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一次铃声
“叮铃铃——!叮铃铃——!”
电话亭内的铃声如同催命符咒,一声紧似一声,在这死寂的雨街上疯狂回荡,穿透淅沥的雨声,直抵人心深处,搅动着最本能的恐惧。那红色电话亭原本看似温暖的灯光,此刻随着铃声的节奏明灭不定,仿佛一颗在黑暗中挣扎的心脏,投射出的光影在湿漉漉的街面上扭曲、跳动,平添了无数诡谲的阴影。
谢临川的手指在触碰到冰冷听筒的前一刹那,有片刻的凝滞。并非犹豫,而是顶尖战士在扣动扳机前对环境的最后确认。他的耳廓微不可察地动了一下,捕捉到了虞千秋神识传音(虽未正式使用玉符,但虞千秋将警示以神识波动的方式直接送入他感知范围)所提及的异常——那从街道深处黑暗中传来的、湿漉漉的拖行声。
声音还很远,在雨声的掩盖下若隐若现,但方向明确,正是朝着电话亭而来。
规则必须遵守,至少在当前信息不明的情况下。谢临川不再迟疑,一把抓起了听筒,凑到耳边。
“喂。”
他的声音低沉而平稳,听不出丝毫情绪波动,仿佛接听的只是一个寻常的深夜来电。
电话那头,短暂的沉默后,传来一个小女孩的哭泣声。那哭声并不响亮,却带着一种穿透听筒的、直抵灵魂的幽冷和委屈,断断续续,夹杂着吸鼻子的声音。
“呜……哥哥……呜呜……我好冷,好冷啊……”小女孩的声音稚嫩,带着浓重的鼻音,听起来可怜极了,“我在……我在下水道口,水好冰……你能来找我吗?求求你了……”
伴随着她的哭泣和恳求,听筒里还隐约传来细微的、仿佛指甲在粗糙水泥表面反复刮擦的“沙沙”声,令人牙酸。
几乎就在小女孩说出“下水道口”四个字的同时——
“嘎吱……嘎吱……”
一阵清晰的、金属与水泥摩擦的异响,从不远处传来!
谢临川的目光瞬间如鹰隼般锐利,透过电话亭被雨水模糊的玻璃,精准地锁定了声音来源——就在街道右侧,距离电话亭大约十米左右的一个圆形下水道井盖处。那生铁铸就的井盖,正在轻微地、有节奏地颤动着,仿佛下面有什么东西正试图推开它,那“嘎吱”声正是井盖边缘与井口摩擦所发出。而先前听到的指甲刮擦声,也与听筒里传来的背景音诡异地同步了。
陷阱。赤裸裸的陷阱。
谢临川心中立刻做出了判断。他没有回应电话里的哭泣,而是快速侧头,对电话亭外警戒的虞千秋做出了几个明确的手势。先是食指指向自己的耳朵,示意“正在接听”,随即手掌向下,指向传来异响的下水道井盖方向,最后拇指朝下,用力一顿——一个清晰的“危险,陷阱”的警告。
虞千秋一直全神贯注。她的神识远比谢临川的听觉更为敏锐,在谢临川指出方向之前,她就已经感知到了那井盖下方凝聚的一股阴寒、怨毒的能量波动,与电话听筒里散发出的气息同源。那湿漉漉的拖行声仍在从远方靠近,但速度似乎并不快,暂时构不成直接威胁。眼前的井盖,才是近在咫尺的危机。
看到谢临川的手势,虞千秋眼神一冷。她向来不喜被动应对,更倾向于将威胁扼杀在萌芽状态。既然判断是陷阱,那便破了它!
她并未祭出蚀月刃,那会消耗她本就不多的魔元。只见她右手食指与中指并拢,指尖一缕极淡的、几乎看不见的幽光流转,那是高度凝练的微弱灵力(对此界能量暂时以此称呼)与自身神识的结合。她对着那不断颤动的下水道井盖方向,屈指一弹!
“咻——”
一道微不可闻的破空声响起,那缕凝练的指风如同无形的细针,瞬间跨越了十几米的距离,精准地击打在了生铁井盖的中心位置。
“铛——!”
一声清脆却沉闷的金铁交鸣之声炸响,在寂静的雨街上异常刺耳。指风蕴含的力道并不算强,不足以破坏厚重的井盖,但其中附带着的一丝虞千秋特有的、带着湮灭属性的魔元气息,却如同烧红的烙铁烫入了冰雪。
“呃啊——!”
