猛地把他搂进怀里,鼻尖蹭着他奶香四溢的头发,连亲好几下,惹得小家伙“咿呀”直叫,小胖手揪住她的头发不肯松开。
“哟!这带着弟弟玩儿呢?”
许红莲一进来便看到这三姐弟团在一起,笑得开心。
开口打趣道。
“大姐你绣的帕子都卖完了?”
许安阳听见声音抬起头来,许红莲出门拎着的篮子本来装得满满登登的绣品,这会儿已经被别的物价给代替了。
“卖完了,我今天来给你们帮忙,晚上一块儿回去。”
说着,许红莲将篮子给挂到屋檐下,接过了许安阳烧火的活。
“怎么样?没打起来吧?”
老路看大家伙都开始各忙各的,便凑到许一一跟前来打听。
“哪能啊!我说你这香到底是什么来头?许归宁这回是真的废了。”
许一一好奇的看了他一眼,蹲坐在院子里准备写信。
这话一出,老路的得意狠了。
“我这香好吧?都说那许归宁以后找不了你的麻烦那肯定就是找不了。”
老路激动的说着,心里头对那根香那是满意得不得了。
“行行行……你那香是什么来头啊?竟然闻一下便能让人瘫痪了?”
许一一实在是好奇,世界上竟然还能有这样稀奇的东西。
“早些年行走江湖偶然得到的,具体叫什么我也不太清楚,只知道他有这么一个妙用。”
老路挠挠头,随意坐在许一一旁边。
“你这香放好了吧?可别随意摆,让小孩儿拿去玩了。”
许一一突然想起来开口道。
“放心吧!这玩意儿贵着呢,要不是许归宁那小子太烦人我也不舍得拿出来用。”
老路摆摆头,将目光转移到桌子上。
许一一正拿着笔在写着什么。
“怎么着?你要找林恪那小子合作?”
许一一没应声,写完最后一个字,将信纸仔细折好,装入素白信封,用红漆封口。
“合作谈不上,我只是把这件事情的原委告知他,该怎么做应该他来拿主意。”
许一一淡淡的开口。
“我还以为按照你这性子,会自己偷偷跑去捞呢。”
那可是满满一船的金子,要是拿到手,这辈子都有了。
“诶!这话可不能乱说!”
许一一警告道,吩咐四海看好弟弟,亲自拿着信封交给青山。
一晃好几天过去,许一一每日都去码头找青山。
林恪的回信还没等到,秋节先至。
秋节前两日,许一一守在后院的烤炉边忙着做月饼呢。
烤炉里飘出阵阵鲜香,与寻常月饼铺子的甜腻气息截然不同。
“一一姐!这……这真能行吗?”
许安阳盯着案板上拌好的馅料,有些难以想象。
许一一唇角微扬,指尖沾了点馅料,轻轻一抿,咸鲜中带着微微的甜,还有海风般的清爽。
“咱这靠海的人家,自然是要吃海味月饼了!”
一大早她就挎着竹篮去浅滩上找食材了。
“这能行吗?”
尔尔也有些好奇这做出来是什么味道的。
“食物之道,贵在因地制宜,反正能吃。”
许一一也不敢打包票,因为她也是第一次做。
寻常月饼多是豆沙、五仁,甜腻厚重,但海边湿气重,吃多了容易积食。
她这才决定做一款不一样的月饼——海鲜烤月饼。
而且寻常月饼皮厚重,许一一特地改成了酥皮,
将油酥包进水油皮里,擀开、折叠,再擀开,如此反复几次,让酥皮层次分明。
包入馅料后,轻轻压成扁圆形,表面刷一层蛋液,再撒几粒黑芝麻点缀。
灶膛里的火噼啪作响,烤盘上的月饼渐渐泛出金黄,酥皮层层绽放,鲜香四溢。
海味的鲜香能更好地透出来了。
月饼出炉时,恰逢夕阳西沉,海面上洒满碎金般的光。
三川跟四海早已按捺不住,伸手就要抓,被她轻轻拍开:“烫!”
待稍凉后,她掰开一块干贝虾仁月饼,酥皮簌簌落下,内里的馅料鲜润油亮,虾仁的甜、干贝的鲜交织在一起,竟比寻常月饼更耐人寻味。
“大姐!这个好吃诶!”
尔尔吃得满嘴油光,眼睛亮晶晶的。
这第一炉成功后,许一一如法炮制的做出了海参、鲍鱼、蟹黄鱿鱼丝、牡蛎鲜肉、紫菜芝麻的。
单单是馅料就能让人眼花缭乱。
这些食材做出来哪怕是不成功的试验品,也只是味道上有点偏差,一样极其好吃的。
这月饼接二连三的出炉,顿时把院子里晒蓝给摆满了。
三川从一开始的高兴,到后面都呆住了。
“大姐!你这是做月饼上瘾了吗?”
又一炉月饼出炉,许一一兴冲冲的给摆出来。
听到三川的话,顿时有些尴尬。
她做的月饼好像是有点多啊!
“没事儿没事儿就剩一点馅了。”
尔尔在一旁儿做月饼,摆摆手不在意的说着。
“回头给叔太爷他们啊!青山阿叔!林大人他们送点出去,也差不多了。”
许一一点头,“明天去拜海神庙也能摆上!”
秋节当天,灵汐县海神庙的铜钟撞碎薄雾。
“阿姐!好香啊!”
三川光着脚丫跑进厨房,睡眼惺忪却满脸期待。
“慢些跑,小心摔着。“
许一一笑着用围裙擦了擦手,“快去叫四海起床,早饭马上就好。”
难得的节日,三川这个平日有些老成的小孩儿都跟着活泼了不少,蹦蹦跳跳地去了,不一会儿,尔尔也揉着眼睛走了进来。
“大姐咱家的羊什么时候吃啊?今晚吗?”
