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首都返程的大巴车刚驶入“绿韵微光”的庭院,欢快的锣鼓声便扑面而来。庭院里张灯结彩,幸福树上挂满了竹编灯笼和羌绣彩带,朵朵剪的红色剪纸爱心随风轻摇,空气中弥漫着桂花糕的甜香与饭菜的香气。家长们、志愿者们、跨界伙伴们早已等候在庭院中,看到陈曦一行下车,立刻围了上来,欢呼声此起彼伏。
“系统提示:捕捉到‘凯旋庆祝’温馨场景,【幸福记录模式】启动全景实时记录——”意识中响起温润的提示音,陈曦举起手中的国家级荣誉奖牌,阳光下,烫金字样熠熠生辉。糯米和黑豹挣脱牵引绳,兴奋地摇着尾巴冲向人群,孩子们立刻围上来,抚摸着它们身上的竹编马甲,叽叽喳喳地问个不停。
庭院布置:非遗元素装点的庆功宴
“你们可算回来了!”张教授被志愿者推着上前,看着奖牌,眼中满是欣慰,“这枚奖牌真亮眼,是‘绿韵微光’所有人的骄傲!”江亦辰走上前,接过陈曦手中的行李,笑着说:“庆功宴早就准备好了,就等你们凯旋归来!”
陈曦环顾庭院,处处都是精心布置的非遗元素:林砚舟用竹编工艺制作了巨大的“荣耀”二字,悬挂在幸福树的枝干上,边缘缠绕着五颜六色的彩绳;沈亦舟将领奖现场的照片打印出来,做成照片墙,从入场时的忐忑到领奖时的荣耀,每一个瞬间都被清晰记录;陈曦和家长们一起,用孩子们的非遗作品装点庭院,乐乐的竹编挂件、小宇的羌绣挂饰、朵朵的剪纸窗花,让整个庭院充满了艺术气息与温馨感。
餐桌被摆成了圆形,围绕着幸福树摆放,桌布是苏医生特意绣的羌绣图案,上面绣着“绿韵微光,荣耀同行”八个字;餐具是林砚舟定制的竹编餐盘,每个餐盘上都印着一个孩子的笑脸;饮料杯上贴着朵朵剪的小奖牌剪纸,可爱又应景。
“这些都是大家一起准备的,”苏医生笑着说,“孩子们听说要为获奖庆祝,主动提出用自己的作品装点庭院,家长们也纷纷出力,准备了丰盛的菜肴。”乐乐骄傲地说:“陈姐姐,我编了十个竹编奖牌,每个家人都有一个!”小宇点点头:“我绣了羌绣徽章,要贴在每个人的衣服上!”
“系统提示:记录到‘同心布置’温暖瞬间——用非遗作品装点庆功宴,每一处细节都藏着家人的爱意与骄傲。幸福旁白:最好的庆祝,不是盛大的排场,而是家人一起动手,用真心与创意,打造属于我们的荣耀时刻。”
沈亦舟举着相机,记录下这热闹的场景:孩子们在庭院里追逐嬉戏,家长们在餐桌旁摆放菜肴,志愿者们在悬挂彩带,糯米和黑豹在人群中穿梭,偶尔停下来接受大家的抚摸,整个庭院充满了欢声笑语。
庆功宴开席:舌尖上的幸福与荣耀
随着陈曦宣布庆功宴开席,大家纷纷入座。餐桌上的菜肴丰富多样,每一道都蕴含着特殊的意义:清蒸鱼寓意“年年有余”,象征着“绿韵微光”的公益之路越走越宽;糖醋排骨寓意“甜甜蜜蜜”,代表着家人之间的温暖羁绊;糯米鸡用竹编蒸笼盛放,寓意“蒸蒸日上”,祝愿公益事业蓬勃发展;还有一道“荣耀拼盘”,用水果拼成奖牌的形状,周围点缀着孩子们制作的剪纸小花,精致又美味。
江亦辰站起身,举起饮料杯:“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庆祝‘绿韵微光’获得国家级荣誉。这是一份来之不易的荣耀,是大家四年坚守的结果。我提议,为了这份荣耀,为了我们这个温暖的家,干杯!”
