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苗一天一个样,很快从鹅黄变为翠绿,密密麻麻地铺满了田野。接下来最重要的农活就是锄地了。抡起锄头,除掉麦垄间的杂草,同时松土保墒,促进麦苗根系生长。
这活儿技术含量不高,但极其耗费体力。壮劳力们一人把着几垄地,挥动着锄头,一步一步往前挪。妇女和半大孩子们则跟在后面,用手拔掉锄头够不到的、紧挨着麦苗的杂草。
伊拉也混在妇女孩子的队伍里,蹲在田垄间,小心翼翼地拔着草。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的汁液味,很好闻。阳光晒得后背暖洋洋的,但长时间弯腰很快就让人腰酸背痛。
她一边机械地拔草,一边观察着大人们的劳作。她发现,锄地也是有讲究的。老把式锄地,深浅均匀,杂草除得干净,土坷垃敲得细碎;而有些毛躁的年轻人,则深一锄浅一锄,有时甚至会伤到麦苗的根。
“系统,记录当前田间管理活动:人工锄草。分析其优缺点及可优化方向。”她在心里默默下令。这几乎成了她的习惯,看到任何事都会下意识地进行分析。
【记录完毕。人工锄草优点:针对性强,不易伤苗(熟练工),同时完成松土。缺点: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除草效果依赖个人技术和责任心,难以彻底清除根系深的杂草。可优化方向:研发简易除草工具(如小耙子、特定角度锄头)、探索生物防治或物理防治(如地膜覆盖——当前条件不具备)、合理轮作减少杂草滋生……】
系统的分析一如既往的客观全面。伊拉的目光落在那些被锄头带出来的、根系发达的茅草、蓟菜上。这些顽固的家伙,光靠手拔很难除净,过几天又会冒出来。
要是有什么药水能只毒死杂草,不伤麦苗就好了……这个念头一闪而过,随即被她自己否定了。除草剂?那太遥远了,而且以现在的条件,根本无法实现,也容易带来不可预知的风险。
那么,工具呢?她观察着人们手里的锄头。样式都很统一,就是最常见的板锄,刃口平直,适合大面积翻地刨坑,但对于精细的垄间除草,似乎并不是最有效率的。
她想起前世在工厂里见过的各种奇形怪状的工具。或许……可以设计一种更轻便、刃口更窄、带点弧度的小锄头或者除草耙,专门用于垄间作业?这样妇女和孩子也能更省力地清除根部的杂草?
这个想法让她有点兴奋。她悄悄捡起一根硬树枝,在松软的田埂上画了起来。一个带弯钩的窄刃小锄头?一个像小耙子一样有多根细齿的工具?
“拉拉,干啥呢?不赶紧拔草,画啥画?”旁边一个婶子看到她对着地面比划,好奇地问。
伊拉赶紧用脚抹掉痕迹,不好意思地说:“没……没啥,瞎画着玩。”她知道,现在提出改良农具,还为时过早,她没有任何依据,只会被当成孩子的异想天开。
但她把这个想法默默记在了心里。就像之前的选种实验一样,先观察,积累,等待合适的时机。
休息的时候,社员们三三两两坐在田埂上喝水啃干粮。话题自然离不开地里的活和庄稼的长势。
“今年这草长得可真旺!咋锄都锄不尽!”
“可不是嘛,下了几场雨,这草蹭蹭往外冒!”
“咱这老锄头,刨硬地行,对付这草窝子,还真不得劲!”
听着大人们的抱怨,伊拉更加确信,除草工具确实有改进的空间。但她依旧沉默着,只是竖起耳朵仔细听。
这时,记分员老孙头溜达过来查看进度。他看到伊拉,像是想起了什么,凑过来笑眯眯地低声问:“拉拉丫头,那天算工分,你咋那么快就知道是四十八的?跟孙爷爷说说,有啥窍门没?”
伊拉心里一紧,来了!老孙头果然还没忘!她赶紧低下头,用早就想好的说辞,小声回答:“俺……俺是听赵叔自己喊的四八四十八……就记住了……俺不会算……”
老孙头眯着眼看着她,似乎在判断这话的真假。他活了大半辈子,见过聪明的孩子,但总觉得这丫头有点不一样。不过看她那副怯生生的样子,也不像撒谎,或许真是记性好?
“哦……记性好啊……记性好也好……”老孙头没再追问,背着手又溜达走了。
伊拉暗暗松了口气。看来以后在计算方面要更加小心,绝对不能显露出任何心算能力。
下午的活儿依旧繁重。伊拉的小手被草叶划出了几道细小的口子,腰也酸得直不起来。但她坚持着,没有偷懒。她想知道,最原始的农业劳动究竟是什么样的,会遇到哪些具体的困难。只有亲身经历过,她那些来自系统和未来的知识,才能真正“接地气”。
收工的路上,夕阳把人的影子拉得很长。伊拉拖着疲惫的步伐,看着走在前面的社员们,他们扛着锄头,说着粗俗的笑话,抱怨着劳累,却也带着对收获的期盼。
这就是最真实的农村,最真实的劳动者。
她忽然有些理解,为什么那些看似“先进”的技术推广起来会那么难。因为任何改变,都必须建立在充分理解现状和尊重现有条件的基础上。空有理论,脱离实际,只会寸步难行。
她的“小药册”能成功,是因为用的都是本地易得的药材和简单方法。
她的积肥建议能被采纳,是因为操作简单,成本低廉。
那么,未来的农具改良或者其他农业技术,也必须遵循这个原则——简单、实用、低成本、易推广。
【通过亲身劳动,深刻理解农业生产现状与劳动者需求,理论与实践结合度提升。奖励积分+25点。】
【宿主当前积分:1473点。】
拖着灌了铅似的双腿回到家,伊拉第一件事还是去看她那几盆宝贝麦苗。让她惊喜的是,那盆浇了稀释“肥水”的麦苗,似乎真的比另外两盆看起来更绿、更壮实一些!
虽然差异还很微小,但这无疑是一个振奋人心的信号!
她小心地测量了高度,记录了叶片数,在本子上画下标记。
身体是疲惫的,但她的内心却充满了力量。
田间地头的汗水,让她离这片土地更近,也让她的知识,有了更深厚的扎根的土壤。
她知道,那把更高效的除草锄,或许现在还只存在于她的想象和田埂的涂鸦中。
但她相信,只要不断观察,不断思考,不断尝试,总有一天,想象会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