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技术考核只剩三天,林晓棠的备考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她把所有复习资料按“图纸设计”“机床操作”“故障诊断”分类整理,尤其是那本记满案例和易错点的笔记本,更是她的核心备考工具——上面不仅有沈廷舟给的考核重点,还有她自己总结的30多种常见故障排查步骤,每天睡前都要翻一遍。
这天早上,林晓棠像往常一样提前到技术科,准备拿出资料复习,却发现放在抽屉里的笔记本和备考真题不见了。她心里一慌,连忙翻遍了工位的每个角落,抽屉、文件柜、甚至同事帮忙暂存的书架,都没找到踪迹。
“晓棠姐,你找什么呢?”小李看到她焦急的样子,连忙过来帮忙。
“我的考核复习资料不见了,里面有我的笔记和真题。”林晓棠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还有三天就要考核了,没有那些资料,我好多重点都记不清……”
两人找了半个多小时,还是一无所获。小李突然想起什么,压低声音说:“昨天下午我看到赵莉莉在你工位附近徘徊,还打开过你的抽屉,会不会是她……”
林晓棠心里咯噔一下——赵莉莉一直嫉妒她,之前造谣、教唆工人偷懒都没成,现在考核在即,说不定真会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她强压着怒火,走到赵莉莉工位前,尽量平静地问:“赵莉莉,你昨天有没有看到我抽屉里的复习资料?”
赵莉莉正假装翻书,听到问话眼神闪烁了一下,随即撇撇嘴:“我怎么会看你的东西?自己丢了资料,别赖到我头上!说不定是你自己放忘了地方,或者被保洁阿姨收走了呢!”
“保洁阿姨每天只收垃圾,不会动抽屉里的资料。”林晓棠盯着她的眼睛,“我希望你能把资料还给我,考核对我很重要,你这样做没有任何意义,反而会让大家看不起你。”
“你少在这里血口喷人!”赵莉莉猛地站起来,声音拔高,“谁偷你资料了?我看你就是怕考不过,故意找借口!”
周围的同事都围了过来,有人小声说:“昨天确实看到赵莉莉在晓棠工位附近转悠。”“她自己不认真备考,还想耽误别人,也太过分了!”
赵莉莉被说得脸色发白,却死不承认,抓起包就往外走:“我懒得跟你吵,反正我没拿!”
看着赵莉莉逃走的背影,林晓棠心里又气又急——没有笔记,很多故障诊断的细节她记不扎实,真题也没来得及做完,这三天根本补不完。正当她手足无措时,沈廷舟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叠厚厚的资料。
“资料丢了?”沈廷舟语气平静,却带着安抚的力量,“我刚才在茶水间听到大家议论,猜你可能遇到麻烦了。”
林晓棠点点头,眼眶有些发红:“我记满重点的笔记本和真题都不见了,还有三天就考核,我……”
“别着急,”沈廷舟把手里的资料递给她,“这是我之前备考时整理的笔记,里面有图纸设计规范、机床操作要点,还有40多个故障诊断案例,比你的笔记更详细。另外,我还有去年的考核真题和解析,你拿去用,肯定能帮上忙。”
林晓棠接过资料,手指抚过上面工整的字迹,心里瞬间涌上一股暖流。她知道,沈廷舟的笔记是技术科出了名的“备考宝典”,当年他就是靠这些资料拿了考核第一。现在他把这么重要的资料借给自己,无疑是雪中送炭。
“沈科长,谢谢您……”林晓棠的声音有些哽咽,“可是这资料对您也很重要,您还要准备考核……”
“我已经是正式技术人员,考核只是例行检查,对你来说才是关键。”沈廷舟笑了笑,“这些资料你放心用,有不懂的地方,随时在工作间隙问我,咱们尽量不单独接触,避免再引起误会。”
林晓棠用力点头,把资料紧紧抱在怀里。有了沈廷舟的笔记和真题,她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接下来的三天,林晓棠开启了“极限补学”模式。白天上班时,她利用空闲时间翻看沈廷舟的笔记,把重点内容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出来,遇到不懂的故障诊断步骤,就趁同事们一起讨论工作时,假装“请教大家”,沈廷舟会在这时自然地接过话题,把关键知识点讲清楚,既帮了她,又不显得刻意。
晚上回家,林晓棠处理完手工订单后,就对着真题反复练习。沈廷舟的真题解析写得格外详细,不仅有正确答案,还标注了“易错点”和“解题思路”,她跟着解析一步步梳理,很快就掌握了答题技巧。遇到复杂的图纸设计题,她会先自己画一遍,再对照笔记找差距,直到完全理解设计规范。
赵莉莉原本以为藏起资料,林晓棠肯定考不过,看到她每天镇定地复习,还和同事们讨论考核内容,心里既疑惑又不安。她偷偷观察了几次,发现林晓棠手里有新的资料,气得直跺脚,却再也想不出别的坏主意——总不能再去偷沈廷舟的资料,那样一旦被发现,她在工厂就彻底待不下去了。
考核前一天晚上,林晓棠把沈廷舟的笔记和自己补记的重点整理好,在心里默背了一遍故障诊断流程,确认没有遗漏后,才安心睡觉。
第二天一早,林晓棠拿着整理好的资料,信心满满地走进考核现场。看到赵莉莉坐在不远处,眼神里满是不安,她只是淡淡看了一眼,就收回目光——她知道,这次考核的输赢,早已不是靠“藏资料”能决定的,真正的实力,藏不住也偷不走。而她要做的,就是在考场上拿出最好的状态,用成绩证明自己,也不辜负沈廷舟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