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事厅内,空气中还残留着长孙无垢信纸焚烧后的一缕淡淡焦香,混杂着烛火燃烧的蜡味,形成一种奇特而肃静的氛围。
李靖和罗成垂手立于一旁,眼观鼻,鼻观心。
他们都清楚,第一封信带来了家宅的温情,也带来了朝堂的警示。而这紧随而至的第二封信,分量只会更重。
杨辰的目光,落在了第二封信的封口上。
那是一枚精致的凤纹蜜蜡。
与长孙无垢那枚小巧私密的“孙”字印不同,这枚凤纹印章,线条繁复而华贵,凤凰的尾羽舒展,栩栩如生,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母仪天下的气度。
这是前朝皇后的印信,也是萧美娘的专属印记。
杨辰的心境,也随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如果说,长孙无垢的信,是庭院深处,一株悄然为他绽放的解语花,清幽而私密。
那么,萧美娘的信,便像是皇城之巅,一面为他而升起的凤旗,昭示着他的正统与荣耀,华丽而张扬。
他缓缓撕开封口,动作比刚才要郑重几分。
信纸用的是宫中特供的金粟山藏经纸,纸质坚韧,色泽微黄,上面用朱砂墨,写着一手雍容华贵的宫装小楷。
字迹珠圆玉润,法度森严,每一个笔画都透着一种不可动摇的威仪。
“君启:”
仅仅两个字,便带着一种俯瞰江山的开阔。
“闻君于太原大捷,克李靖,降红拂,兵不血刃而定北方,妾于洛阳宫中,心甚慰之。此等功绩,非雄主不可为。”
开篇便是赞誉,却不显谄媚,反而像是一位真正的皇后,在嘉奖她最得意的将军与夫君。
杨辰的唇角,不自觉地勾起。
他继续往下看。
“君离之后,洛阳百姓,无不感念君恩。城中坊间,孩童传唱之歌谣,已非前朝旧曲,皆为‘杨帅定国,天下太平’之新词。妾每每于宫墙之上,听闻此声,便知君之仁德,已深入人心。”
“昨日,城西有老妪,携其孙,跪于宫门之外,献上新炊之黍米。言其家三代,饱受战乱之苦,唯君至洛阳,方得安寝。此一饭之恩,愿为君祝祷,祈君早日登临九五,以安天下。”
“妾已命人厚赏,然老妪不受,只言:‘民心所向,非金银可易。’言罢,叩首而去。”
信中没有一句“思念”,没有一句“牵挂”,通篇都在讲述洛阳的民心,百姓的拥戴。
可杨辰读着这些文字,却比读到任何情话,都更能感受到萧美娘那份深沉而炽热的情意。
她不是在向他汇报民情。
她是在用整个洛阳城的民心,来为他的帝王之路,添砖加瓦。
她是在告诉他,他的身后,不仅有她们这些女人,更有千千万万的黎民百姓,在翘首以盼,盼着他君临天下。
这份情意,太过宏大,也太过沉重。
唯有真正的帝王,才能承载。
李靖站在一旁,虽然看不见信的内容,但从杨辰那愈发深邃的眼神中,他能感受到一种与刚才截然不同的气场。
如果说,刚才主公看第一封信时,像是一个卸下甲胄的丈夫,温情而柔软。
那么此刻,他便重新披上了那件名为“天下”的皇袍,眼神里是山河万里的壮阔与睥睨。
信的最后,萧美娘的笔锋,终于带上了一丝属于女人的柔软。
“北方苦寒,君之衣食,妾已备下冬衣数箱,不日将由专人送达。君之龙体,系天下安危,万望珍重。妾与观音婢,及宫中诸姐妹,皆在洛阳,静候君凯旋之日。”
“静候君凯旋之日。”
杨辰反复咀嚼着这几个字,心中一片火热。
他知道,这便是萧美娘的承诺。
她们会在后方,为他守好这座天下,等他扫平四海,荣归故里。
“呼……”
杨辰长长地吐出一口气,将信纸小心翼翼地叠好,贴身放入怀中。
与长孙无垢那封必须焚毁的密信不同,萧美娘的这封信,是一份可以昭告天下的功绩簿,也是一份凝聚人心的宣言书。
他抬起头,看向厅内的李靖和罗成,两人的脸上,都带着探寻与好奇。
杨辰笑了笑,没有解释信里的内容,只是将那种种情绪尽数敛入眼底,重新化作了古井无波的平静。
“先生,罗将军。”
“末将在!”
