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香会的风波如春雪消融,虽未在顶层权贵圈掀起惊涛骇浪,却在特定的圈层内悄然重塑了舆论。永宁侯夫人陆云晚“坦荡示方、金盆洗手”的举动,非但未损其声名,反而赢得一片赞誉。人们敬佩她的智慧与决断,更欣赏她不慕虚荣、以家庭为重的贤德。瑞郡王妃等人的试探,终究是打在了棉花上,悄无声息地化解于无形。经此一役,陆云晚在京城后宅的地位愈发稳固,那层因“香名”而笼罩的神秘面纱,被她亲手揭下,换上了一层更真实、更令人信服的“贤内助”与“慈心人”的光辉。
然而,陆云晚心中清楚,这只是暂时的平静。她借品香会金盆洗手,堵住了旁人觊觎“秘方”的心思,却也顺势将慈蕙堂推到了一个更前台的位置。那款公开方子制出的“清心香”因其效果确实优于寻常香品,加上陆云晚“贤德”的背书,竟在民间和部分中层官宦人家中悄然流行开来。求购者虽不再敢直接登永宁侯府的门,却将目光投向了京郊那家默默无闻却出品“清心香”的“善堂”——慈蕙堂。
这日午后,姜嬷嬷再次匆匆赶来永宁侯府,这次她的神色不再是忧虑,而是带着一种混合着振奋与巨大压力的复杂表情。
“夫人,您快看看这个!”姜嬷嬷将一叠厚厚的账册和一封来自京郊分号的急信呈上。
陆云晚放下手中教导秦玥认字的字卡,接过东西。粗略翻看账册,眉头便微微蹙起。近一个月,慈蕙堂的订单量激增了数倍!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冲着那款公开方子的“清心香”而来。订单来源五花八门,有富户管家、药铺掌柜、甚至还有一些小吏的家眷。更让她心头一跳的是,信中提到,因订单暴增,堂中现有的制作能力已严重不足,灵枢、素问等核心弟子每日从早到晚赶工,仍应接不暇,成品质量开始出现不稳定,个别批次香气不够醇和,包装也略显粗糙。姜嬷嬷在信中言辞恳切,恳请夫人示下,是暂停接单以保证品质,还是……想办法扩大生产?
陆云晚指尖划过账册上那些代表订单的墨迹,心中思绪翻腾。订单激增,固然是慈蕙堂“产品”获得市场认可的证明,更是将她推到了一个更尴尬的境地。她刚刚宣布金盆洗手,若此时慈蕙堂因供不应求而大肆扩张,难免引人联想,甚至会有人质疑她“假惺惺”,实则暗中操控。可若强行暂停接单,又可能错失良机,辜负那些真正需要香品安神的人,也对不起堂中姑娘们的心血。
“嬷嬷辛苦了。”陆云晚将账册放下,神色沉静,“你回禀姜嬷嬷,慈蕙堂的初心是教习技艺、帮扶女子,而非追逐盈利。如今订单暴增,反显出些许浮躁。告诉她,严守本心,宁可少接,也要保证每一件出品都是精品,是对购买者负责,也是对姑娘们的手艺负责。凡超出堂中现有能力、可能影响品质的订单,一概婉拒,好言解释。”
“是,夫人。”姜嬷嬷领命,心中稍安,却又有些惋惜错失良机。
“还有,”陆云晚补充道,“让堂中加快培养新人,将基础工序分解细化,让更多姑娘参与进来。但切记,核心配方和关键工序,仍由灵枢、素问等核心弟子严格把控,不可轻易下放。所需药材,让刘嫂子那边多留意,确保货源稳定纯净。”
“奴婢明白。”姜嬷嬷点头,将新的指示记在心里,这才放心离去。
送走姜嬷嬷,陆云晚独坐窗前,望着庭院中抽出新叶的梧桐。慈蕙堂的成长速度,超出了她的预期。这既是好事,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她需要更精细的规划,让这棵幼苗既能茁壮成长,又不偏离她预设的轨道。更重要的是,她需要一个契机,一个能让慈蕙堂“合法”地扩大影响力,又不引人非议的契机。
这个契机,很快随着秦啸的一次归家,悄然降临。
是夜,秦啸处理完紧急军务,回到锦瑟院时,眉宇间带着一丝疲惫,却也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振奋。他屏退左右,走到陆云晚身边坐下。
“今日军中传来好消息。”他声音低沉,带着一丝沙哑,“西北战事稍缓,朝廷已议定,由我统筹,负责疏通一条新的军粮补给线。此事若成,不仅解前线燃眉之急,对我朝后续用兵亦有深远影响。”
陆云晚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喜色,随即又关切道:“侯爷辛苦了。此事关系重大,侯爷务必保重身体。”
“无妨。”秦啸握住她的手,目光深邃地看着她,“此事,还需夫人相助。”
陆云晚一怔:“我?”
