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微微前倾身体,目光如月光般清澈而坦诚。“我向来说话算数!当初对你许下的承诺绝不会改变。这只是时间问题,待到时机成熟,一切都会兑现。我需要的,只是一点时间和彼此更深的了解。”
灰狼听罢,紧绷的肩膀瞬间松弛下来,一直屏住的那口气这才重重地、带着颤音地舒了出来。仿佛一块压在胸口的巨石被移开,那股冰冷的紧张感迅速消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信任和理解的热流。
他用力点了点头,想说什么,喉咙却有些哽咽,最终只是沉声回道:“我明白,大人。我等得起,也信得过您。”
…………
第二日,天光尚未大亮,淡淡的晨雾如同轻柔的纱幔,慵懒地缠绕在湖泊地的水面和林梢之间。
位于营地中央的湖泊像一块巨大的、未经打磨的绿宝石,静静地躺在群山的怀抱中,倒映着天际那抹将明未明的鱼肚白。两侧山谷的密林经过夜露的洗涤,青翠欲滴,林中传来画眉和黄莺清脆悦耳的鸣啭,交织成一支生机勃勃的晨曲。
然而,这片宁静很快便被蓬勃的人气所打破。随着拔营的命令下达后,湖泊地开始慢慢热闹起来~
数千大军此刻已然苏醒,开始了今日返回山谷的最后准备。各色行军帐篷被士兵们熟练地迅速拆除、折叠,发出噗噗的声响。他们手脚麻利地将个人行囊捆扎结实,相互协作着将辎重物资抬上马车,车夫们大声吆喝着,将驮马套上辕杆,整个营地如同一架精密仪器开始高效运转。
尽管忙碌,但每一个士兵脸上都看不到丝毫疲惫与厌烦,反而洋溢着发自内心的、轻松愉快的笑容。他们干得格外卖力,动作迅捷而充满干劲,彼此间大声地开着玩笑,言语中充满了对即将回到威尔斯城、见到家人的热切期盼。
“……快点儿,卡尔!你这慢吞吞的样子,是想留在这儿跟水鸟做伴吗?”湖泊边缘,一个五大三粗的家伙催促着一旁的同伴,一边熟练地捆扎自己的被褥。
叫卡尔的士兵听罢放声大笑,回应道:“我敢打赌,我妻子今天一定烤好了面包在门口等着我呢!”
“你小子,一天到晚嘴里都念叨着你妻子,等我回去了找个河间地的媒婆也给我说门亲事~”
整个营地都弥漫着一种归心似箭的兴奋与躁动,连清晨微凉的空气似乎都被这股热情烘暖。
家,就在不远的前方。
…………
湖岸西侧专门划出的空地上,赫然停放着上百辆马车,车厢被沉重的货物压得车轴微微下沉,篷布下覆盖着的,悉数是威尔斯军团此次南征获得的丰厚战获——金币、银器、伦巴第的特产货物以及各类珍贵的物资。
马车外围,负责看守的士兵们手持长矛,神情警惕地注视着周围的一切,牢牢守护着这些象征着胜利的财货。
湖岸边不远处,辎重部部长斯宾塞正蹲在浅水处,捧起清凉的湖水,用力地洗了把脸,试图驱散最后一丝睡意。
他抹了一把湿漉漉的脸,用袖子胡乱擦拭了一番,水珠顺着他略显红润的脸颊滚落。他甚至来不及整理衣袍,便急忙转身,朝着那些正在车夫吆喝声中缓缓调转缰绳、准备出发的马车小队小跑过去,一边跑一边高声确认着各个分队的情况。
因为辎重部管理的杂物最多,任务最繁重,所以他们也是全军团起得最早的。此刻,上百架马车早已井然有序地排列好,结实的篷布盖得严严实实,捆绑货物的绳索也都经过了反复检查确保牢固。
整个辎重车队已然整装待发,只等中军一声令下,这支满载着军团财富的队伍就会再次踏上北归的商道,向着最终的目的地——威尔斯城前进。
斯宾塞快步走到车队中间,目光扫过几位早已等候在此的副手,声音清晰而简短地询问道:“各小队都仔细检查过了吗?有没有疏漏?”
几位副手显然深知这位部长的严谨作风,纷纷挺直腰板,毫不犹豫地点头应答:
“斯宾塞大人,都查过了,没问题!”
“我这边也是,捆扎得很牢固。”
“随时可以出发!”