“李世民想玩合纵之术,借刀杀人。这把戏,没什么新意。”杨辰踱步回到沙盘前,手指在沙盘上轻轻划过,从北方的突厥,到南方的江淮,再到西边的关中。
“他能借的刀,无非就是那么几把。窦建德、杜伏威、萧铣、林士弘……这些冢中枯骨,早晚都是我们的盘中餐,不足为虑。”
“他唯一能指望的,也是对我军威胁最大的,只有北方的突厥。”杨辰的手指,重重地落在了代表着草原的区域。
李靖的神色变得凝重起来:“主公所言极是。突厥狼骑,来去如风,骁勇善战。若李世民真以大利诱之,使其南下侵扰我军后方,与我军在并州、洛阳一带周旋,则我军北伐之势,必将受阻。”
“不止是受阻。”杨-辰摇了摇头,眼中闪过一丝冷光,“我刚刚拿下并州北部,人心未稳。一旦突厥入境,烧杀抢掠,我好不容易在太原建立的仁义之名,便会毁于一旦。百姓会质疑我们的能力,那些刚刚归附的士绅,也会再次动摇。”
“届时,李渊再趁机出兵,南北夹击,我们就会陷入腹背受敌的绝境。”
罗成听得血气上涌,重重一拳砸在自己的胸甲上,发出“砰”的一声闷响。
“主-公!末将愿率玄甲铁骑,北上迎敌!定将那些突厥杂碎,挡在雁门关外!”
“挡?”杨辰看了他一眼,笑了,“为何要挡?”
罗成一愣:“不挡,难道放他们进来?”
“当然不。”杨辰的笑容,带上了几分莫测的意味,“我的意思是,与其被动地等他们来,不如我们主动地……打过去。”
“什么?!”
这一次,不仅是罗成,就连一向沉稳的李靖,也忍不住惊呼出声。
主动出击,远征草原?
这……这简直是疯了!
中原王朝与草原民族交战,自古以来,都是依托长城关隘,以防守反击为主。强如汉武帝,倾举国之力北伐匈奴,也是惨胜,国库为之一空。
如今定国军根基未稳,就想主动远征突厥,这在任何一个兵家看来,都是以卵击石的疯狂举动。
“主公,万万不可!”李靖急忙上前一步,拱手劝谏,“草原辽阔,地形于我军不利。突厥骑兵,一人双马,机动性极强,我军后勤补给线过长,极易被其切断。一旦深入草原,大军便会陷入缺粮少水的绝境,后果不堪设想!”
“先生说的,我都明白。”杨辰摆了摆手,示意他稍安勿躁。
他当然知道远征草原的风险。
但他,有不得不去的理由。
【红颜录】的提示,还在他的脑海中盘旋。
【北方草原,突厥可汗之女,身负异域气运,或可为宿主所用】。
李世民想借突厥的刀。
而他杨辰,不仅要折断这把刀,更要将这把刀的主人,连同那份珍贵的“异域气运”,一并收入囊中!
这才是釜底抽薪!
“先生,”杨辰看着李靖,眼神里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你说的,是常规的打法。但对付非常之人,需用非常之法。”
他走到李靖身边,压低了声音:“我得到密报,突厥内部,并非铁板一块。颉利可汗与突利可汗,叔侄二人,貌合神离,早已心生嫌隙。这,便是我们的机会。”
“而且……”杨辰的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笑容,“谁说,打仗就一定要用兵马去填?”
李靖的眼中,闪过一丝困惑。
不用兵马,用什么?
就在这时,杨辰的脑海中,系统那悦耳的提示音,再次响起。
【叮!检测到宿主面临重大战略抉择,触发特殊任务!】
【主线任务:北征草原,瓦解李世民的“借刀杀人”之计!】
【任务奖励:情缘点3000,随机突厥顶级将领天赋一项!】
【特别提示:红颜录已锁定新目标——突厥可汗之女,阿史那·朵颜。攻略成功,可获得其身负的88点国运,并有几率获得特殊天赋“草原狼骑统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