“嗯。”秦啸颔首,“新补给线途经数州,需协调地方,打通关节。其中,河南道南阳一带,地势险要,又是几条商道的交汇点,当地驻军、官府、士绅势力盘根错节,最为棘手。我虽可强行推行,但易生龃龉,耗时耗力,甚至可能延误军机。”他顿了顿,看着陆云晚,“夫人……在善堂之事上,已有善名。若能由夫人出面,以慈蕙堂的名义,在南阳一带开设一处分号,主营些便民利民的香皂、药囊、草本膏剂之类,既可为当地百姓做些实事,赢得口碑,亦可借此融入当地乡绅网络,为补给线的畅通打下些许人脉根基。此事,于国于民于侯府,皆有益处。”
陆云晚瞬间明白了秦啸的深意!这绝非简单的帮忙,而是一步绝妙的棋!
对国事: 为秦啸打通军粮补给线扫清障碍,稳定后方,间接支持了国家边防。
对侯府: 巩固秦啸在军中的地位和威望,为侯府积累更深厚的政治资本。
对慈蕙堂: 提供了一个光明正大、合情合理的扩张契机!以“便民利民”、“回馈乡梓”的公益形象,在战略要地开设分号,既能缓解京城堂中的压力,又能将影响力渗透到更广阔的地域,同时完美契合她“贤德”的公众形象。
对她个人: 展现她不仅能持家教子,更能于国事有所裨益,进一步提升她在秦啸心中的分量,以及在家族、社会中的地位。
这简直是天作之合!陆云晚心中激荡,面上却不动声色,只沉吟片刻,缓缓道:“侯爷所言极是。能为前方将士略尽绵力,是云晚的荣幸。只是……南阳路途遥远,云晚从未涉足,对当地情况一无所知,恐难周全。”
“夫人客气了。”秦啸微笑道,“夫人有‘善名’在身,行事仁厚,自有分寸。具体事务,可交由姜嬷嬷和刘嫂子(负责采买的管事)前去筹备。夫人只需定下基调,把握方向即可。所需银钱、人手,侯府全力支持。”
他如此信任,如此周全地为她考虑,陆云晚心中暖流涌动。她迎上他的目光,郑重道:“既如此,云晚便依侯爷所言。定不负侯爷所托,尽力而为,为军中将士,也为南阳百姓,做些实事。”
秦啸看着她眼中闪烁的坚定与智慧光芒,心中甚慰。他需要的,正是这样一个能与他并肩,于无声处支撑起一片天的妻子。这步棋,不仅为军务,更为他们夫妻间,增添了更深层次的信任与默契。
数日后,永宁侯府低调地拨出一笔款项,并派遣了姜嬷嬷和几位经验丰富的管事、婆子,以及灵枢、素问两位核心弟子,携带足够的基础药材和工具,以及详细的“便民药皂、基础香囊、简易草本膏方”制作手册,悄然前往南阳。陆云晚则亲自修书一封给南阳当地一位与她有过一面之缘、素以乐善好施闻名的乡绅,以“永宁侯夫人陆氏,感念地方民风淳朴,愿略尽绵薄,在当地开设一善堂分号,教授女子基础手艺,兼售些许便民香药,所得微利亦用于本地善举”为由,表达了设立分号的意愿。
这封信,通过秦啸的渠道,很快送到了南阳知府案头。知府见是永宁侯夫人手书,又关乎“善堂”、“便民”、“女子生计”,当即大加赞赏,认为是侯夫人仁德,亦是自己治下之幸,立刻下令地方官绅予以协助,提供合适的场地,并协助联络当地士绅。
南阳分号的设立,异常顺利。在地方官府的默许和部分开明士绅的支持下,选址、建房、招募人手(主要是当地贫苦无依的少女)等工作迅速展开。姜嬷嬷等人抵达后,稍作整顿,便开始按照陆云晚制定的章程运转。她们教授基础的女红、识字,以及最简单的香皂、药囊制作,产品则低价售予当地百姓,所得款项一部分用于维持堂务和再生产,一部分确实用于资助孤寡、施药等善举。
消息传回京城,陆云晚“开设南阳善堂分号,惠泽乡梓”的美名,再次悄然流传。这一次,无人再质疑她的动机,反而赞颂她心怀天下、惠及桑梓的胸怀。慈蕙堂在京城的压力,也因这“分号分流”的举措而大大缓解。京城堂中得以喘息,专注于提升核心技艺和培养骨干。
陆云晚站在锦瑟院的窗前,望着远方。南阳分号的设立,如同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不仅缓解了眼前的困境,更在帝国版图上,悄然织就了一张以“善”为名、以“技”为基的网。这张网,连接着京城与地方,连接着侯府的权势与民间的根基,更连接着她陆云晚深藏的、一步步走向更广阔天地的雄心。暗香浮动,织就的不仅是声名,更是未来无限的可能。而这一切,都始于她精准的判断和与秦啸之间那无需言语的深刻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