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榆省教育系统的天,一夜之间彻底变了。
省纪委的行动迅雷不及掩耳。在年度工作会议上那场惊天曝光后的48小时内,李副厅长、张克处长,以及账本中明确提及、证据确凿的十余名核心涉案官员,被连夜带走,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波及范围远超教育系统本身,财政、审计、乃至个别地方行政官员,共计超过三十名干部被立案调查,上百名相关人员在各种形式的谈话、核查中接受询问。一场针对教育领域腐败窝案的雷霆风暴,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而过,其力度和速度,多年未见。
报纸头版、电视新闻、网络头条,几乎被这条重磅消息垄断。“东榆省教育系统塌方式腐败”、“副厅长台上被直播罪证”、“数十官员落马”等标题触目惊心。而在这铺天盖地的报道中,“曙光”调查工作室,以及林青、苏芮这两个名字,被反复提及,与这场反腐风暴紧紧绑定在一起。
他们深入虎穴、智取证据、选择最震撼方式公之于众的传奇经历,被媒体不断挖掘和传颂。“曙光”工作室一夜之间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新生机构,变成了全国调查记者领域一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林青和苏芮,更是被推到了风口浪尖,被誉为“媒体良心”、“反腐尖兵”。
在“曙光”那间略显简陋却充满斗志的临时办公室里,林青和苏芮难得有片刻闲暇,整理着堆积如山的资料和各地媒体发来的采访请求。窗外阳光正好,映在苏芮略显疲惫却带着光彩的侧脸上。
“还记得我们第一次在‘育才科教’楼下撞见吗?”林青忽然开口,语气带着一丝难得的轻松,“那时候,我们可是互相提防,恨不得把对方的老底都挖出来。”
苏芮闻言,转过头,嘴角弯起一个清浅的弧度,眼神中带着回忆:“是啊,谁能想到,当初那个抢我线索、跟我明争暗斗的‘林经理’,现在成了我的合伙人。”她的目光落在林青之前为了救她,在码头躲避追杀时手臂上留下的一道尚未完全消退的淤青上,眼神微微一闪,很快又移开,但那瞬间的柔和没有逃过林青的眼睛。
林青也想起了苏芮那篇让他怒火中烧的“澄清”报道,以及后来发现真相时的心疼与后怕。那种被“背叛”的刺痛,与发现她孤身涉险时的担忧交织,让他深刻意识到,苏芮在他心中的分量,早已超出了普通同行或盟友。
“幸好……”林青低声说了一句,没有说完,但苏芮似乎明白了他未尽之语,轻轻“嗯”了一声,办公室里弥漫着一种无需言说的默契。
他们是不打不相识的对手,是激烈竞争的同行,是经历过“背叛”与信任考验的战友,更是此刻可以托付后背、共享荣辱的伙伴。这种在生死博弈与理想追寻中逐渐升温的情感,如同暗夜里悄然滋长的藤蔓,坚韧而隐秘。他们没有捅破那层窗户纸,工作依旧是绝对的重心,但彼此的存在,却成了对方在这条艰难道路上最坚实的支撑和慰藉。林青感觉到,自己不仅拥有了一个势均力敌的战友,更找到了一个能理解他所有坚持与挣扎的异性知己。
在这巨大的声誉和微妙的情感升温之下,现实的考量随之而来。官方层面,尽管迅速采取了行动,展现了反腐决心,但也透露出希望此事“到此为止”、“维护稳定大局”的意向。有相熟的官员私下暗示,案子查到李副厅长和张克这一层,拔出萝卜带出泥,已经达到了震慑效果,不宜再过度深挖。
这与林青和苏芮追寻“所有真相”的初衷,产生了微妙的分歧。
“他们希望尽快平息风波,而我们想知道,泥下面到底还有多深。”苏芮在一次内部讨论中,语气带着一丝无奈,但眼神却望向林青,寻求着他的看法。
林青看着网络上对他们的一片赞誉,以及官方通报中那“取得阶段性胜利”的措辞,心中却异常清醒,他又闻到了熟悉的配方。
“我们的职责是呈现真相,无论这真相牵扯多广,指向多高。”林青的声音平静而有力,目光与苏芮交汇,彼此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坚持,“如果因为‘稳定’就放弃追问,那和掩盖有什么区别?‘曙光’存在的意义,不就是照亮那些被刻意隐藏的角落吗?”
这番话语,让因巨大成功而有些恍惚的他,重新找到了内心的锚点。他不再是那个在县城里凭着一腔孤勇和系统辅助横冲直撞的年轻记者,而是在更复杂的省级舞台上,拥有坚定战友和清晰使命的调查者。
夜深人静的时候,林青内心格外平静。
就在他心境愈发澄澈坚定的时刻,脑海中久违的系统提示音再次响起:
【叮!检测到宿主成功揭露并推动摧毁省级系统性腐败网络,对区域社会生态产生显着影响。核心能量汲取达标,系统权限进一步提升……】
【新功能解锁:真相拼图。】
【功能描述:可对已掌握的、看似孤立的真相碎片(线索、证据、证言)进行深度关联性推演与模拟重构,有较高几率发现隐藏的逻辑链条、指向性证据或未被察觉的关联方。主动激发,冷却时间较长。】
真相拼图!
林青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这无疑是系统一次质的飞跃。
随着“曙光”和林青、苏芮的声名鹊起,关注他们的不仅仅是公众和同行。几天后,一个加密号码打到了林青的备用手机上。对方声音沉稳,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自称来自“某个关注国家经济安全与廉政建设的非公开信息研究机构”。
“林青先生,你的能力和‘曙光’工作室近期的工作成果,我们非常关注,也十分赞赏。”对方开门见山,“我们认为,社会需要你这样有勇气、有方法、敢于触碰深水区的调查力量。在某些特定领域和复杂问题上,或许我们存在合作与信息互补的空间。”
这通电话没有提出任何具体要求,更像是一次试探性的接触。
林青握着手机,看了一眼旁边正在整理文件的苏芮。苏芮似乎有所感应,抬头望向他,用眼神询问。林青对她微微点头,心中了然。他们这次搞出的动静太大,不仅震慑了腐败分子,也引起了真正位于权力核心、需要倚重精准情报和外部监督力量的“官方人士”的注意。这是一种欣赏,也是一种潜在的机遇与未知的风险。
“曙光”已经崭露头角,而他和苏芮的关系,以及他们即将面对的未来,都进入了一个更加复杂也更具挑战的新阶段。前路漫漫,但这一次,他不再是独自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