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舟“赛马机制”的指令一下,讯舟科技内容部仿佛被投入了两台设置截然不同的高速引擎,朝着同一个目标,却以完全不同的节奏和姿态,轰鸣着冲刺。
秦传勇的团队如同高效的机械化部队,动作迅猛至极。他倚仗的“流量引爆系统”早已精准筛选出一批粉丝基数大、颜值出众、且与“国风”标签契合度高的网红。重金砸下,迅速签约,一套标准化的“国风美少年\/少女”打造流程立刻启动。
专业的造型团队、固定的古风摄影基地、流水线般的拍摄脚本……不过短短数日,一系列视觉精美、氛围感拉满的短视频和图文内容便如同流水线上的产品,被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投放至各大平台。
#国风美少年带你打卡千年古镇#
#这组汉服写真美哭了#
#国潮好物清单,你入手了几件?#
话题一个接一个,配合着精准的流量投放和话题营销,数据以令人咋舌的速度飙升。点赞、评论、转发量节节攀高,尤其是关联的电商链接,销量更是短期暴涨。公司内部的数据看板上,代表秦传勇团队的红色曲线,如同坐了火箭般一飞冲天,将所有其他项目的数据都远远甩在身后。
秦传勇团队的办公区里,终日洋溢着一种速食的、喧嚣的胜利氛围。键盘敲击声、兴奋的讨论声、庆祝某个话题冲上热榜的欢呼声不绝于耳。秦传勇本人更是意气风发,时不时端着咖啡,在办公室里踱步,享受着下属们投来的钦佩目光。
反观林青团队这边,气氛则如同被阴云笼罩。
“寻根国潮”计划的第一步,就充满了艰辛。为了寻找真正有底蕴、有故事的匠人和非遗技艺,林青带着团队成员,兵分几路,深入偏远地区。他们去过烟雾缭绕、机器声轰鸣的陶瓷作坊,寻访过隐居乡野、几乎与世隔绝的蓝印花布老艺人,也试图联系那些仍在坚持古法造纸、却面临传承困境的手工艺人。
进程远比预想的缓慢。与匠人的沟通需要极大的耐心,拍摄环境往往简陋艰苦,更要命的是,许多深层的文化内涵和技艺精髓,并非简单的几个镜头就能捕捉,需要时间来沉淀和理解。一周过去,他们带回来的,多是些粗糙的、尚未剪辑的原始素材,以及满身的疲惫。
当他们团队第一条精心打磨、介绍一位年迈绣娘的短视频终于上线时,在秦传勇团队那些光鲜亮丽、节奏明快的“国风盛宴”对比下,显得格格不入。画面质朴,节奏舒缓,讲述的是绣娘六十年来与针线为伴的寂寞坚守,以及一种濒临失传的刺绣技法的精妙。
内容本身获得了少量观众的真心赞誉,称之为“清流”、“有底蕴”,但在追求即时刺激和视觉享受的流量洪流中,这点声音微弱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播放量、互动数据惨不忍睹,与隔壁那条红色曲线的差距,如同天堑。
公司内部的数据看板,此刻像一面冰冷的镜子,残酷地映照着两者的云泥之别。林青团队的蓝色数据线,在底部微弱地起伏着,几乎要被淹没。
办公区内,气压低得让人喘不过气。团队成员们盯着那刺眼的数据对比,脸上写满了沮丧和自我怀疑。有人忍不住低声抱怨:“我们这么辛苦,跑那么远,拍回来的东西,真的有人看吗?”
“是不是……我们的方向真的错了?现在大家就爱看好看的、快节奏的……”
“再这样下去,一个月后我们拿什么跟秦总监他们比?”
就连最初最坚定支持林青的小孙,此刻也抿着嘴,眼神里充满了迷茫和焦虑。
林青坐在自己的工位上,将团队成员的低落和质疑尽收耳中。他的内心如同被放在火上炙烤,压力巨大。他知道安向宇和李一舟都在看着,也知道这次“赛马”的结果,将直接决定“民生微光”这类深度内容模式在公司的未来。秦传勇那边的数据越是亮眼,他肩上的担子就越是沉重。
他甚至能感觉到来自其他部门同事路过时,那种混合着同情、好奇甚至是一丝幸灾乐祸的目光。
但他不能慌,更不能倒下。
他强压下心头的焦躁和那一丝悄然滋生的动摇,努力让表情看起来镇定自若。他站起身,走到团队中间,拍了拍手,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都垂头丧气干什么?”他的声音尽量保持平稳,“我们才刚起步,遇到困难是正常的。秦总监他们的模式成熟,见效快,这我们都知道。但我们走的路不一样,我们追求的不是瞬间的爆发,而是持续的影响力和真正的文化价值。”
他目光扫过每一张年轻而焦虑的脸:“别忘了我们为什么要做‘寻根国潮’。那些匠人手上的老茧,那些即将失传的技艺,那些沉淀了千百年的文化密码,难道不比那些快餐式的颜值更有价值吗?数据暂时落后,不代表我们做的东西没有意义。我们需要的是耐心,是把故事讲得更好的能力!”
他的话语起到了一定的安抚作用,团队成员们的情绪稍微稳定了一些,但空气中弥漫的那份压抑和不确定性,并未完全散去。
就在这时,安向宇不知何时出现在了办公区的入口处。他依旧是那副一丝不苟的商业精英模样,目光平静地扫过林青团队略显凌乱的工位,最后落在了林青身上。
他缓步走过来,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林总监,数据我看到了。”
他停顿了一下,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冷静而务实:“秦总监那边,销量和声量都增长很快,证明了市场对这类内容的即时反馈。你们这边……我知道你们很努力,也很有想法。”
他的话语看似客观,却带着无形的压力:“但是,商业世界,有时候慢就是原罪。公司投入资源,需要看到回报,哪怕是未来的回报,也需要有清晰的路径和预期。一个月的时间,并不长。”
说完,他意味深长地看了林青一眼,没有再多言,转身离开了。
安向宇的话,像一记重锤,敲打在每个人的心上。“慢就是原罪”——这冰冷的商业逻辑,让原本就压抑的气氛更加凝固。林青站在原地,能清晰地感受到身后团队成员们再次投来的、充满担忧的目光。
他知道,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他必须尽快找到破局之法,否则,不仅“寻根国潮”计划可能夭折,他一直以来坚持的理念,也可能在残酷的数据面前,被彻底否定。前方的道路,似乎布满了荆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