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篷船靠岸时,项王公园的朱红牌坊已在晨光里显出身形,牌坊上 “项王公园” 四字是隶书,字脚还沾着昨夜的雨痕,两侧石柱刻着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正是项羽流传千年的《垓下歌》。苏箬引着众人拾级而上,脚下的青石板被岁月磨得发亮,道旁的古柏枝桠遒劲,树龄碑上刻着 “宋柏” 二字,树皮上还缠着百姓祈福的红绸。
“这园子里的路都是按当年楚军屯兵的营垒格局修的。” 苏箬指着左侧的岔路:“前面那片开阔地叫‘点将台’,传说是项羽当年操练士兵的地方,现在还能看到夯土的痕迹;右边那口‘胭脂井’,传说是虞姬当年梳妆取水的地方,井水到现在还是清的。”
“苏姑娘说得细,不过还有件事没提。” 一旁的沈砚堂忽然开口,他往前站了半步,指尖指向古柏后方的青砖小楼:“那是项王博物馆的陈列楼,去年我们刚从民间征集到一块楚营残碑,上面‘兵甲备’三个字还带着当年的刀刻痕,跟点将台的夯土层能对上年代。” 这话一出口,众人都愣了,谁也没料到这位沈家二公子竟对公园如此熟悉。沈敬之笑着补充:“砚堂是这项王公园和博物馆的园长,打小就泡在这儿,比谁都清楚这些老物件的来历。”
一行人先到点将台,台基高三丈,用青条石垒砌,台上立着一尊青铜项羽像,高约五米,项羽身披铠甲,左手按剑,右手前指,衣袂被风吹得翻卷,眼底透着凛然之气。程千言走到雕像下,仰头望着:“湖州百姓敬项王,每年清明都有人来给雕像献花,连小孩子都知道‘项籍公保湖州’的老话。”
沈敬之也凑过来,语气比之前缓和了些:“说起来我小时候常来这台上演戏,扮项王的小兵,我爹总说,做人得有项王的硬气,不能软骨头。” 他这话像是在回应陈珏之前的诗,又像是在找补双方的关系。
沈砚堂则绕着雕像走了一圈,手指轻轻拂过雕像的铠甲纹路,忽然开口:“我们博物馆做过测算,这雕像的铠甲形制,跟出土的楚墓甲片一模一样,项王当年在湖州招兵时,穿的就是这种‘札甲’。” 话里话外满是对文物的珍视,眼神扫过陈珏时,却带着点不易察觉的紧绷,方才陈珏说项羽 “不读书”,他心里本就不痛快,作为博物馆馆长,陈珏的话无疑是在质疑他这半辈子钻研的方向,从英雄贬成了莽夫。
陈珏围着雕像走了一圈,轻轻拂过台基上的刻字,是历代文人题的诗,有赞 “霸王风骨” 的,也有叹 “乌江遗憾” 的。弹幕里的镜头跟着扫过这些刻字,评论又热闹起来:
【!!!这雕像也太霸气了!“力拔山兮” 的感觉出来了!】
【点将台!我去年来还在这拍过照!】
【沈老这话是服软了吧?之前还僵着,现在提小时候的事,想缓和关系呢!】
【陈先生在看刻字!是不是又要写诗了?蹲一个!】
【之前说陈先生不尊重项羽的,看看这刻字!多少文人都评过项羽,陈先生怎么就不能评了?】
【有一说一,也不是不能评价,只能说陈先生看待问题的角度,实在是与众不同】
接着进项王祠,祠内三间正殿,正中神龛里供着项羽木雕像,头戴王冠,身穿蟒袍,案上摆着百姓献的水果和米酒,两侧立柱挂着楹联。殿侧的展柜里陈列着仿制的楚军兵器,青铜戈、铁剑、皮甲,还有出土的汉砖,砖上刻着 “楚营” 二字。
苏箬指着展柜:“这些兵器都是按博物馆的真品仿制的,当年项羽在湖州招兵,打造了不少这样的戈,现在湖州博物馆还藏着一件真品呢。”
陈珏走到神龛旁,望着项羽雕像,久久沉默不语,百感交集。
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最终不免落得一个四面楚歌的结局,某种程度上来讲又与自己如今的境地何其相似。
天民学派纵横大华,无人能敌,但是那些隐藏在暗处的世家势力,将自己给紧紧围困,就等自己一旦露出疲态,便会一拥而上,将整个学派挫骨扬灰。
项羽还有一个江东,自己又哪里有江东这个退路呢?
背在身后的手轻轻一伸,熟悉的玉兰蕊狼毫混金笔便落在手中,嘴角露出一丝笑容,一旁的李逸雅早已将随身携带的澄心堂笺扑倒几案上。
就在众人还在疑惑之际,轻蘸浓墨,一挥而就。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活着就要当人中的俊杰,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
笔落时,殿内瞬间安静下来。程千言急凑过来看,先是一愣,随即抚掌:“好一个‘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才是对项王最好的评说,之前学统说他‘不读书’,是憾其谋略;现在这两句,是敬其气节!一憾一敬,才是真懂项王啊!”
沈敬之站在一旁,看着诗稿,脸色渐渐舒展:“‘至今思项羽’,可不是嘛!湖州百姓年年敬他,敬的就是这份‘不肯过江东’的硬气!学统这首诗,比殿里的楹联还贴切!” 他这话算是彻底放下了之前的芥蒂,语气里满是认同,同时心中感慨,与陈珏相比,自己可不就像是不读书一样的庸才,想到这里不免一阵泄气。
自己读了一辈子书,常自称饱学之士,却没想到,不过是坐井观天罢了。
与这种文曲相比,自己可能就是大一点的白丁罢了。
弹幕瞬间被这首诗刷屏,之前的争议几乎消失:
【!!!这首诗绝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听得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之前骂陈先生的出来!这叫不尊重项羽?这是把项羽的气节写透了!】
【原来陈先生之前说 “不读书” 是恨铁不成钢!现在这首诗才是他对项羽的真正态度!】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我爷爷要是在,肯定会把这首诗抄下来贴墙上!】
【这才是文人风骨!不盲目捧,不刻意贬,既说遗憾,又敬气节!】
【项王祠有了这首诗,以后肯定更火了!求刻碑!】
【程太守和沈老都服了!陈先生这诗一写,之前的僵气氛全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