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华国规定:
金银铜铁矿属于朝廷资源,不允许民间私自开采。
如果民间私自开采、属于严重犯罪行为,世家、权贵也不例外。
但石炭不在其内。
一是石炭如今的用途远不如金银铜铁,主要用来取暖和烧火做饭。
二是开采技术很有限、开采成本高,因此只有富裕阶层才用。
皇城等地的取暖燃料还是以木炭为主,由炭户专业烧制供应。
因此石炭资源基本掌握在各世家大族手中。
凌烟阁的石炭开采业务就是和叶氏一族合作的。
李晏说要将凌烟阁的部分石炭开采权收回,意思是朝廷不能再让石炭资源全部掌握在世家大族手中,朝廷也要拥有部分石炭矿了。
李晏的话琼皇都听懂了。
卫彤兼任盐铁转运使多年,的确不能再让掌握盐铁开采与经营权。
至于石炭开采,倒不急在一时。
“晏儿,你觉得由谁接任盐铁转运使合适?”
琼皇这是赞同收回卫彤权力。
“盐铁转运使负责盐铁专卖和漕运管理,是国家财政核心部门之一,一定得是信得过的人。
但卢国公任盐铁转运使多年,涉利之人多是权贵、世家之人,如果不是手段过硬、又有家世背景支撑的人,就算当了盐铁转运使,也只是形同虚设。
儿臣推荐司农寺韦卿正。”
李晏的想法和琼皇不谋而合。
司农寺韦卿正是太子太傅的长子。
太子太傅出身京兆韦氏,几百年前起即为关中名门,朝中有不少韦氏子弟。
韦卿正与英国公成绍又是亲家,是“自己人”。
当然还有一点:
韦卿正也很能干!
司农寺负责?粮食积储与仓廪管理、?禄米供应及?农业政策执行等,最高官职是卿正。
韦卿正任职司农寺期间,不仅国家粮库的运营与粮食储备调配从未出过错,就连推行均田制时也手段强硬,丝毫不惧世家、权贵强占民田。
极大肃清世家、权贵强占民田之风。??
这样集手段、家世背景与心腹为一体的人,不多!
当然,除了韦卿正、也不是没有其他人合适,像御史大夫、庄卿正也可以。
但御史大夫是鸿儒先生的大弟子,与方氏一族关系密切。
庄卿正则出身庄氏一族。
琼皇登基后,大力提拔方氏与庄氏两族,以至于这两族朝中势力大增,不能再增强其势力。
韦卿正出身京兆韦氏,虽然几百年前起即为关中名门,但朝中势力与方、庄两族相比还是差不少。
更重要的是:
京兆韦氏虽历史悠久,但发展至今属于清流一派,区别于门阀士族的世袭特权。
清流派的核心特征是通过科举仕宦获得政治地位,与李晏大力推行的科举制相呼应。
琼皇听到李晏推荐韦卿正,道:“那就让韦卿正接任盐铁转运使一职。”
司农寺卿正为从三品官职、盐铁转运使这正三品官职。
“母皇,儿臣的意思是对韦卿正的任职正好可以与庄卿正升任侍中一职同时公告。”
现任侍中因年迈已提出致仕,琼皇属意大理寺庄卿正接任侍中一职。
侍中是“三省六部制”中门下省的最高长官,参与国家决策,主管监察与诏令审核,有权驳回皇帝诏书,是兼具监督与辅政功能的实权官职。
侍中还掌握部分人事推荐权,可推举五品以下官员。
庄卿正之前或许还算不上琼皇的心腹,但自从李晏将庄如意拉入她的阵营后,庄卿正自然而言靠向琼皇。
因此琼皇才属意庄卿正接任侍中一职。
说起来,庄卿正这也是受了庄如意的好处。
琼皇原本是想在今年冬至第一日大朝贺日时公布庄卿正升任侍中一职,距离现在不到半月,如果同时公布韦卿正接任盐铁转运使,时间上会不会太急?
李晏瞧出琼皇的顾虑:
“母皇,韦卿正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去全国各地巡察。
为了保证他的人身安全,可以从黑衣卫派一队精锐保护他。”
琼皇这下完全明白李晏的用意了。
卢国公掌握盐铁专卖和漕运管理多年,已形成固定势力,全国各地巡察可以肃清这些势力。
正好可趁着春节将至之机,韦卿正来个出其不意。
只是盐铁专卖涉利太丰厚,在肃清期间,肯定会遇到刺杀、暗杀。
派黑衣卫既是保护韦卿正的人身安全、同时也是监督。
琼皇颔首:
“就按晏儿你说的办,在冬至第一日大朝贺日同时公布韦卿正升任盐铁转运使一职。
同时令他秘密出行,巡察全国盐务、铁务及漕运等业务。
让萧统领派一队黑衣卫精锐随行,保护他的安危。”
“母皇,庄卿正升任侍中后,你属意谁任大理寺卿正一职?”
琼皇看着李晏似笑非笑:
“你心里不早就有人选了吗?这个时候倒与母皇打起哑谜来。”
李晏脸一红,拉着琼皇的胳膊撒娇:
“就算儿臣心中有属意的人选,不是还得母皇同意吗?
再说,叶无涯从从四品上的大理寺少卿升为从三品的大理寺卿正,连跳了三级,升得也太快。
不合适。”
“你说得有理。不如你想个方案出来?”
“儿臣觉得先不正式任命叶无涯为大理寺卿正,让他以大理寺少卿一职代为掌管大理寺。
等到他立下大功时再正式任命他为大理寺卿正,到时大家都没有话说。”
李晏此想法又与琼皇不谋而合!
琼皇之前考虑过另外安排个人任大理寺卿正,可叶无涯在大理寺的威望实在太高,另外安排个人要么成为傀儡、要么与叶无涯争权,反倒将大理寺弄得乌烟瘴气。
可让叶无涯直接从大理寺少卿升为大理寺卿正,确实也升得太快,会让其他官员心里不平衡。
还不如先空着大理寺卿正一职,让叶无涯以大理寺少卿身份代为掌管大理寺。
琼皇摸了摸李晏的头,感叹道:
“晏儿对朝廷官员的任免越来越驾轻就熟,母皇很是欣慰。
等你生完孩子,母皇就替你带孩子去,你代母皇代掌朝政。
再过几年,等你在朝堂上的威望高了,母皇再正式将皇位传给你。”
“母皇还这样年轻,怎么就能让儿臣代掌朝政?”
琼皇指了指自己的白头发:
“你以为当皇帝有多好啊?
母皇比韩氏只大了三岁,可看上去像是比她大了十岁。
与那些保养得好的同龄贵妇人相比,更是差了许多岁。
母皇也想像皇城的贵妇人一样,享享清福。”
琼皇口中的韩氏是英国公成绍的夫人。
韩氏在一众皇城贵妇人中并不算保养得好的,看着与实际年龄相仿。
李晏看着琼皇鬓角花白的头发,才四十三岁的人像是五十岁!
李晏心一酸:“都是儿臣不争气,才让母皇如此操劳。”
“倒不是因为你,只是皇帝这个位置想坐稳、做好没这样容易。
但你比母皇幸运,早早就有了自己的心腹班子,有他们帮助你,你以后倒不用像母皇这样操劳。”
“这也是母皇宽容。”
琼皇年轻时,先皇并不属意她为皇位继承人,因此迟迟没有成立东宫詹士府。
不像现在,李晏不仅早早就成立了东宫詹士府,还培养了萧清河、叶无涯、庄如意、薛绍、成滢、刘成玄等心腹亲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