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书深吸一口气,转身走进屋内。亲信们还在等待着他的下一步指示。洪书看着他们疲惫却又坚定的眼神,说道:“兄弟们,我们已经发现了一些重要线索,但接下来的路更难走。大家今晚好好休息,明天一早,我们制定更详细的计划,一定要把这些内奸连根拔起。”亲信们齐声应是,然而,洪书心中清楚,内奸狡猾无比,明天的计划能否顺利实施,还是个未知数。
一夜过去,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缝隙,洒在洪书的脸上。他早早醒来,脑海中不断思索着应对之策。待亲信们到齐,洪书便展开一张宫廷地图,铺在桌上,神情严肃地说道:“如今我们已掌握部分线索,可内奸隐藏太深,正面追查恐难有成效,我打算采用引蛇出洞之计。”
亲信们面面相觑,其中一人问道:“大人,引蛇出洞?具体该如何做?”
洪书目光灼灼,指着地图上的几处关键位置,说道:“我们故意放出假消息,就说我已掌握了他们勾结前朝余孽的确凿证据,不日便会呈给皇上。想来这些内奸听闻,定会有所行动。”
众人恍然大悟,纷纷点头称是。洪书继续说道:“我们要让消息在宫廷内悄然传开,且要传得逼真,让那些内奸不得不信。同时,我们需在几个关键地点设下暗哨,密切留意可疑人员的动向。”
亲信们领命而去,各自忙碌起来。洪书则亲自前往御花园,佯装散步,实则与几位平日里与自己交好且嘴巴不严的太监宫女“偶遇”,不经意间透露出自己掌握重要证据之事。只见那几个太监宫女满脸惊讶,洪书心中暗喜,料想消息很快便会在宫廷内传开。
果然,不出洪书所料,午后时分,亲信来报,有几个形迹可疑之人开始频繁走动,神色慌张。洪书听闻,立刻带领亲信,悄悄跟在那几人身后。
跟踪至一处偏僻宫殿,洪书等人躲在假山之后,屏息凝神地观察着。只见那几个可疑人员凑在一起,低声交谈,时不时还警惕地环顾四周。洪书隐约听到“证据”“转移”等字眼,心中一紧,看来鱼儿要上钩了。
不多时,其中一人匆匆离开,洪书使了个眼色,两名亲信悄无声息地跟了上去。剩下的可疑人员则留在原地,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洪书与其他亲信继续隐藏在暗处,目不转睛地盯着那几人。此时,微风拂过,带来一丝凉意,洪书却浑然不觉,他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眼前的可疑人员身上。周围的树叶沙沙作响,仿佛也在为这场紧张的追踪行动增添一份神秘的氛围。
过了许久,去而复返的那人带着几个陌生面孔出现,他们手中还拿着几个包裹,神色匆匆。洪书心中明白,这些包裹里极有可能装着他们与前朝余孽勾结的重要物品。
只见这群人小心翼翼地朝着宫廷后门走去,洪书带领亲信远远地跟着,始终保持着一段安全距离,既不让对方发现,又能时刻掌握他们的行踪。
出了宫廷后门,一行人拐进一条狭窄的小巷。洪书示意亲信们加快脚步,同时小心谨慎,切莫打草惊蛇。小巷中弥漫着一股潮湿的气息,两侧的墙壁上长满了青苔,脚下的石板路坑洼不平,洪书等人的脚步声在小巷中回荡,却又被他们刻意压低。
走着走着,那群可疑人员突然停了下来。洪书心中一惊,连忙示意亲信们隐蔽。只见其中一人警惕地说道:“我总觉得有人在跟踪我们,大家小心点。”其他人纷纷点头,开始四处张望。
洪书等人躲在一处拐角,大气都不敢出。此时,一只老鼠从脚边跑过,洪书身旁的亲信忍不住动了一下,发出轻微的声响。洪书心中暗叫不好,紧张地盯着那群可疑人员。
所幸,那群人并未发现异常,又继续前行。洪书等人松了一口气,继续紧跟其后。
又走了一段路,可疑人员来到一座废弃的宅院前。他们左右张望一番后,便闪身进入宅院内。洪书带领亲信迅速包围宅院,准备来个瓮中捉鳖。
洪书低声对亲信们说道:“大家听我指挥,等他们在院内会合,我们便冲进去,务必将他们一网打尽,一个都不能放走!”亲信们纷纷点头,握紧手中的武器,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
洪书透过门缝向院内窥视,只见院内的人正将包裹里的东西拿出来,似乎在清点。洪书看准时机,大喝一声:“动手!”
亲信们如猛虎下山般冲进院内,将那群可疑人员团团围住。可疑人员见状,脸色大变,试图反抗。一时间,喊杀声、兵器碰撞声在院内响起。
洪书手持佩剑,与一名看似为首的可疑人员对峙。那人大吼一声,挥刀向洪书砍来,洪书侧身一闪,轻松躲过,随后反手一剑,刺向对方胸口。那人连忙后退,却被洪书一脚踢倒在地。
其他亲信也与可疑人员展开激烈搏斗,洪书一方人数占优,且训练有素,很快便将可疑人员制服。
洪书看着被押到面前的可疑人员,冷冷地问道:“你们与前朝余孽是何关系?还有哪些人参与其中?从实招来,或许还能从轻发落。”
为首之人咬牙切齿地说道:“你休想从我口中得到任何消息!”洪书心中恼怒,正欲再问,突然听到宅院外传来一阵嘈杂声。
洪书心中一惊,难道是有其他内奸前来支援?行动过程中会不会出现意外,导致内奸逃脱?他迅速与亲信们做好防御准备,警惕地望向宅院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