一声尖锐、痛苦,却又带着浓重孩童音色的惨叫,猛地从井盖下方传来,又戛然而止,仿佛被什么东西强行捂住。那持续不断的指甲刮擦声和井盖的颤动,在这一击之下骤然停止。
电话听筒里,小女孩的哭泣声也同时停顿了一瞬,随即,传来一声更加委屈、甚至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幽怨的啜泣,然后,通话被猛地切断,变成了单调而冗长的“嘟——嘟——”忙音。
谢临川放下听筒,眉头微蹙。虞千秋的攻击果断而有效,但方式……比他预想的要直接得多。他快步走出电话亭,雨水立刻重新打湿了他的头发和肩膀。
“解决了?”他问,目光依旧警惕地扫视着四周,尤其是那恢复了平静的下水道井盖。
“区区怨灵幻影,依附规则显化,受我灵机一击,自然溃散。”虞千秋语气平淡,仿佛只是随手拂去了衣袖上的灰尘。她对自己的手段颇有信心,虽然力量十不存一,但对付这种层次的鬼物,精准打击其能量核心已然足够。
然而,她的神识却并未放松。那井盖下的怨气虽然暂时沉寂,但并未完全消散,只是隐匿了起来。而更让她在意的是,远处那湿漉漉的拖行声,在井盖这边的动静消失后,似乎……停顿了片刻,然后,以一种更慢、却更沉重的节奏,继续靠近。
“下次,或许可以等它完全爬出来,获取更多信息。”谢临川走到井盖旁,蹲下身仔细检查。井盖边缘残留着一丝几乎看不见的黑色污渍,散发着淡淡的腥气,除此之外,并无其他异常。他尝试用军刀撬动井盖,发现纹丝不动,仿佛与地面焊死。
“何必多此一举?”虞千秋不以为然,“既是陷阱,破之即可。难道还要等它近身,徒增变数?”在她过往的修行岁月中,对于明确敌意的邪祟,向来是雷霆手段,极少有“观察”的耐心。
谢临川站起身,没有与她争辩。不同的经历造就不同的处事风格。在末世,有时候获取信息比消灭一两个丧尸更重要。但在这里,面对未知的灵异规则,虞千秋的做法或许更直接有效。他转换了话题:“电话里的声音和井下的动静同步,指向明确。但规则要求‘辨别真假’……刚才那个,显然是‘假’?”
“怨气为引,幻音惑心,诱人靠近,自是虚假。”虞千秋肯定道,她的神识对能量性质的判断极少出错。
就在这时,一阵微弱的、带着哭腔的童谣哼唱声,若有若无地飘了过来。声音来源,赫然是在街道的对面!
两人同时转头望去。
只见在对面人行道旁,一盏路灯光线边缘的昏暗交界处,一个模糊的、小小的身影一闪而过。那是一个穿着白色连衣裙(但已被污水浸染得斑驳不堪)、浑身湿透的小女孩,赤着脚,怀里紧紧抱着一个同样脏兮兮、缺了一只眼睛的毛绒玩具熊。她的身影如同信号不良的电视画面,闪烁了一下,便融入了路灯无法照亮的黑暗之中,彻底消失不见。
只在原地,留下了一滩迅速被雨水稀释的水渍。
空气仿佛在这一刻凝固了。雨声依旧,但那无形的压力却陡然倍增。
“看到了吗?”谢临川的声音压得更低。
“嗯。”虞千秋眼神锐利,“气息与方才井下一致,但更为凝聚,似是本体投影。”她顿了顿,补充道,“它似乎……在观察我们。”
第一次铃声,看似是一个简单的、利用同情心的陷阱。但小女孩幽灵本体的出现,意味着事情并非“接听-辨别-破解”这么简单的循环。它有着更高的智能,或者,受着某种更复杂规则的驱动。
“跟过去看看?”虞千秋提议。找到本体,或许能更快找到线索,甚至“生路”。她不喜欢这种被无形之手操控、被动等待下一次铃声的感觉。
谢临川却摇了摇头,目光扫过那小女孩消失的黑暗区域,又看了看身后仿佛没有尽头的长街,以及那再次变得寂静无声的红色电话亭。“风险太高。黑暗中有我们未知的东西。”他指的是那持续靠近的拖行声,“而且,规则的核心是电话亭。离开这里,我们可能会错过关键信息,或者触发其他未知的惩罚。”
