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好友验证后,林青没有急于主动联系。他深知,在这种时候,保持耐心和让对方感受到主动权同样重要。果然,不到半小时,那个属于王磊的账号就发来了一条消息,语气带着一丝急切和试探:
“林总监,冒昧打扰。我知道您现在可能不相信我,但秦传勇做的事,远不止‘速焙’这一件。他把我推出来顶罪,我不能就这么认了。”
林青回复得很谨慎:“王先生,对于你的处境我表示理解。但空口无凭。”
“我有证据!”王磊立刻回道,“一些他绕过公司财务,通过私人账户收受合作方‘额外服务费’的记录截图;还有几次重大舆论事件中,他亲自下令让我们利用系统制造对立、引导网暴的内部聊天记录;甚至……包括他要求技术小组秘密调整算法权重,给自己团队内容违规刷量的指令存档。”
林青看着屏幕上跳出的这几行字,瞳孔微缩。如果王磊所言非虚,这些证据足以将秦传勇彻底打入谷底,这已经不仅仅是商业竞争失德,更是涉嫌严重违法违规!
他立刻命令系统:“全力分析王磊此人的行为历史、心理状态以及与秦传勇的利益关联,评估其提供证据的真实性及反水的动机。”
系统迅速运转,调取了王磊在公司的公开信息、过往项目参与记录,甚至通过合法渠道能获取到的部分社交动态进行分析。
【分析完成:王磊,入职讯舟科技4年,原为秦传勇团队核心运营,深度参与多个重要项目。性格分析:功利心强,但重视团队认可与个人利益保障。】
【动机评估:此次被当作弃子,使其产生强烈‘背叛感’与‘生存危机’。其提供证据动机符合‘报复’与‘寻求新庇护所’心理模型,真实性概率高达92.7%。】
【风险提示:需警惕其证据可能存在部分缺失或刻意保留,以作为后续谈判筹码。同时,接触过程需严格保密,防止秦传勇狗急跳墙。】
有了系统的评估,林青心中稍定。他回复王磊:“我需要看到部分可信的证据样本。另外,你希望得到什么?”
王磊很快发来了几张经过模糊处理但关键信息可见的截图——一张是某品牌方负责人与秦传勇的聊天记录,提及一笔“额外感谢费”已转入其指定账户;另一张是内部工作群的聊天记录,秦传勇明确指示“把水搅浑,重点攻击那个带头投诉的用户,给他贴上网红的标签”。
“我的要求不高,”王磊接着发来消息,“第一,我希望林总监能在我需要的时候,为我证明,在‘速焙’事件中我并非主要决策者,是受命行事。第二,如果……如果秦传勇倒台,我希望有机会能加入您的团队,或者,至少能得到一个公平的内部调岗机会。”
他的要求并不过分,甚至可以说是走投无路下的自保之举。林青心中了然,同时也为这个曾经也算能力出众的同行感到一丝惋惜。在秦传勇那种不择手段、利益至上的环境下,最终落得如此下场。
“可以。”林青回复,“但我需要所有原始、未经过处理的证据副本。另外,在我们采取行动前,你必须严格保密,不能向任何人透露我们的联系。”
“我明白!谢谢林总监!”王磊似乎松了一口气,立刻答应下来。
双方约定在第二天晚上,于一个远离公司、私密性极高的咖啡馆包厢见面。见面过程很顺利,王磊显得十分紧张,但准备充分。他将一个加密的移动硬盘交给了林青,里面不仅包含了他之前提到的所有证据,还有更多令人触目惊心的内容:
秦传勇与多个品牌方私下的利益输送记录;
操纵舆论、攻击竞争对手甚至无辜个人的详细指令和执行报告;
其“流量引爆系统”后台部分非公开数据,清晰显示着如何通过算法人为制造热点、压制异见;
甚至包括一些他利用系统漏洞,恶意刷高自己团队数据、打压林青团队内容的操作日志。
证据链相当完整,真实性极高。
带着这些沉甸甸的证据回到书房,林青独自一人仔细查阅着。愤怒之余,他更多的是感到一种沉重。秦传勇和他的系统,已经彻底滑向了为了流量和利益不择手段的深渊,其行为不仅破坏了公平竞争,更在不断地毒化着网络舆论环境。
团队成员得知林青拿到了关键证据,都摩拳擦掌,兴奋地建议立刻上报公司管理层,或者直接公之于众,彻底将秦传勇打垮。
然而,林青在深思熟虑后,却摇了摇头。
“这些证据,是我们的王牌,但还不是打出去的最佳时机。”他冷静地分析道,“首先,秦传勇在公司内部经营多年,关系盘根错节,仅凭这些,他很可能还能找到狡辩或脱身的余地,最多是离职,但难以受到应有的法律惩处。其次,他的那个‘流量系统’背后是否还有更深的利益链条?我们还不清楚。贸然行动,可能会打草惊蛇。”
他的眼神锐利而深邃,仿佛已经看到了更远的棋局:“我们要等。等一个能将这些证据威力发挥到最大的机会,一个能将他和他背后那套扭曲逻辑连根拔起的机会。要么不动,要动,就必须一击毙命,让他再无翻身之日!”
他将移动硬盘小心翼翼地加密保存好,如同收藏着一柄即将出鞘、斩妖除魔的利剑。
王磊的反水,标志着秦传勇阵营从内部开始了不可逆转的瓦解。多行不义必自毙,这句话,正在秦传勇身上一步步应验。而林青,则如同最有耐心的猎手,在暗处静静地等待着,给予猎物致命一击的最佳时机。他知道,最终的决战,已经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