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城第一百六十三日的上午,新夏城中心广场的老槐树下,摆起了三张长长的木桌 —— 陈秀才带着三个识字的学徒,正将桦树皮裁成整齐的薄片,用炭笔在边缘画好格子,旁边堆着装灵墨的陶瓶,准备记录居民信息。广场上,各族居民已按族群排起长队,有兽人战士、木灵族姑娘,还有刚安置不久的毒蜥老弱,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好奇,小声议论着即将推行的 “户籍制”。
“为啥要登记户籍呀?俺们住得好好的,记名字住址干啥?” 一个兽人战士挠着头,问身边的张强。张强刚帮着搬完木桌,擦了擦汗笑道:“登记了户籍,你住哪、会啥手艺、家里有几口人,城里都有数 —— 以后分灵田、领物资,按户籍来,公平;要是夜里有外人闯进来,一看没有户籍,立马就能察觉,安全!”
李猛站在老槐树下,望着排队的居民,声音洪亮地解释:“新夏城现在越来越大,各族弟兄、还有新安置的毒蜥老弱,加起来快三百人了。没有户籍,谁住在哪、有啥需求、能帮城里做啥,咱们都不清楚,管理起来容易乱,也没法好好保障大伙的安稳。”
他抬手示意陈秀才展开第一张 “户籍登记表”,上面清晰列着三项核心信息:【姓名 + 族群】【住址(具体到聚落 \/ 棚屋号)】【技能 \/ 特长(如铸甲、采药、侦查、耕种)】。“登记后,每个人会领到一块木牌,上面刻着你的姓名、族群和住址,挂在门口或随身带,既是身份凭证,也是咱们新夏城人的标志。”
各族首领纷纷带头登记 —— 虎烈第一个走到桌前,拍着胸脯说:“虎烈,兽人族,住东门兽人聚落 3 号棚,技能是劈斧、冲阵!家里还有三个同族弟弟,都跟着俺打仗!” 陈秀才快速记录,学徒在木牌上刻好信息,用灵草绳串好,递给虎烈。虎烈接过木牌,挂在脖子上,晃了晃,咧嘴笑:“以后俺也是有‘身份’的人了!”
青翎带着青羽族战士登记时,特意补充了 “飞行侦查” 的特长:“俺们族大多会飞,以后城里需要侦查、送信,查户籍就能找到人,不用再挨个喊。” 绿禾则帮木灵族的孩童登记,耐心询问每个孩子的名字,还在备注栏写了 “擅长培育灵植”“能催生青藤”,方便以后灵草园缺人手时调用。
最让人意外的是毒蜥老弱的积极配合 —— 之前带路的毒蜥老妇领着族里人排队,认真报上姓名:“俺叫蜥婆婆,毒蜥族,住灵田西侧新聚落 7 号棚,技能是处理鳞甲、辨认沼地草药。” 陈秀才记录时,她还特意补充:“俺们族有五个年轻娃会挖沼地石,能帮城里修作坊、砌墙,都记上,俺们想为新夏城出点力。”
登记过程中,李猛带着张强、石根在各登记点巡查,遇到有居民不懂的地方,就耐心解释:“住址要写清楚,以后家里漏雨、缺柴火,报住址就能找到你;技能别瞒,不管是会做饭、会编筐,还是会修武器,都是帮城里做事,登记了才能按需调配。”
晌午时,登记已完成大半,陈秀才汇总了初步统计:兽人族 42 人(多擅长战斗、重体力活)、人族 68 人(含耕种、识字、锻造等多样技能)、木灵族 35 人(擅长灵植培育、控藤)、青羽族 27 人(擅长飞行侦查)、石苔族 23 人(擅长沼地探路、铺苔桥)、河狸族 19 人(擅长修造、运货)、毒蜥族 31 人(擅长鳞甲处理、沼地辨识)。
“有了这份户籍,咱们就能合理安排活计了!” 李猛看着统计结果,眼里满是欣慰,“老铁匠的高级匠作坊缺鳞甲处理工,正好调毒蜥族的乡亲去;灵草园要扩种,木灵族和人族的耕种能手就能集中调配;夜里巡逻,按住址分片区,每个片区由各族战士轮流值守,治安更有保障。”
夕阳西下时,最后一块户籍木牌发放完毕,新夏城的每个聚落、每间棚屋门口,都挂上了刻有居民信息的木牌,风吹过,木牌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像是在诉说着这座城的有序与安稳。蜥婆婆摸着门口的木牌,对身边的孩子说:“以后这里就是咱们的家,有了这牌子,就再也不用颠沛流离了。”
李猛站在广场中央,望着满城的木牌,心里踏实无比 —— 户籍制不仅是登记信息,更是给每个居民一个 “家的归属”,让新夏城从 “各族协作御敌”,真正走向 “各族同心共建”。接下来,他们可以按户籍合理分配资源、调配人力,让铸甲、耕种、治安、建设都有序推进,为应对未来可能的魔族威胁,筑牢最坚实的民生根基。
夜色降临,新夏城的灯火比往日更有秩序,巡逻队按户籍片区巡查,脚步沉稳;高级匠作坊的炉火还亮着,老铁匠正按图纸准备铸甲;灵田旁的新聚落里,毒蜥老弱和人族居民一起煮着灵麦粥,欢声笑语飘得很远 —— 这座城,因户籍制更显有序,因有序更显安稳,正朝着更繁荣的未来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