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我们继续《阿胶里的光阴》第七卷的旅程。这是第129章。
---
第七卷:四海承风
第129章:在联合国相关论坛发表演讲
成为美思康辰集团国际化先锋,带来的不仅是资源与荣誉,更是通往世界舞台中心的机会。一封来自瑞士日内瓦的邀请函,跨越重洋,送到了林静手中——她受邀作为主讲嘉宾之一,出席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下属的“可持续发展与包容性商业论坛”。
论坛的主题是:“传统智慧与现代创新:赋能全球社区健康”。
当林静站在联合国欧洲总部庄严肃穆的会议厅演讲台前,望着台下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代表们,她感到一阵恍惚。曾几何时,她只是一个在自家厨房里,为了生计和女儿健康而小心翼翼熬制阿胶糕的普通母亲。而今,她代表着一个源自东方的健康品牌,站在这里,准备分享她的故事。
她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台下,看到了程致远鼓励的眼神,以及全球团队通过线上连线投射来的期待目光。她调整了一下麦克风,用流利的英语开始了演讲,声音清晰而沉稳。
“尊敬的各位代表,女士们,先生们,”她开场道,“在我身后,是璀璨的城市之光。但在我心中,始终亮着一盏温暖的厨房灯火。今天,我想分享的,正是从一盏厨房灯火开始,如何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同行者一起,点亮更多渴望健康光芒的故事。”
她没有堆砌复杂的商业术语,而是从一张张面孔讲起:
她讲述了团队中那位曾经下岗、在“静心坊”重拾生活信心的中国大姐;讲述了德国药剂师汉斯先生从质疑到信服,成为东西方健康理念桥梁的经历;讲述了北美一位因“活力续航版”精力膏而改善产后疲劳的妈妈写来的感谢信;也坦诚地分享了在全球化进程中遇到的挑战——文化误解、体质差异、贸易壁垒。
“我们意识到,”林静的声音充满了力量,“真正的‘包容性商业’,并非简单地将产品卖到更多地方。而是放下身段,去倾听、去理解、去尊重不同文化、不同人群最真实的需求和困惑。然后,用我们掌握的智慧——无论是古老的东方养生哲学,还是现代的科学技术——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她重点介绍了“寰宇体质研究计划”和随之而来的全球产品创新。
“这不仅仅是商业创新,更是一种责任。”她展示了几张简洁的图表,说明不同区域人群对同一产品成分的可能代谢差异。“当我们掌握了这些知识,我们就不能假装看不见。我们有责任调整我们的产品,让它们更安全、更有效地服务于特定人群。这,就是我们理解的‘可持续发展’在健康领域的具体实践——不是掠夺式的开发,而是精准的、负责任的滋养。”
最后,她谈到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积善行,思利他’,这源自东方的古老哲言,驱动着我们的一切行动。”她动情地说,“它体现在我们与全球各地社区合作的公益项目里,体现在我们对原料可持续采购的坚持中,更体现在我们每一天,努力让产品更好一点、更贴心一点的细节里。我们相信,商业的本质,是价值的交换,更是善意的循环。”
“我们从一方小小的阿胶糕出发,但它承载的,是对生命的尊重,对健康的承诺,以及对一个更加和谐、健康的世界的向往。这盏从东方点亮的灯火,愿意与全世界分享它的光与热。”
演讲结束时,会场陷入了片刻的宁静,随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这掌声,不仅送给一个成功的商业案例,更是送给一种将传统与现代、商业与善意、本土与全球巧妙融合的智慧和情怀。
会后,多位国际组织的代表、其他国家的企业家纷纷上前与林静交流,表达合作意向,或探讨如何将这种模式借鉴到他们的领域。
一位来自非洲的健康项目官员对她说:“林女士,您的故事让我看到,发展不仅仅是资金的投入,更是知识与智慧的因地制宜。我们非常需要这种尊重本地实际情况的创新。”
回酒店的路上,程致远看着窗外日内瓦湖的夜景,轻声说:“你今天不仅代表了静心坊,美思康辰,某种程度上,你也代表了中国新一代企业家的形象——自信、包容、富有责任感,并且善于用国际语言讲述中国故事。”
林静靠在后座上,感到一种深深的疲惫,但更多的是释然与平静。
“我只是说出了我们一直在做的事实。”她微微笑道,“但今天,我更加确信,我们走的路是对的。健康是人类共同的语言,而善意,是通往世界任何角落的通行证。”
联合国论坛上的这次演讲,将“静心坊”和它代表的东方养生文化,推上了一个更具全球影响力的舞台。它标志着,这股源自东方的健康之风,不再仅仅是商业世界的涟漪,正开始汇入推动全球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的大潮,成为一股备受瞩目的、温暖而坚定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