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清宁宫。
“废物!都是废物!”
黄台吉暴怒的低吼着,将手中的书信撕成碎片。
下方坐着的范文程见状一阵心惊肉跳。
片刻后,当黄台吉情绪安定下来后,他小心的询问道:“皇上,发生何事?”
“倭人的水师在琉球被明军水师全歼!”
黄台吉沉闷的说出一句。
范文程闻言眉头剧烈跳动数下。
“什么?倭人的水师可是足有三百艘,怎么会这么轻易被明军歼灭?
这···这也太离奇···”
“呵呵,这有何离奇,南洋的夷人联军都被明军击溃,更别说那些无脑倭人,原本孤也没指望他们能出多大力!”
黄台吉深呼一口气说着,情绪恢复淡然。
“皇上,夷人,倭人接连被明军击败,奴才的四方联合之策看来是行不通了,属下有罪,请皇上责罚。”
“呵呵,范先生言重,你我君臣当初决议实施此法便有过失败的预料,南洋,东洋,距离我们本就遥远,联络来往困难,失败也正常;
明国朝堂能察觉到,实施各个击破之策,此事怪不得你。”
“皇上,如今东,南两方战线皆败,奴才建议,不如停止接下来的计划。”
范文程犹豫片刻后还是开口劝谏,按照他的计划,从四个方向展开对大明的进攻,在怎么强大的国家,面对四面作战,也一定会出现纰漏,到时便可伺机给大明一击重击。
南洋夷人被明军彻底击败,海上粮线丝毫没有受到影响,东洋倭人刚出家门,就被一回合干死,连个浪花都没翻起来,这一切都远远超出他的预料。
黄台吉摇头道:“不行,外喀尔喀已经回信答应孤派大军南下助力,西北阿奇木已经用大代价联合固始汗,多罗土蛮,咱们的盟友都做好了进攻的准备,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呀!”
范文程听着黄台吉的话,皱眉思索后道:“皇上,根据我们数次和明军交战的情况来看,崇祯很重视火器使用,按照预估,明军火器装备占比可能达到五成或者六成,若是没有南洋,东洋牵制,开战后,战况可能对我们不利。”
“嗯,火器的威力孤清楚,所以孤给西北阿奇木三部也送去了不少火器支援;
我军火器营现在也装备上了燧发枪,真和明军打起来,鹿死谁手还尚未可知。”
黄台吉站在地图前背手说着,目光死死的盯着北京城。
在去年年底,潜伏在明国内部的人给自己送来了明军装备的燧发枪制造图纸和枪械成品。
经过工匠的研究后,成功将燧发枪仿制出,现在已经开始大量生产出来替换火铳。
“范先生,孤还可以告诉你,此战不但要打,而且还要提前打!”
黄台吉说着,语气中带着疯狂之意。
范文程闻言后,眼底带着不安。
“皇上,提前打?这风险是否有些高?”
他心中快速思索着,已经猜到黄台吉的心思。
黄台吉笑道:“呵呵,不论是外喀尔喀,西北蒙古诸部,还是我大清,但凡发起大战,一般会在下半年入冬,明人上下也有这种思维惯性,如果不按照传统的时间起战,孤倒想看看崇祯如何应对!”
···
青海湖畔。
一座极为华丽的蒙古包大帐内异常热闹。
“阿奇木,快喝!作为草原雄鹰,可不能被图鲁拜(固始汗蒙古名)比下去了!”
说话的是永谢布首领多罗土蛮,他面色发红的扯嗓子呼喊。
对面坐着的阿奇木和固始汗都端着来自大明的高度白酒往嘴里灌。
“哈哈,图鲁拜,我喝完了!黄台吉送来的火器,你的让我半成!”
阿奇木说着,把酒碗倒扣,向周围几人展示。
固始汗放下空酒碗,擦着嘴,打着酒嗝。
“算了,算了!愿赌服输,这明人的烈酒老子喝不惯,还得是马奶酒喝着痛快!”
“三位大汗都是好酒量!这种白酒,我作为汉人撑死也喝不到八两。”
一个身穿蒙古服饰的汉人迈步走近满脸笑意的恭维着。
“贾先生,你不是说最后一批火器在最近几日抵达吗?如何?”
“三位大汗,火器已经运到,刚才我已经检查过数量,正来请三位大汗去查阅。”
阿奇木听到这,眼中一亮。
“好!咱们去看看!”
说罢,三人起身站起。
营寨一侧的空地上。
数百士兵正在把马车上的一只只木箱搬下来。
“三位大汗请看,这些便是我大清国铸造的火炮,大清皇帝赐名,大将军炮,有效射程可达八里,是进攻明军军堡的利器!”
贾先生带着三人来到一辆马车前,大声介绍着一门通体漆黑的火炮。
“好!有此火器,老子倒要看看明军铸造的那些乌龟壳子还怎么挡住我草原勇士的铁骑!”
阿奇木咧嘴笑着,极为满意。
“贾先生,这大将军炮有几门?”固始汗在一旁开口询问。
“二十门,火药两万斤,还有石弹六百发。”
“不对吧?黄台吉可是在信中说的五十门,这可连一半都不够!”
多罗土蛮说着,脸色瞬间黑下来。
“三位大汗听我一言!”
贾先生见状赶忙开口。
“大将军炮铸造难度大,而且运输不方便,我大清皇帝决定用碗口炮代替,三位往前看。”
“这便是碗口炮,射程虽然比大将军炮少点,但威力也不同凡响;
此炮数量有八十门,足够弥补大将军炮数量的不足。”
三人见状,相互对视后,没再说什么。
“好!既然火器到齐,快速分发下去,三日后,按原计划攻明!”阿奇木说着,单手握拳伸出。
固始汗和多罗土蛮也伸出拳头回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