尔尔好奇的问着,最开始买的那头羊早就没有奶了。
许一一托着青山从府城重新带了一头回来,这原本的那只也就没有养的必要了。
这段时间,家里几个小孩儿想起来就嚷嚷着要吃羊。
可惜阿月喜欢,一直拦着不让动呢。
“今晚不吃!待会儿拜完海神我带你们去府城玩,听说今晚有特别热闹的灯会呢。”
许一一看着弟妹,心中涌起一阵暖意。
“今日祭海神,你们都要乖些。”
她一边盛粥一边叮嘱,“尤其是四海,可不能再像去年那样爬到海神庙的供桌下面去。”
四海做了个鬼脸:“我今年都四岁了,才不会那么幼稚!”
“大姐我看着他!”
三川笑眯眯的摸了摸四海的圆滚滚的脑瓜子。
早饭是简单的白粥配咸鱼,每人煮了个鸡蛋。
几个小孩儿吃得津津有味,许一一只是匆匆喝了几口粥,便开始清点今年的祭品。
她将昨晚就准备好的水果几个青梨和一大把红枣还有香蕉小心翼翼地包进干净的蓝布包袱里。
又检查了香烛纸钱是否齐全,最后把前两日做好的月饼用油纸包好,放进竹篮最上层。
尔尔从灶房里端出一整条煮好后的留着鱼鳞的黄花鱼,四海则是捧着煮好的大龙虾跟鲍鱼扇贝。
“大姐还差发糕了。”
尔尔小心翼翼的将鱼摆上篮子,不多一会儿发糕蒸熟。
“大姐,潮水退了!”
三川从门外跑进来报告,“我看见平海阿伯的船已经在码头等着了!”
许一一抬头看了看天色,东方的天空已经染上了一层淡淡的橘红。
“快,把你们的新衣裳换上,我们这就出发。”
一刻钟后,姐弟五人带着阿月锁好家门,沿着渔村小路向河道走去。
拜海神庙是很隆重,以至于这些个常年出海的渔民都回来了。
男女老少只要是能动弹的都得去。
许一一走在最前面,两手提着沉重的竹篮,背上还背着五渊这个小胖娃。
四海则扛着一小捆纸钱,不时回头催促她们走快些。
尔尔跟三川则是端着鱼酒一类的东西。
清晨的渔村已经热闹起来。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出门,提着各式各样的祭品往码头方向走。
许一一不时与相熟的村妇打招呼。
“一一啊,今年买的什么馅月饼?”
林婶子笑眯眯地问。
“林婶我家的月饼可不是买的哟!是我大姐自己做的,可好吃了……”
四海说着,呲溜一声。
双手插着肥腰可不要太得意了。
“是吗?你大姐一向是手艺好的。”
林婶笑眯眯的说着,四海一听赶忙从篮子里掏出来好几个月饼。
这分一个那分一个的。
谁见了都要夸一句好。
“林婶你的芋头糕好香啊!”
四海小馋猫似的嗅嗅。
林婶得意地晃了晃手中的食盒:“加了今年新收的花生,一会儿上船了给你尝尝。”
河道上人头攒动,平日里出海打渔的大船此刻都停泊在岸边,船头船尾挂上了红布条,显得格外喜庆。
平海阿伯的是村里第二大的渔船,此时已经聚集了二十多人。
“一一!这边!”
平海阿伯站在船头高声招呼,黝黑的脸上满是笑容。
他身旁的许安阳正忙着安排村民们有序登船。
许一一带着弟妹小心地走上跳板。
四海兴奋地东张西望,差点撞到一位提着活鸡的阿奶。
“小心点!”
许一一轻斥一声,向阿奶赔礼,“对不住啊,李阿奶。”
李阿奶摆摆手:“不妨事,小孩子都这样。今年你家准备的祭品不少啊。”
李阿奶打量了一下,除了最小的五渊,每个人手上都不空着。
许一一腼腆地笑笑:“都是些自家做的简单东西,比不上您家的隆重。”
船上热闹非凡。
妇人们互相展示着自家准备的祭品,有整只的烧鸡、精心制作的糕点、新鲜的水果,有人家带了自酿的米酒。
男人们则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聊天,话题从今年的渔获到即将到来的祭神仪式。
孩子们在甲板上追逐嬉戏,不时被大人呵斥一声。
“一一姐姐!”
几个小女孩围上来,眼巴巴地看着她手中的竹篮,“你做的月饼能给我们看看吗?”
许一一笑着掀开油纸一角,露出金黄的月饼。
一个个的分出去,三川这时才觉得。
得亏大姐做的月饼够多,要不然都要不够分的。
“都找位置坐好来了,船要开了!”
平海阿伯洪亮的声音传来。伴随着船夫们的号子声,大船缓缓驶出河道。
“一一我给你拿点海味金……”
阿寺波娘拎着篮子走过来,许一一好奇的看了一眼。
“这两天我都给忙忘了,昨晚上就说要给你的。”
阿寺伯娘将海味金给塞到许一一家的贡品里。
这海味金就是用金纸折成的船、鱼虾形状的纸钱,大都是自己折的。
许一一头一回做祭祀倒是没想到这个东西。
刚说着,叔太奶就来了,帮着许一一检查了一下。
将其中一只断了须的龙虾给捡了出来。
“鱼要留着鱼鳞、虾的须不能断的,断了不吉利的,发糕也是要开花的才行。”
叔太奶说着其中的讲究,许一一这才想起来。
前两日忙着分月饼,胡乱听了一耳朵。
得亏叔太奶来帮着检查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