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测评”视频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涟漪迅速演变成席卷全网的滔天巨浪。“速焙”空气炸锅安全门事件持续发酵,不仅冲上了各大社交平台的热搜榜首,更是引发了主流媒体的跟进报道和质询。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介入,市场监管部门宣布启动调查。曾经风光无限的“速焙”品牌,股价连续暴跌,风雨飘摇,面临着创立以来最严峻的生存危机。
这股风暴不可避免地席卷到了讯舟科技内部。当初力主签约、并动用资源压制负面舆论的秦传勇团队,瞬间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公司内网论坛、甚至高管群里,都开始出现质疑的声音:为何无视用户风险?为何滥用权限?商业合作的红线到底在哪里?
林青团队办公区内,气氛则是拨云见日般的明朗。大家看着后台那依旧在疯狂传播的测评视频数据,以及网络上对团队勇气和专业性的一片赞誉,心中充满了正义得以伸张的快慰。他们没有庆功,而是更加沉着地整理着后续材料,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
“林哥,这次秦传勇怕是难逃一劫了。”小孙看着内部通讯群里各种隐晦的讨论,低声说道。
林青神色平静,并未感到多少喜悦,反而带着一丝审视:“以我对他的了解,他不会坐以待毙。等着看吧,他一定会想办法脱身。”
果然,就在舆论压力达到顶峰,公司内部要求问责的声音越来越大的第二天上午,秦传勇行动了。
他没有选择沉默或辩解,而是极其迅速地在公司内网及团队内部,发布了一份措辞严厉、姿态鲜明的声明。声明中,他首先“痛心疾首”地表示,对“速焙”品牌出现如此严重的产品质量问题感到“震惊与愤怒”,并“坚决支持”用户维权和相关部门调查。
紧接着,话锋一转,他将矛头直指内部管理:“在此次与‘速焙’品牌的合作中,经初步内部核查,发现团队个别成员,在明知平台用户已反馈相关产品风险的情况下,未能及时、准确向上汇报,反而为了片面追求项目业绩,采取了不当的信息处理方式,严重违背了公司‘用户第一’的核心价值观和职业操守!”
声明最后,他宣布了“沉重而必要”的决定:“对此事件中负有直接管理责任、审核不严的项目副组长王磊,予以立即停职处理,并移交公司监察部门进一步调查!本人作为团队负责人,监管不力,难辞其咎,已向管理层提交深刻检讨,并自愿扣罚本季度全部绩效奖金!”
这份声明,如同一场精心策划的“断腕求生”戏码,将自己撇得干干净净,把所有责任都推给了那个名叫王磊的副组长。王磊,正是之前负责与“速焙”品牌对接、并具体执行压制投诉热度的核心成员之一,可以说是秦传勇的得力干将。
声明一出,公司内部一片哗然。明眼人都看得出,王磊不过是听命行事的执行者,真正的决策者是谁,不言而喻。但秦传勇这一手“挥泪斩马谡”,确实在程序上暂时堵住了很多人的嘴,将一场可能波及他自身职位的危机,暂时控制在了“团队管理疏失”的层面。
然而,在秦传勇自己的团队内部,这份声明却引发了地震般的效果。
办公区内,气氛降到了冰点,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压抑和冰冷。团队成员们面面相觑,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和心寒。王磊被带走时那错愕、愤怒又绝望的眼神,还深深印在每个人的脑海里。他们为秦传勇冲锋陷阵,处理各种见不得光的“脏活”,如今出了事,却被如此轻易地当作弃子抛弃。兔死狐悲,物伤其类。今天可以是王磊,明天就可以是他们中的任何一个。
没有人说话,但一种无声的愤怒和疏离感,在团队成员之间弥漫开来。他们对秦传勇的忠诚,在这一刻,出现了难以弥补的裂痕。
秦传勇本人,则独自关在自己的办公室里,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并不在乎团队成员怎么想,在他那套被“流量引爆系统”不断强化的价值观里,利益和自保才是第一位的,所谓的团队情谊,不过是实现目标的工具而已。系统界面在他眼前闪烁,不断计算着此次“弃帅保车”策略的成功概率和后续影响,冰冷的数字似乎给了他一些安慰,却也加深了他内心的扭曲与冷酷。只要保住自己的位置和权限,牺牲一两个手下,又算得了什么?
就在秦传勇自以为暂时稳住局面,开始思考如何利用系统进行下一轮布局时,林青的私人工作账号,收到了一条陌生的好友申请。
验证信息只有简短的一句:“林总监,我是王磊。关于秦传勇和‘速焙’事件,我有重要情况想跟您沟通。”
林青看着这条信息,目光微微一凝。被无情抛弃的棋子,终于要反戈一击了吗?他没有立刻通过,而是先命令系统:“分析该账号来源及关联信息,评估风险。”
【分析中……账号注册信息与王磊本人吻合。登录Ip位于其住所。情绪分析模块检测到其文字中蕴含强烈‘愤怒’、‘背叛’及‘寻求出路’情绪,真实性评估:高。】
林青沉吟片刻,点击了“通过验证”。他知道,这或许不仅仅是关于“速焙”事件的更多内幕,更可能是揭开秦传勇及其背后那套扭曲流量系统运作黑幕的关键钥匙。风雨欲来,暗流更加汹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