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逍遥城的军事、商贸与情报网络稳步拓展之际,另一项潜移默化却影响深远的变化,正在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身上悄然发生——持续饮用稀释灵泉水带来的体质改善。这无形的福祉,成为了凝聚人心、提升整体实力的又一重要基石。
灵泉水的供应,被姜妙巧妙地融入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建设兵团的大锅伙食、公共取水点的储备、乃至分配给各家的日常用水,都按照极其谨慎的比例,掺入了高度稀释后的灵泉水。量虽微,但胜在持续。对于逍遥城的核心成员、逍遥卫士兵以及表现优异的工匠、农户,则会通过“保健汤药”或“特供饮水”的名义,给予浓度稍高的供应。
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在这条件艰苦的北地,对比更为强烈:
· 抵御严寒:往年一到深秋初冬,北地便是风寒肆虐之时,体弱者往往难熬。然而这个冬天,尽管北风依旧凛冽,逍遥城内却鲜少有人因严重风寒病倒。即便是那些新投靠不久、原本体质孱弱的流民,在饮用灵泉水一段时间后,也感觉耐寒能力显着增强,手脚不再像以往那样容易生冻疮。军营中,士兵们在严寒中操练,依旧精神抖擞,非战斗减员降至极低。
· 伤病恢复:无论是建设兵团劳作中的磕碰扭伤,还是逍遥卫训练中的皮外伤,甚至是之前与黑虎帮战斗中负伤的人员,其伤口愈合的速度都远超寻常。化脓感染的情况大大减少,伤者能在更短的时间内恢复行动能力。这使得劳动力损失降到最低,军队的持续战斗力得到保障。
· 体力耐力:开荒、筑城、行军……这些都是极其消耗体力的重活。然而,逍遥城的成员们普遍表现出更强的耐力和恢复力。建设兵团的成员在完成繁重的定额后,虽也疲惫,但歇息一晚便能恢复大半,很少出现积劳成疾的情况。逍遥卫的长途拉练和高强度作战训练,也因此能够更加持久。
· 隐疾缓解:一些成员身上原有的老毛病,比如某位老工匠的风湿痛,某位农户的陈年咳疾,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缓解,虽未根除,但发作频率和痛苦程度都大为减轻。
这种切身体会到的变化,是无法作伪的。人们或许说不清具体缘由,但都将此归功于逍遥城这片“福地”,以及带来这一切的城主与夫人。
“真是奇了,往年这时候,俺这老寒腿早就疼得走不动道了,今年居然轻松不少!”
“是啊,干了这么重的活,睡一觉起来,浑身还是劲儿!”
“定是城主和夫人带来的福气!这逍遥城,真是来对了!”
类似的议论在民间悄然流传,进一步巩固了萧执和姜妙的威望,增强了归属感。对于逍遥卫和建设兵团而言,这种体质的增强更是直接转化为了战斗力和生产力。
姜妙站在正在兴建的医馆工地上,看着精神饱满、忙碌有序的工匠和劳力们,内心oS:“看来这灵泉水还真是居家旅行、基建种田的必备良药!虽然稀释了无数倍,但长期效果杠杠的。这下,咱们逍遥城的‘人力资源质量’算是有了保障。”
萧执也注意到了这些变化,他私下对姜妙说:“夫人那灵泉,实乃我军国之基。将士体魄强健,负伤速愈,此消彼长,便是决胜之关键。”
姜妙点头:“是啊,这是咱们最大的优势之一。不过,灵泉之事,必须绝对保密,仅限于最高核心层知晓。对外,便说是此地水土养人,加之我们注重饮食卫生与医疗保障所致。”
除了体质的普遍增强,姜妙也开始尝试利用灵泉,结合北地特有的动植物资源,进行更深层次的开发。她让负责畜牧的班组,用稀释的灵泉水喂养部分牛羊马匹,观察其生长情况和肉质变化。同时,也在自己的秘密药圃(空间内和黑哨谷内各有一处)里,用灵泉水浇灌那些北地特有的药材,记录其药性是否会发生良性的变异或增强。
灵泉的滋养,如同春风化雨,无声无息,却深刻地改变着逍遥城的根基。它让这片苦寒之地,变成了能让追随者安居乐业、强身健体的希望之所。健康的身体,饱满的精神,是支撑一切雄心壮志的最基本条件。逍遥城的子民,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健康姿态,迎接着未来的所有挑战与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