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书紧紧握着佩剑,眼神如鹰般锐利地盯着宅院门口。亲信们也都严阵以待,气氛紧张得仿佛能拧出水来。随着嘈杂声越来越近,一群黑影出现在宅院门口,借着微弱的月光,能看出他们身形矫健,来者不善。洪书低声对亲信们说道:“大家小心,看来一场恶战在所难免,绝不能让他们把人救走!”说罢,他率先朝着门口冲去。
洪书刚一踏出,迎面便扑来一股带着血腥气的风,那风中似乎还夹杂着一丝腐臭,令人作呕。紧接着,为首的黑衣人手持长刀,恶狠狠地朝着洪书劈来,刀刃划破空气,发出尖锐的呼啸。洪书侧身一闪,敏捷地避开这凌厉一击,同时手中佩剑顺势刺向黑衣人的腰间。黑衣人反应极快,迅速向后一跃,躲开了洪书的攻击。
亲信们见状,纷纷呐喊着冲上前去,与黑衣人展开激烈拼斗。刀剑相交,火花四溅,喊杀声、兵器碰撞声响彻在这狭窄封闭的宅院周围。洪书一边与黑衣人首领周旋,一边留意着战场局势。他发现这些黑衣人训练有素,配合默契,绝非普通的乌合之众。
此时,一名亲信被黑衣人刺伤,鲜血溅在地上,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刺眼。洪书心急如焚,手中剑招愈发凌厉,剑剑直逼黑衣人首领要害。黑衣人首领感受到洪书的强大压力,脸上露出一丝慌乱。他虚晃一招,试图寻找机会突围。
洪书岂会让他得逞,大喝一声:“哪里走!”紧接着,施展出一套精妙剑法,剑影如电,瞬间将黑衣人首领逼入绝境。黑衣人首领见势不妙,想要呼喊同伴支援,可还未等他出声,洪书的剑已经架在了他的脖子上。
“别动!再动一下,我要了你的命!”洪书怒喝道。黑衣人首领脸色煞白,只得乖乖束手就擒。
其他黑衣人见首领被制,顿时乱了阵脚。亲信们趁机发力,很快便将剩余的黑衣人全部制服。洪书看着被押到面前的黑衣人,冷冷地问道:“你们是什么人?为何要救这些内奸?与前朝余孽又有何关系?”
黑衣人首领咬着牙,一声不吭。洪书心中恼怒,正欲严刑逼问,这时,一名亲信押着之前被制服的内奸头目走了过来,说道:“大人,这小子说有话要讲。”
洪书目光转向内奸头目,只见他满脸惊恐,颤抖着说道:“大人饶命,我说,我说。这些黑衣人是前朝余孽派来的,他们想救出我们,销毁政据。前朝余孽还有不少隐藏势力,分布在京城各处,他们一直在谋划着复辟大业。”
洪书心中一凛,没想到前朝余孽的势力如此庞大。他继续问道:“他们的隐藏地点在哪里?还有哪些人参与其中?”内奸头目犹豫了一下,洪书见状,眼神一冷,手中剑微微用力,在内奸头目脖子上划出一道血痕。
“我说,我说!他们在城西的一处废弃道观设有据点,还有一些朝廷官员也参与其中,具体是谁,我真的不知道了,大人饶命啊!”内奸头目吓得涕泪横流。
洪书沉思片刻,对亲信们说道:“先把这些人押回去,严加看守,不可有丝毫懈怠。”亲信们领命,将黑衣人及内奸们押走。
洪书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心中暗自思索:虽然此次成功抓获了部分内奸和前来救援的黑衣人,但前朝余孽的势力依旧错综复杂,还有许多隐藏的势力等待着他去挖掘。接下来的路,恐怕更加艰难。
洪书带着亲信们回到临时据点,刚一进门,便闻到一股浓浓的血腥味。屋内一片狼藉,桌椅翻倒在地,地上还残留着几滩血迹。亲信们忙着处理伤口,洪书则坐在一旁,眉头紧锁,思考着下一步的计划。
此时,一名亲信端来一盆水,递给洪书,说道:“大人,您也受了些伤,先清洗一下吧。”洪书这才回过神来,低头看了看自己手臂上的伤口,简单清洗后,便又陷入沉思。
夜深了,窗外传来阵阵虫鸣声,洪书却毫无睡意。他起身走到窗前,望着漆黑的夜空,心中默默盘算着如何捣毁前朝余孽在城西的据点,以及如何揪出那些隐藏在朝廷中的官员。
突然,远处传来一阵狗叫声,打破了夜晚的宁静。洪书心中一紧,难道是前朝余孽察觉到了什么,又有新的行动?他立刻警觉起来,叫醒熟睡的亲信们,做好应对准备。然而,等了许久,却再无其他动静。洪书知道,这只是虚惊一场,但也让他更加明白,在这场与前朝余孽的斗争中,容不得丝毫大意。
洪书回到屋内,坐在桌前,铺开一张纸,开始详细记录此次行动所获取的信息。他深知,这些线索对于彻底铲除前朝余孽至关重要。写着写着,不知不觉天已破晓,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户洒在纸上,洪书揉了揉疲惫的双眼,看着记录好的信息,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将前朝余孽一网打尽,实现自己成为“明君”的梦想,还天下百姓一个太平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