他倾向于更为稳妥的策略:“以电话亭为临时中心,逐步向外探索,建立安全边界。每次铃声响起,处理一次事件。积累信息,再判断‘生路’方向。”
这是两种不同的思路。虞千秋更偏向于主动出击,溯源而上;谢临川则注重建立防御,步步为营。
虞千秋微微蹙眉。她承认谢临川的顾虑有道理,此界规则诡异,黑暗中的确潜藏着连她的神识都无法完全探知的危险。但让她一直守在这个显眼的靶子旁边,等待不知何时会再次响起的催命铃声,也非她所愿。
“此地阴气弥漫,久留于此,于我等修为恢复不利。”她指出另一个关键点。这里的阴寒能量在不断侵蚀他们的生机和能量,虽然缓慢,但持续下去,后果难料。
谢临川沉默了一下。他同样能感觉到那股附骨之疽般的阴冷正在缓慢渗透,这不是物理层面的寒冷,而是某种更深层次的存在力场的压制。他看了一眼个人属性面板,虽然没有明确显示状态下降,但一种无形的疲惫感正在累积。
“先检查它消失的地方。”他做出了折中的决定,“获取可能存在的线索,然后退回电话亭附近,等待下一次铃声。如果那拖行的东西靠近,视情况决定是战是退。”
这个方案兼顾了探索与稳妥,虞千秋点了点头,没有反对。
两人保持着警戒队形,快速穿过街道,来到了小女孩幽灵消失的地方。雨水冲刷着地面,那滩水渍已经几乎看不见。谢临川蹲下身,用手指抹过潮湿的地面,放在鼻尖嗅了嗅,除了雨水的土腥味和一股淡淡的、类似河底淤泥的腐臭,并无其他。
然而,虞千秋却有了发现。
“看这里。”她指着地面。
在路灯昏黄光线的边缘,潮湿的沥青路面上,依稀可见一串模糊的、带着水渍的脚印。脚印很小,显然是孩童的赤足留下的,方向指向街道的更深处。
谢临川凑近仔细观察。脚印的痕迹很新,与周围被雨水冲刷的地面有明显区别。但奇怪的是……
“脚印的间隔。”谢临川用手指丈量着相邻两个脚印之间的距离,眉头紧锁,“太远了。这不是行走留下的,更像是……跳跃。”
正常的孩童步伐,脚印间隔绝不可能如此之大。这串脚印,每一个都与前一个相距近一米五,对于一个小女孩来说,这绝非行走或奔跑能留下的痕迹。只有一种解释——她是在跳跃前进,或者,是以一种非人的、飘忽的方式在移动。
这个发现让气氛更加凝重。这进一步证实了小女孩幽灵的非人本质。
“要跟上去吗?”虞千秋看着脚印延伸的方向,那尽头是更加深邃的黑暗,仿佛一张择人而噬的巨口。她的神识尝试沿着脚印方向延伸,却感到一股强大的阻力,仿佛那里的黑暗是实质的,能够吞噬光线与感知。
谢临川站起身,摇了摇头:“脚印指向未知区域,风险不可控。先退回电话亭附近。我们需要更多信息。”
这一次,虞千秋没有反驳。那跳跃前进的脚印和神识受阻的感觉,都预示着前方绝非善地。盲目追踪,很可能落入更危险的境地。
两人依循原路,谨慎地退回到了红色电话亭旁边,依托那辆侧翻的巴士残骸作为掩体,暂时休整,同时密切关注着周围的动静。
雨,还在不知疲倦地下着。
远处的黑暗中,那湿漉漉的拖行声,似乎因为他们的静止而放缓了速度,但并未停止,依旧不紧不慢地,一下,又一下,敲打着两人紧绷的神经。
第一次铃声带来的危机似乎暂时解除了,但它所揭示的,仅仅是这个雨夜噩梦的冰山一角。
寂静再次笼罩了街道,但这寂静,比之前的死寂更加令人不安。因为它充满了等待的煎熬和对未知下一次袭击的预言。
而那串消失在便利店门口的、跳跃前进的湿漉脚印,如同一个无声的谜题,烙印在两人的脑海里,等待着被解读的时刻。
(第二章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