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鲁豫皖边区的成立,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淮海地区瞬间激荡起层层涟漪。
在张浩和李润覃的强力推动下,边区政府和军区系统开始迅速高效的运转起来,各项建设工作以惊人的速度铺开。
可以说,现在的边区政府和军区,就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
但草台班子也有草台班子的好处,那就是决策快,执行快。
各军区的主力部队,按照张浩‘化整为零、深入基层’的指示,以连排为单位,像是一颗颗种子般撒向广袤的乡村城镇。
他们这一次的任务不仅仅是军事警戒,更重要的则是要发动群众、建立政权、组织民兵。
龙背山深处的皇藏峪,作为苏鲁豫皖边区和军区的核心,俨然成了一片繁忙而又秩序井然的山中小城。
经过前期的投入和这段时间的建设,以皇藏峪为中心的龙背山之中,多处适合的位置,已经建立起来各种营房、仓库、工厂。
碍于现有条件,当时只是从闽浙赣根据地抽调了几百人的工厂骨干团队。
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这些骨干团队,包含了工业发展的方方面面。
化工、金属冶炼、机械制造等重工业方面的人才,都是在闽浙赣根据地锻炼出来的成熟人才团队。
只要搭配好下游的工人队伍,便可以迅速搭建起工业方面的架子。
而要说到资源,苏鲁豫皖根据地这里,可绝对说得上是资源丰富了。
首先是工业发展现阶段最重要的煤炭资源,无论是有豫东煤都之称的永城县,还是皖北着名的淮北煤田,又或者丰县、沛县等地,都盛产煤炭资源。
而铁矿资源,丰县的铁矿资源,绝对足够根据地现阶段使用了。
再之后的其他资源,也都不缺。
而且,丰县、沛言的数以亿吨的岩盐矿,也足够根据地未来食用和工业方面的使用了。
总之,张浩之所以选择这里作为新的根据地,自然是有所考量的。
1月6日,张浩视察了位于皇藏峪西南方向约八公里远的红山兵工厂。
如今的兵工厂,规模相比于闽浙赣根据地之中的老兵工厂,自然是没办法相提并论的。
但正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整个兵工厂,11月底就已经抵达了这里,而通过从附近招收村民作为工人的方式,如今的兵工厂,也是总共有将近三百人了。
兵工厂之中,有全套子弹生产设备,步枪生产设备、迫击炮的生产设备。
同时,还具备轻重机枪和高射机枪的生产能力。
只是,如今因为熟练工人不足的缘故,产能还远没有发展起来。
如今的红山兵工厂,可以达到步枪15支\/日,轻机枪1挺\/日,重机枪1挺\/3日,60毫米迫击炮2门\/3日,82毫米迫击炮1门\/4日,各种子弹2400发\/天。
同时,具备迫击炮弹和75毫米山炮弹的生产能力。
只是,如今这些重火力暂时没有那么大的需求,而且之前提前储备的弹药暂时够用很长一段时间了,所以如今主要还是以轻武器的生产和子弹的生产为主。
按照现有设备的设计产能,整个兵工厂的人数,应该要达到1500人左右,才能达到理论上的最高产能。
这还是在不增加机械设备的情况下。
所以,根据地的发展,还任重而道远啊。
闽浙赣根据地,是发展了快三年的时间,才攒下的家底。
如今不缺顶尖的人才,剩下的基层工人,基本上只要能识字,基本上转化起来,难度并不高。
张浩定下的目标,便是要在一年半以内,也就是39年年中以前,把红山兵工厂的产能,提高到闽浙赣根据地差不多的水平。
因为张浩知道,至少到39年以前,大概率不会有大规模的日军对根据地进行围剿。
如此大的发展机遇期,如果不把握住,那才是浪费呢。
视察完兵工厂后,张浩又先后去了化工厂、机械厂、被服厂等其他工厂进行了视察。
并且,在之后的两天里,对未来钢铁厂和其他工厂的选址进行了查看。
此地既然有铁矿,又有充足的煤矿资源,那不建设钢铁厂,可就太亏了。
这些工厂,分布在龙背山的各处位置,都是未来根据地发展壮大的重要基石,自然容不得张浩不重视。
而这段时间,根据地的地方上,工作也是卓有成效。
部队通过对一部分民怨极大的地主进行公审,然后为了抗战的大局考虑,和剩下绝大多数的地主,进行了减租减息谈判。
通过谈判,所有地租不得高于产出的三成,借贷的年利息不得高于两成,所有高于规定的利息或者地租,全部按照按照规定数额执行,并且重新制定契约,将过去的契约作废。
如债务人已经付息超过本金,停利还本,也就是说,之后就不需要付利息了,只要在规定时间内还清本金就可以了。
如果付息已经超过本金两倍,本利停付,也就是说,本金就不用还了,原本的借贷关系,也就宣告直接结束了。
而地租方面,原本当地的地租,普遍是4.5成到5成,佃户还要交税,而减租后的新规定则是,地租不得超过3成,同时,地主和佃户,各缴纳1.5成的收益作为田税。
比如一亩地亩产100公斤粮食,地主得30公斤,佃户得70公斤,然后地主需要缴纳4.5公斤粮食作为田税,佃户需要缴纳10.5公斤粮食作为田税,最终,地主实际得粮25.5公斤,佃户实际得粮59.5公斤。
此法一出,部队迅速在当地站稳了脚跟,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欢迎。
虽然地主不愿意,但现如今形势比人强,112师有人有枪,根本不怕他们闹腾。
更何况,部队在这段时间,还杀鸡儆猴的,拿一些民愤较大的地主恶霸进行了公审,其他地主更不敢反抗了。
而当时间来到1月12日的时候,根据地的第一支民兵部队也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正式宣告成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