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十一点,曙光工作室里只剩下李锐工位上的三块显示器还亮着幽蓝的光。他揉了揉布满血丝的眼睛,将杯中早已凉透的咖啡一饮而尽。面对海豚速购那错综复杂的供应链迷局,单枪匹马奋战数日的他,第一次感到了力不从心。屏幕上那些环环相扣的离岸公司、真假难辨的物流数据,就像一座精心设计的迷宫,每一个看似出口的线索,最终都指向了新的死胡同。
他深吸一口气,点开了一个许久未动的聊天窗口,输入了一行英文:Alex, I need your help. Got a tough one.
片刻后,对方回复了一个笑脸:锐,你终于想起我了。这次又是什么有趣的挑战?
Alex是李锐在一次国际网络安全竞赛中结识的波兰黑客,如今在欧洲一家顶级安全公司任职。两人虽然远隔重洋,却因对技术的共同热爱保持着深厚的友谊。李锐将海豚速购的供应链难题简要说明,并附上了部分加密后的数据样本。
有意思。Alex很快回复,这种多层嵌套的结构,很像我在工作中遇到的跨境金融欺诈案例。给我两小时,我搭建一个临时的分析环境。
接下来的夜晚,变成了一场跨越七个时区的线上协作。李锐负责追踪国内的物流信息和资金流向,Alex则利用其国际资源和专业工具,深挖那些离岸公司的背景。工作室里只剩下键盘急促的敲击声和服务器运转的低鸣。
锐,看这个。凌晨三点,Alex发来一组数据,我在一个废弃的服务器日志里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东西。这些所谓的海外直采订单,Ip地址最终都指向了中国境内的几个固定节点。
李锐精神一振,立即跟进。他发现,海豚速购平台上那些显示从海外仓发货的订单,其后台数据包的传输路径存在明显异常——本该分散在全球的服务器访问记录,却诡异地集中在国内的几个数据中心。
他们在伪造物流数据。李锐喃喃自语,手指在键盘上飞舞,调出了平台的资金流水。与此同时,Alex也在追踪那些离岸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锐,你看这两家注册在开曼群岛的贸易公司,它们的控股方实际上都是同一家设在香港的空壳公司。Alex发来一张复杂的股权结构图,而这家香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就住在深圳。
线索开始汇聚。凌晨四点,两人几乎同时发现了关键证据:一批从海豚速购保税仓发出的所谓海外直邮商品,其原始发货地竟然是东莞的一个工业园区。而这个工业园的仓库,正是一家因生产假冒化妆品被查处过的工厂所有。
我明白了!李锐激动地拍桌而起,把睡在隔壁休息室的林青都惊醒了,他们是在利用保税区的政策漏洞,把国内生产的假货先运到香港,再从香港以跨境电商的名义进入保税区,这样就能拿到全套的进口凭证,把假货成进口正品!
这个发现让所有疲惫一扫而空。李锐和Alex乘胜追击,继续深挖这个跨境制假售假团伙的组织架构。他们发现,这个团伙不仅技术手段高明,反侦察意识也极强——服务器数据定期清理,资金通过加密货币周转,核心成员全部使用虚拟身份。
清晨六点,当第一缕阳光透过百叶窗照进工作室时,李锐终于瘫倒在椅子上。连续三十个小时的高强度工作,让他的身体达到了极限,但精神却异常亢奋。他和Alex成功锁定了这个跨境造假团伙的三个核心据点:东莞的制假工厂、香港的转运仓库,以及深圳的运营中心。
我们做到了,兄弟。Alex在视频那头也露出了疲惫的笑容,这简直是一场黑客马拉松。
林青给李锐递上一杯热茶,仔细听着他的汇报。虽然关键线索已经找到,但两人的调查也暴露出这个团伙的狡猾之处——他们刻意将制假、转运、销售等环节分散在不同司法管辖区,使得单一地区的执法部门难以全面打击。
这些证据足以让我们看清他们的运作模式,林青沉吟道,但要形成完整的证据链,还需要更系统的梳理。特别是要弄清楚他们是如何精准规避监管的,这背后可能还藏着我们没发现的秘密。
他让李锐先去休息,自己则留在工作室里,开始整理这一夜获取的海量数据。当办公室里只剩下他一人时,他迅速在脑中唤醒还在自我进化的谎言识别系统。
最近进化得怎么样?我来考考你。林青轻声自语,将意识沉浸其中,把李锐和Alex通宵获得的宝贵数据导入系统。他期待着,这个已经展现出惊人学习能力的系统,能够帮他从这些碎片化的线索中,拼凑出完整的真相。
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就像跑完一场马拉松后发现自己还要继续攀登一座高山——虽然已经抓住了狐狸的尾巴,但要真正将其绳之以法,他们还需要更深入地理解这个庞大骗局的每一个细节。
而这一次,他期待这个独一无二的系统能够再次带来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