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亥登基后,赵高彻底掌控内廷。
赵高深知,唯有铲除潜在威胁,才能稳固权势。
于是,其怂恿胡亥对皇室宗亲痛下杀手。
咸阳城的深秋,寒风裹挟着枯叶掠过朱雀大街,街边的铜灯在暮色中摇曳出诡谲的光晕。
胡亥端坐在龙椅上,鎏金冠冕压得他脖颈发酸,却不得不强撑着听赵高念完又一道诛杀令。
赵高垂首立于阶下,蟒纹官袍随着呼吸轻轻起伏。
眼角余光扫过胡亥青白的脸色,心中冷笑 ,这自幼养尊处优的二世皇帝,虽读过几本律法书,却连奏章里的蝇头小字都懒得细看。
自从沙丘之变后,赵高便将这天下最尊贵的宝座,变成了金丝牢笼。
刑场上,刽子手的鬼头刀在月光下泛着冷芒。
公子们被铁链锁着押上刑台时,仍在高呼冤枉,声浪惊飞了城楼上的夜枭。
而那十位金枝玉叶的公主,绣鞋沾满泥泞,在车轮碾过身体的瞬间,凄厉的惨叫撕破了夜空。
十二位公子的头颅即将高悬城门,十位公主的娇躯将在杜县的刑场上被车轮碾碎,这些都是胡亥一母同胞的手足。
咸阳百姓们掩面而泣,却无人敢议论半句,只因赵高的眼线早已遍布街巷。
朝堂上的腥风血雨更甚。
赵高手持竹简,字字如刀:“御史大夫结党营私,图谋不轨!”
随着他的一声令下,禁军立刻将忠良之士拖出大殿。
剩下的朝臣们两股战战,往日激昂的奏对声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此起彼伏的磕头声。
额头撞在青砖上的闷响,仿佛大秦帝国最后的丧钟。
在诛杀众多人之后,胡亥的地位得以巩固,为此甚感欣喜,下令重建阿房宫,遂一头钻入后宫,不再理会朝政,而是交由赵高代为理政。
至此,赵高的地位权利日盛,然其并未满足于此,其认为唯有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方为真正的成功者。
李斯助赵高篡改遗诏,却最终难逃鸟尽弓藏的结局。
陈胜、吴广起义爆发后,赵高诬陷李斯之子李由与叛军勾结,故意纵敌。
李斯不明就里,仍与右丞相冯去疾、将军冯劫一同劝谏胡亥停止复建阿房宫,不料触怒胡亥,冯去疾和冯劫即刻被下狱,不久后被赐死。
李斯及其数个儿子则遭囚禁。
赵高又编造了更多李斯的罪名,最终李斯父子数人皆被胡亥判处死刑,于咸阳闹市腰斩。
临刑前,李斯仰天慨叹:“吾欲与汝复牵黄犬,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李斯死后,赵高如愿以偿成为丞相,朝政尽归其手。
至此赵高权力达到了巅峰。
朝堂之上,鎏金殿柱映着森冷寒光。
赵高牵着一头角如虬枝的雄鹿踏入大殿,鹿蹄敲击玉阶的脆响让群臣屏息。
\"恭贺陛下!\"
赵高突然跪拜,\"臣今日偶得一匹千里马,特来献于陛下!\"
胡亥从酒醉中惊醒,瞪大双眼:\"哈哈哈,丞相糊涂了,这分明是鹿.\"
\"确是千里良驹!\"
\"马鬃如雪,真乃祥瑞!\"
满朝文武看着赵高眼底的寒光,纷纷高呼 “好马”。
胡亥揉了揉眼睛,指着鹿角结巴道:“这... 这分明是鹿...”