尽管得到了肯定的答复,斯宾塞脸上却不见丝毫放松。他没有多言,而是直接走到最近的几辆马车旁,俯身弯腰,几乎将头低到与车轮平行的高度,眯着眼睛仔细查看着沉重的车轴与车轮的连接处,看是否有不正常的磨损或裂纹。
接着,他又伸手用力拉扯了几下捆绑货物的粗麻绳,感受着绳结的紧实程度,仿佛要亲自确认每一道保险都万无一失。他深知这些满载的马车一旦在行军途中出现问题,不仅会耽误大军前进的步伐,更可能引发混乱。
直起身后,他拍了拍手上的灰尘,目光再次扫过几位副手,语气严肃地再次叮嘱,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
“都给我打起精神,路上务必时刻注意马车的状况,尤其是车轴和绳索。车上拉的东西重,任何一点马虎都可能酿成大祸。记住了,安稳送到威尔斯城,才算真正完成任务!”
“明白!”副手们齐声应道,随即便分散开来,奔向各自负责的车队,进行出发前最后的准备。
斯宾塞则站在原地,双手叉腰,如同一位即将远行的商队头领,审视着这支由自己负责的队伍,确保一切就绪。
东岸,亚特站在湖畔,清晨的阳光已驱散薄雾,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他
这位大军统帅目光沉静地扫视了一圈河岸两侧已然整装待发的数千士兵和忙碌的杂役,整个营地如同一头苏醒的巨兽。他扭头看向身旁的安格斯,简短地问道:“军士长,都准备就绪了吗?”
安格斯声音洪亮地回应道:“大人,全军准备完毕,随时可以出发!”
亚特微微颔首,随即下令:“出发!”
命令一下,侍立一旁的数名传令兵立刻矫健地翻身上马,如同离弦之箭般朝着后方疾驰而去,口中高声传达着拔营出发的指令,声音在峡谷中回荡。
不一会儿,庞大的队伍如同缓缓启动的洪流,开始沿着商道向北移动。而在道路两侧,湖泊地的领民们早已聚集起来,为他们送行。
场面比昨日迎接时更为热烈。妇人们挎着篮子,不由分说地将还带着体温的鸡蛋、各色水果、新鲜烤好的面包和珍藏的肉干,拼命塞到经过的士兵手里。
许多半大的孩子兴奋地跟在队伍旁边小跑,模仿着士兵走路的姿势,眼中充满了崇拜。一些老人拄着拐杖,站在坡地上,不断挥着手,高声喊着鼓励和祝福的话。
整个送行的队伍伴随着大军向前移动,形成了一条热情涌动的人河,包裹着行军的铁流。
士兵们一边保持着队形,一边感动地接过馈赠,不断向两侧的民们点头致意。这浓浓的鱼水之情,为这支凯旋之师的归途,画上了一个无比温暖的句点。
随后,亚特与安格斯、罗恩等一众高阶军官也利落地翻身上马。侍卫队立刻呈扇形散开,严密地簇拥在亚特周围,队伍开始随着前方的人流缓缓前行。
马蹄踏在松软的泥土路上,发出沉闷而规律的声响。
在队伍的最后方,还有许多从北边其他村落、甚至是更远地方闻讯赶来的领民,他们并未停留在这里,而是跟在了士兵队伍的末尾,扶老携幼,带着简单的行囊,一同踏上了返回位于山谷北边的家园的道路。
这支由士兵和民众共同组成的、浩浩荡荡的队伍,仿佛一条融合了钢铁与温情的河流,沿着古老的商道,向着山谷腹地,向着他们共同的家园,坚定地流淌而去……
…………
沿途,不断有居住在商道两侧那些新开辟出来的村落里的领民,听闻大军凯旋的消息,早早便守候在路旁。
他们捧着自家酿造的麦酒、新烤的面包和煮熟的鸡蛋,热情地迎上前去,将这些质朴却充满心意的食物和酒水,硬塞到经过的归乡士兵手中,用最直接的方式款待这些为他们带来安宁的勇士。
放眼望去,许多曾经荒芜、灌木丛生的山坡,如今已被开垦成层层叠叠的梯田,大片大片绿油油的麦苗在初夏的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无声地鞠躬,欢迎着这些守护家园的士兵们归来。
在那些地势较高、向阳避风的坡地上,一座座用原木和石块新建的房舍错落有致地矗立着,取代了往日的寂寥。许多屋顶正升起缕缕炊烟,带着柴火与食物的温暖气息,袅袅地融入暮色之中。
这安宁而充满生活气息的景象,让这条曾经人烟稀少的偏僻山谷,处处焕发着蓬勃的生机与希望。
因为拓宽夯实的商道平坦易行,再加上即将见到家中亲人的迫切心情驱使着每一个人,队伍的行进速度比平日要快上几分。
下午时分,当西斜的太阳将温暖的金光洒向大地时,这支满载着战利品与荣耀的胜利之师,终于抵达了此次漫长归途的最终目的地——巍然矗立在谷间地中央的威尔斯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