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
作为中原王朝陆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城池,从嘉靖三年,大明因国力衰退和边防压力,关闭嘉峪关,放弃关西七卫,退守嘉峪关以东。
截至今日,敦煌已脱离明朝实际控制近百年,成为西域政权与蒙古部落的争夺之地。
在天启朝时,魏忠贤面对国内巨大的财政压力,曾命商队试图重开丝路,但在东林党等文官集团的操作下以失败告终。
现在的敦煌实际上沦为西域政权与蒙古部落的缓冲地带,经济文化凋零,丝路辉煌不再。
在原本的历史中,敦煌被称为‘被遗忘的边境’。
叮铃铃···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快来看看吧,江南上好的茶叶运来了!”
在敦煌破败的城墙根下,几个汉人摇晃着铜铃,大声呼喊着,售卖自己马车上的商品。
周围肉眼可见之处,叶尔羌汗国,周边蒙古部落,西域中亚地区,和藏族等不同国家或势力的商人在这里聚集,形成热闹的商市。
密集的人群在熙熙攘攘,这些身穿不同服饰的人在这里形成极为少见的安宁。
踏踏踏···
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的响起,伴随着阵阵风沙,很快出现在敦煌城外。
“所有人听着!我们是卫拉特和硕骑兵!奉固始大汗之命捉拿汉商!其余人速速闪开!”
这支率领数百人的骑兵军官大声呼喊后,周围喧闹的人群并没有产生骚乱,反而极有默契的向两侧躲避,让开道路。
于此同时,一个汉商从人群中上前。
“这位军爷,这是给您的孝敬。”
汉商说着,摸出一包银钱塞进军官的马鞍中,随后陪笑问道:“军爷,最近我们汉商可是哪里触怒了固始汗大人?若是有,您说话,我们改进。”
他叫杨合,是敦煌商市汉商联合会的会长,很擅长与周围的势力打交道,真实身份是甘肃镇总兵官杨嘉谟的族侄。
此时他面对的这种情况极为常见,敦煌周围的势力时常会有军队前来索要‘安市费’,不管哪国商人,只要拿钱就能保平安无事。
杨合心中认为这次还如往常那般,这支来自于和硕特部的骑兵是来找汉商收保护费的。
啪!
军官挥舞马鞭抽打在杨合身上。
“滚开!你们这些卑劣的汉人!不要用你们那些肮脏的银钱侮辱我和硕特部的大汗!
来人!将此人就地斩杀!其余汉商全部枭首,货物全部没收!”
军官大声说完后,他身后的数百骑兵快速行动起来。
杨合还没来得及反应,只感到一股巨力袭来,自己整个人直接被撞飞,随后失去意识。
不到半个时辰。
在敦煌商市的上千汉商惨遭屠戮,货物被劫掠。
猩红的鲜血伴随着血腥气弥漫整个商市。
周围熙攘的商贩和人群见状丝毫没有慌乱,只是淡然的站在原地看着。
在敦煌,汉商的地位最为低下,被屠杀劫掠时常发生,已经是见怪不怪的事。
随后,这名和硕特军官策马站在人群前继续呼喊。
“都听着!从现在开始,敦煌禁止汉商进入,各方遇见即可诛杀,汉商所属货物归其所有!”
军官说完后,带着麾下快速离去。
汉商被屠杀的一幕在瓜州,沙洲,玉门等多地上演。
整个嘉峪关外在数日时间里,展开了一场针对汉商的屠杀掠夺。
···
肃州。
甘肃总兵衙门。
大堂中。
“杨军门,陛下的意思是国内刚安定下来,外部的敌人试图逼国朝展开多线战场,消耗国力,甘肃镇眼下还需以防御为主。”
说话的是锦衣卫千户沈炼。
“沈老弟放心,谋一定谨记陛下的叮嘱,从崇祯二年开始,朝廷对甘肃镇下辖九十三座军堡的火器已经进行数次更新,甘肃镇上下四万三千六百二十七名将士绝对不会辜负陛下的期望。”
杨嘉谟有些沧桑脸上带着坚定之色。
“好,杨军门,我的任务已经完成,若是没有别的事,明日我们启程回京。”
沈炼说着,双手抱拳行礼。
“沈老弟,明日我送你离城。”
在目送沈炼离去后,杨嘉谟缓缓吐出一口浊气,眼中带着些许落寞和无奈。
没多久,一道身影匆匆走来。
“老杨,我已经带人清点过锦衣卫送来的物资,军需,粮草,饷银全都足额,没有一丝缺少!”