话未说完,便被此起彼伏的 “马” 声淹没。
胡亥踉跄起身,玄色龙袍扫翻酒樽,其死死盯着那头不安摆首的鹿,第一次感受到自己的皇权遭受到了威胁。
\"爱卿说得对...\"
胡亥突然大笑,笑声里带着癫狂,\"是朕眼花了!赏!重重有赏!\"
前线战报如雪片般飞入咸阳,却尽数被赵高截下。
章邯投降项羽:二十万秦军主力倒戈,函谷关外再无屏障。
刘邦逼近武关:起义军势如破竹,关中震动。
赵高却仍对胡亥笑道:\"不过几个山野蟊贼,郡县兵卒便可剿灭,陛下无需忧虑。\"
直到刘邦兵临武关城下,烽火照亮夜空,胡亥才惊觉——自己被蒙骗了!
胡亥终于意识到赵高的谎言,数次召其入宫,厉声斥责:\"丞相欺朕太甚!\"
赵高表面惶恐告罪,心中却已盘算退路。
恰在此时,刘邦遣使密约:许赵高\"关中王\"之位,换取咸阳不战而降。
赵高两面算计:一面假意应允刘邦,一面密谋弑君自立,以增谈判筹码。
赵高召来女婿阎乐,定下弑君之计。
血色之夜,赵高谎称\"盗贼入宫\",命阎乐率千余甲士杀入禁苑。
守卫宫门的郎官尚未反应,便被乱刀砍倒,鲜血浸透玉阶。
阎乐一路杀至望夷宫,殿门轰然倒塌时,胡亥正醉卧美人膝上。
胡亥惊惶四顾,竟无一人来救,唯有一名老宦跪伏颤栗。
“你敢弑君?!” 胡亥色厉内荏地咆哮。
阎乐一脚踢翻案几,酒水泼在龙袍上:“天下苦秦久矣!你搜刮民脂,残害忠良,今日便是报应!”
胡亥面如死灰,颤抖求饶。
回答他的,只有寒刃出鞘的铮鸣。
最终,这位二十三岁的皇帝泪流满面,横剑自刎,血溅龙榻。
胡亥死后,赵高试图自立为帝,遂佩玉玺上朝,环视群臣,缓缓开口:
\"嬴姓赵氏,本为同宗。今二世崩殂,国不可一日无君……\"
话音未落,满朝文武竟无一人应声。
殿内死寂,唯闻铜漏滴水。
赵高脸色铁青,终于明白,自己终究是个阉人,纵使权倾朝野,也登不得这九五之尊的位置。
无奈之下,只得改口:\"如今六国复立,秦地日蹙,称帝已不合时宜。当立子婴为秦王,以安社稷。\"
群臣这才齐声附和:\"丞相圣明!\"
斋戒期间,子婴暗中召来二子与心腹韩谈:
\"赵高弑君,欲借我过渡,日后必除我而降楚!\"
韩谈低声道:\"赵高近日与刘邦使者密会,许诺献咸阳换王位。\"
子婴冷笑:\"既如此,斋戒期满之日,便是赵高死期!\"
第五日清晨,赵高携玉玺至斋宫,见子婴卧榻不起。
\"大王,吉时已到,请赴太庙告祭!\"
子婴虚弱抬手:\"朕忽染恶疾,劳丞相近前……\"
赵高不疑有诈,刚踏进宫门,两侧屏风轰然倒塌!韩谈率死士持刀扑出,寒光乱闪。
\"尔等安敢……啊!\"
赵高至死瞪大双眼,不敢相信竟被自己扶持的傀儡所杀。
如此,于秦国政坛呼风唤雨十余载的一代权臣赵高,惨死于子婴刀下,至死都未能明白事情缘何至此。
赵高既死,其家眷与亲信亦遭诛杀。
子婴登基为秦王,旋即整军经武,抵御刘邦之进攻。
然,子婴继位为时已晚,盖因刘邦一面遣使与武关守将议和,一面遣军偷袭武关,终得之。
子婴闻此噩耗,遂集兵力于蓝田一带截击刘邦,却为刘邦所败。
未几,刘邦便率军至灞上,遣人劝子婴投降。
群臣见大势已去,皆劝子婴降之,子婴无奈,只得素车白马,捧着玉玺出城投降。
彻底终结了这个曾经横扫六国的大秦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