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踏出大政殿的门扉,刘禅稍稍停顿了一下,然后转头看向张正,语气沉稳地吩咐道:“你去传召皇长子,让他到勤政殿来见朕。”说罢,他便迈步走下台阶登上龙辇,缓缓离去。
与此同时,刘璿正心事重重地朝着殿外走去。他的步伐显得有些沉重,仿佛背负着千斤重担一般。他的神情异常失落,始终低着头,似乎不愿与任何人对视,更别提交谈了。
然而,就在他快要走出大殿时,前方突然出现了一个人影,挡住了他的去路。刘璿猛地抬起头,定睛一看,原来是张正。他连忙收敛心神,躬身施礼道:“阿翁,您找我有何事?”
张正一脸严肃地看着刘璿,缓声道:“陛下有旨,宣殿下到勤政殿觐见。”
刘璿闻言,心中不禁一紧,面露惊讶之色。他连忙应道:“儿臣遵命,这就前去。”说罢,他便紧跟在张正身后,一同朝着勤政殿走去。
不多时,二人便来到了勤政殿。此时的刘禅已经更换好了朝服,端坐在龙椅之上,开始批阅起堆积如山的奏书来。张正轻手轻脚地走到刘禅跟前,压低声音说道:“陛下,皇长子刘璿奉命前来觐见。”
刘禅闻言,缓缓抬起头,目光落在刘璿身上。只见刘璿面色苍白,神情慌张,显然状态不佳。刘禅见状,心中暗自叹息一声,随即将面前的那份奏书合上,然后站起身来,迈步走到了刘璿身前。
刘禅面带微笑地拍了拍刘璿的肩膀,然后轻轻地帮他整理了一下略显凌乱的衣服。他的目光温和而亲切,透露出一种父亲对儿子的关怀之情。
刘禅看着刘璿,嘴角上扬,露出一丝淡淡的笑容,轻声问道:“璿儿啊,你对朕今天早朝上的安排有什么看法吗?”
刘璿抬起头,与刘禅的目光交汇。他的眼神有些复杂,似乎有话想说,但又欲言又止。过了一会儿,他终于开口回答道:“儿臣对父皇的决定没有任何异议。”
刘禅凝视着刘璿,似乎想要从他的表情中看出一些端倪。他的笑容并没有消失,反而更加温和地说道:“哦?真的没有什么想法吗?”
刘璿沉默了片刻,然后低下头,避开了刘禅的视线。他的嘴唇微微动了动,似乎想要说些什么,但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
刘禅见状,并没有继续追问,而是转身走到殿门口,静静地凝视着外面的景色。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朕今天的安排,其实你应该已经很清楚了。你并不是朕心目中的太子人选,对于这一点,你难道真的没有一点想法吗?”
刘璿虽然心里早就知道自己已经被父亲排除在太子人选之外,但当他亲耳听到刘禅如此直接地说出来时,心中还是不禁一阵刺痛。然而,他强忍着泪水,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静:“儿臣相信以父皇的英明,任何决策都是正确的。儿臣自知才疏学浅,确实不适合担任太子一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