甘肃巡抚柴时华说话的声音满是激动,甚至连双手都有些发颤。
“呵呵,老木柴,你激动个啥?我早就说过,当今圣上不一样。”
杨嘉谟咧嘴笑着,出言打趣眼前的糙汉子一句。
“嘿嘿,我这不是高兴吗?从我当官至今,这是第一次看到朝廷足额送来钱粮物资,感觉像是在做梦一般!”
“草!看你那点出息!杨总督这些年派人给咱们送的物资也是足额,也没见你激动成这样。”
“嗨,老杨,你是武将,不懂官场里面的道道,以往杨总督给咱们送来物资,可以证明杨总督的治军之道;
这次不一样,给咱们运送物资的是内阁协调六部负责押运,锦衣卫虽说一同前来,但其职责是传达陛下旨意,对运输队伍没有丝毫干涉,在以往,别说粮饷,单军需物资能送来五分之一就不错了!
现在足额送达足以说明问题!”
柴时华呼吸急促的说着,眸子中满是亮色。
杨嘉谟凝神思索片刻后道:“嗯,说明陛下治国有方,肃清朝堂以往那些蝇营狗苟,大明重复国威有望。”
“哈哈!老杨,你一个武夫,也就能看到这儿了!我告诉你,这说明陛下推行的新政不但得民心,还深得官心!”
柴时华没有丝毫顾忌的张口回怼一句,二人对视一眼咧嘴笑起来。
“军门!关外出事了!”
在二人正说话时,甘肃镇副总兵马晃一身戎装的匆匆出现。
“军门!柴大人!五日前,和硕特部,永谢布部,叶尔羌阿克苏部联合在敦煌,瓜州,沙洲,玉门等地截杀汉商,我们在关外的商队全都遭受重创!”
“什么?!三部好端端的抽什么风?商队伤亡和损失如何?”柴时华脸色大变,出言询问。
“大人,五家商号出关的队伍都被截杀,人员损失九百多人,财货损失三万多两。”
“麻了个巴子!老杨!此仇必须得报!命朔漠队出关以血还血!”
柴时华扭头对杨嘉谟快速说着,眉头间带着怒意。
朔漠队并非甘肃镇的正规军,而是由杨嘉谟,柴时华,镇守太监柳绍宗三人牵头拉起的一支家丁性质的队伍,人员有三百人,平时以镖局的型式存在,擅长敌后侦察,斩首突袭,商路护卫等任务,是独立于甘肃镇官兵之外的一把尖刀,专门执行灰色任务。
“慢!”随着堂外响起一道喝声。
一个身材高瘦的汉子快速走来。
“柴大人,杨将军,可是忘了陛下旨意?甘肃镇眼下任务是专心防御,不可给敌人任何可乘之机!”
来人是甘肃镇守太监柳绍宗,是朱由检在信王府时的侍读太监,后在崇祯元年被调派甘肃。
“柳镇守,关外的鞑子好端端的抽风···”柴时华急声出言解释,被柳绍宗挥手打断。
“柴大人,咱家收到秘密情报,三部此举是陷阱!朔漠队一旦出关,很可能会遭受伏击!”
柳绍宗解释完后,从思索中回过神的杨嘉谟语气低沉的开口道:“看来三部是想动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