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通县年度工作总结暨先进表彰大会的会场,气氛庄重而热烈。主席台上,红旗招展,鲜花簇拥。县长钟正涛正站在发言席前,神情肃穆,声音洪亮,通过麦克风传遍会场每一个角落,也通过县电视台的直播信号,传送到无数家庭的屏幕上。
“……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廉洁是执政之基,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松懈!”钟正涛挥舞着手臂,语气铿锵有力,仿佛凝聚着一身正气,“要始终保持对权力的敬畏,对法纪的尊崇,要经得起考验,扛得住诱惑,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对于那些害群之马,比如之前暴露出来的刘茂才、赵德明之流,我们的态度是坚决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要持续净化我们余通县的政治生态……”
他侃侃而谈,将自己塑造成反腐倡廉的坚定旗手,台下坐着黑压压的全县各级干部,有人认真记录,有人面露钦佩,也有人眼神复杂,心思各异。直播镜头推近,给他坚毅的面部特写,一切都显得那么完美,如同一个精心编排的剧本。
然而,就在他讲到“要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这句时,会场侧面的小门被轻轻推开,几名身着深色夹克、神情严肃的人员,在市纪委一位副书记和两名市检察院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步履沉稳而迅速地径直走向主席台。
原本流畅的发言戛然而止。钟正涛脸上的慷慨激昂瞬间凝固,瞳孔因惊愕而放大,握着讲稿的手指微微颤抖。会场内原本细微的嘈杂声也像被一刀切断,陷入一片死寂,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这突如其来的一幕。直播摄像师似乎也懵了,镜头一时忘了切换,依旧忠实地记录着主席台上这极具冲击力的画面。
为首的市纪委副书记快步走到发言席旁,出示了证件和一份文件,声音不大,却通过钟正涛面前未关闭的麦克风,清晰地传遍了会场,也传到了所有正在观看直播的观众耳中:
“钟正涛同志,根据市委批准,现决定对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问题立案审查调查,请配合我们的工作,跟我们走一趟。”
没有激烈的对抗,没有戏剧化的争吵。在绝对的制度和权力面前,钟正涛像是被抽走了所有力气,脸上血色尽褪,嘴唇翕动了几下,似乎想说什么,最终却一个字也没能吐出。他颓然地低下头,在那几名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脚步有些虚浮地离开了主席台,离开了这个他刚刚还在指点江山的舞台。
会场在极致的寂静之后,瞬间爆发出巨大的、压抑不住的哗然!台下如同炸开了锅,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震惊、困惑,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直播信号在几秒后被慌忙切断,屏幕陷入一片雪花或蓝屏,但方才那石破天惊的一幕,早已通过电波,烙印在无数人的记忆中。
会场外,林青靠在自己的车里,通过手机观看完了直播被切断前的最后画面。他关闭屏幕,缓缓靠向椅背,长长地、无声地舒了一口气。没有预想中的狂喜,也没有复仇的快感,心中充斥的,是一种极其复杂的情绪——有尘埃落定的释然,有看到正义得以伸张的慰藉,但更多的,是一种沉重的疲惫,以及一丝若有若无的空虚。
为了这一刻,他付出了太多,失去了太多,也见识了太多的黑暗与人性的扭曲。钟正涛的倒台,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但绝非终点。他知道,钟正涛背后可能牵扯的更深网络,那个神秘的海外资金操盘手,以及三年前矿难的完整真相,都还需要继续追查。
他发动汽车,驶离了这个刚刚经历了一场政治地震的会场。接下来,将是更艰难的证据固定和深挖调查。
然而,事情的发展并未如外界预想的那般顺利。正如林青所担忧的,钟正涛这种级别的官员,绝不会轻易就范。
很快,通过郑国锋队长那边传来的非正式消息,林青得知,钟正涛在接受审查调查时,表现出极强的心理素质和反侦查能力。对于绝大部分指控,尤其是核心的经济问题和三年前的矿难掩盖问题,他要么矢口否认,将责任推给已经落马的刘茂才、赵德明等人,声称自己“失察”、“被蒙蔽”;要么就保持沉默,以“需要回忆”、“时间久远记不清”等理由进行软抵抗。
他承认在工作作风上可能存在“急躁”、“不够民主”等问题,但对于实质性、足以定罪的指控,一概否认。他甚至在谈话中暗示,这是“有人故意陷害”、“政治打击”,试图混淆视听。
调查,一时间陷入了僵局。缺乏钟正涛的直接口供,仅凭外围证据和个别证人的证词(如张彪,其证词主要指向谋杀未遂,对经济问题涉及不深),想要彻底钉死钟正涛,难度极大。
钟正涛就像一颗被紧紧包裹的坚硬核桃,外壳坚固,难以敲开。如何才能找到那最致命的一击,撬开他的嘴巴,让全部真相水落石出?这个难题,再次摆在了林青和所有追求正义的人们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