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传勇被警方带走的画面,通过媒体镜头传遍了全网,为这场持续数日的舆论风暴画上了一个极具冲击力的休止符。讯舟科技内部,曾经依附于秦传勇的派系人人自危,原本喧嚣的办公区变得异常安静。林青团队赢得了短暂的宁静,苏芮在医院情况稳定,一切都似乎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李一舟在高层会议上正式宣布,由林青全面负责公司的内容生态建设,统筹所有内容条线。任命下达时,会议室里响起了掌声,但林青敏锐地察觉到,这掌声并非全然热烈,其中夹杂着不少审视、观望,甚至是一丝不易察觉的抵触。
他明白,扳倒一个秦传勇,如同割掉了一个显眼的毒瘤,但毒素是否已经清除干净?滋生毒瘤的土壤是否依然存在?
答案很快浮出水面。
秦传勇留下的权力真空和其经营多年的mcN势力,并未随着他的倒台而烟消云散。一个名叫周慕云的女人,迅速走到了台前。她是秦传勇团队的副总监,平时作风低调,不像秦传勇那样张扬,但手段更为精明细密,深谙公司内部的人情世故和利益链条。在秦传勇出事后的短短几天内,她就以“稳定军心”、“保障业务延续”为名,悄然整合了秦传勇团队的残余力量,并拉拢了一批与秦传勇有深度合作的mcN机构和头部内容创作者。
这天,林青正在审阅新的内容品控标准和创作者激励方案初稿,小孙面色凝重地敲门进来。
“林哥,有些情况。”小孙压低声音,“最近公司内部,尤其是在几个偏向娱乐化和商业化的内容团队里,流传着一些对您不太有利的论调。”
“说。”林青放下笔,抬起头。
“主要是周慕云那边传出来的。”小孙说道,“她在几个非正式的饭局和小圈子里说,您提出的‘内容价值导向’和‘严格品控’固然正确,但过于理想化。她说平台现在需要的是稳定和现金流,您那套‘慢工出细活’的模式,会严重拖累平台的商业化进程,吓跑广告主和创作者,最终‘拖垮平台’。”
林青眼神微冷。周慕云这一手很高明,她没有直接攻击林青个人,而是将矛盾引向了“理想”与“现实”、“价值”与“利益”的对立,这很容易煽动那些唯KpI论、习惯了快钱模式的既得利益者。
“还有呢?”
“她还私下接触了好几个原本与我们‘民生微光’计划有合作意向的头部生活类主播,”小孙补充道,“据说开出了比我们优厚得多的流量扶持和分成条件,但要求他们转向制作更多‘轻松娱乐’、‘商业种草’类的内容。有几个主播已经动摇了。”
林青靠在椅背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他意识到,周慕云代表的,是秦传勇倒下后,那股更深层、更顽固的保守既得利益力量。他们并非不认同“好内容”的价值,但他们更恐惧改变带来的不确定性,更舍不得放弃那条已经被验证的、来钱快的“流量捷径”。清除秦传勇个人容易,但要改变这套运行已久的逻辑和依附于其上的利益集团,才是真正的硬仗。
“系统,”他在心中默念,“调取周慕云及其关联mcN机构、核心主播的近期动态数据,分析其资源调动情况和潜在联盟意图。”
【指令收到。数据采集中……】
【分析显示:周慕云在过去72小时内,与“炫色”、“乐享”等三家大型mcN机构负责人会面频率显着增加。其控制的资源池正在向一批以“颜值”、“搞笑”、“快速变现”为标签的头部主播倾斜。】
【潜在风险:该联盟若形成,可能占据平台相当比例的流量入口和商业收入,对您推行的内容生态改革形成实质性掣肘,甚至可能架空部分管理权限。】
果然如此。周慕云正在试图建立一个“去林青化”的内容小王国,用短期利益捆绑一批创作者,与他的改革方针分庭抗礼。
就在这时,林青的邮箱收到了一封邮件,发件人赫然是周慕云。邮件标题是《关于近期内容生态调整的几点担忧与建议》,语气看似谦恭、为公司着想,但字里行间都在强调“稳定压倒一切”、“商业回报是生存基础”,并隐晦地指出“过于激进的价值导向可能引发创作者流失和业绩震荡”。
这是一封战书,也是一次试探。
林青没有立刻回复。他走到窗边,看着楼下川流不息的车流。扳倒秦传勇的胜利喜悦早已沉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为深沉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他知道,与周慕云及其代表的这股势力博弈,需要更缜密的策略、更包容的智慧,以及更能证明“价值导向”同样能带来商业成功的案例。
他转身,对等待指示的小孙说:“通知下去,原定明天召开的‘内容生态升级研讨会’照常举行。另外,把我们准备好的那份《‘价值内容’商业化路径探索白皮书》最终版,发给全体总监级以上人员。”
“明白!”小孙感受到林青语气中的坚定,立刻应道。
风暴从未真正停止,只是换了一种形式。旧的对手倒下,新的对立面已然形成。林青深知,这场关乎平台灵魂与未来的改革,此刻才真正进入深水区。而周慕云,这个比秦传勇更懂得隐藏和运作的对手,正在暗处,悄无声息地编织着新的罗网。她秘密接触头部主播的行动,仅仅是这场新战役的第一个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