“干杯!”所有人都举起杯子,孩子们的欢呼声、大人们的笑声交织在一起,碰杯声清脆悦耳。糯米和黑豹趴在陈曦身边,得到了专属的狗狗蛋糕,吃得津津有味,引得孩子们阵阵欢笑。
席间,大家纷纷分享着自己的感受。乐乐妈妈红着眼眶说:“四年前,我带着乐乐走投无路,是‘绿韵微光’给了我们希望。现在,看到孩子们的成长,看到中心获得国家级荣誉,我真的太激动了。以后,我会一直支持中心的公益事业,和大家一起走下去。”
志愿者小王说:“作为一名志愿者,能见证‘绿韵微光’的成长,我感到非常荣幸。在这里,我看到了孩子们的努力,看到了老师们的坚守,看到了公益的力量。以后,我会继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孩子。”
沈清鸢笑着说:“恭喜‘绿韵微光’!这次的荣誉是对你们的认可,也是对非遗公益模式的肯定。以后,我会继续推动非遗与赛车文化的跨界融合,让更多人了解非遗,支持公益。”
“系统提示:记录到‘席间畅谈’幸福瞬间——美食暖胃,真情暖心,席间的分享与祝福,让荣耀时刻更添温情。幸福旁白:荣耀的意义,不仅在于获得认可,更在于与家人一起分享喜悦,让这份幸福与骄傲,流淌在每个人的心中。”
陈曦看着身边的家人,心中满是温暖。她知道,这份荣誉的背后,是所有人的齐心协力,是无数个日夜的默默付出。庆功宴上的每一道菜,每一句祝福,都承载着大家对“绿韵微光”的爱与期许。
才艺表演:用非遗致敬荣耀
酒过三巡,孩子们主动提出要表演才艺,用自己的方式庆祝获奖。乐乐第一个走上前,手里拿着一个刚编好的竹编奖牌:“我为大家表演竹编技艺,希望‘绿韵微光’能获得更多荣誉!”他熟练地摆弄着竹丝,手指灵活地穿梭,不一会儿,一个小巧玲珑的竹编奖牌就完成了,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
小宇带着羌绣小组的孩子们上台,展示了他们的最新作品——一幅巨大的羌绣挂毯,上面绣着“绿韵微光”的庭院、孩子们的笑脸、糯米和黑豹的身影,还有那枚国家级荣誉奖牌。“这幅挂毯是我们花了一个星期绣成的,”小宇说,“我们想用羌绣记录下这份荣耀,祝愿中心越来越好!”
朵朵和剪纸小组的孩子们则现场创作了一幅剪纸作品,他们分工合作,有的剪奖牌,有的剪幸福树,有的剪孩子们的笑脸,很快,一幅充满童趣与荣耀感的剪纸作品就完成了。朵朵举着作品,大声说:“这是我们送给中心的礼物,希望大家永远幸福,永远开心!”
江亦辰也上台献唱,他特意改编了《终身之约》的歌词,加入了获奖的元素,温柔而坚定的歌声回荡在庭院里:“以爱为名,以荣耀为证,终身相守,不离不弃……”孩子们跟着旋律轻轻哼唱,大人们也忍不住跟着拍手,现场气氛达到了高潮。
“系统提示:记录到‘才艺致敬’精彩瞬间——孩子们用非遗才艺庆祝荣耀,每一件作品、每一首歌,都藏着最真挚的祝福。幸福旁白:非遗不仅是传承文化的载体,更是表达情感的方式。用自己的手艺致敬荣耀,是最特别、最动人的庆祝。”
沈亦舟的相机不停闪烁,记录下这一个个精彩的瞬间:乐乐专注编竹编的模样、小宇展示羌绣挂毯的骄傲、朵朵创作剪纸的认真、江亦辰深情演唱的身影,还有大家脸上洋溢的幸福笑容。这些画面,将成为“绿韵微光”幸福档案中最珍贵的一页。
分享蛋糕:甜蜜定格,荣耀延续
才艺表演结束后,沈亦舟推着一个巨大的庆祝蛋糕走进庭院。蛋糕上用奶油复刻了国家级荣誉奖牌的图案,周围点缀着孩子们的非遗作品模型,还有糯米和黑豹的卡通形象,格外精致。
“这是我特意定制的蛋糕,”沈亦舟笑着说,“蛋糕的每一层都有不同的口味,代表着我们这四年走过的不同历程,有艰辛,有感动,有成长,有荣耀。现在,让我们一起切开蛋糕,分享这份甜蜜与幸福!”
陈曦、苏医生、林砚舟、沈亦舟四人合力切开蛋糕,孩子们立刻欢呼起来,纷纷围上来想要品尝。陈曦拿起一块蛋糕,递给乐乐:“乐乐,这是你的,谢谢你为中心付出的努力。”苏医生给小宇递上蛋糕:“小宇,你的羌绣越来越棒了,继续加油!”林砚舟给朵朵递上蛋糕:“朵朵,你的剪纸真可爱,希望你永远保持这份童真。”
大家一边吃着蛋糕,一边分享着获奖的喜悦,讨论着未来的规划。“以后我们要在全国建立更多分中心,让更多特殊儿童受益,”陈曦说,“还要完善非遗课程体系,让孩子们学到更多精湛的手艺。”
林砚舟点点头:“我会设计更多适合特殊儿童的非遗课程,培养更多非遗传承人。”苏医生说:“我会联合更多康复专家,让非遗康复课程更具科学性和针对性。”沈亦舟说:“我会拍摄更多纪录片和宣传片,让更多人了解‘绿韵微光’的故事,支持我们的公益事业。”
孩子们也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我要编更多竹编作品,为公益义卖筹集更多善款!”“我要绣更多羌绣挂毯,送给分中心的小朋友!”“我要剪更多剪纸,让更多人喜欢非遗文化!”
“系统提示:记录到‘甜蜜分享’幸福瞬间——蛋糕的甜蜜融化在口中,荣耀的喜悦流淌在心中,未来的期许凝聚在言行中。幸福旁白:荣耀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愿这份甜蜜与喜悦,伴随我们一路前行,让‘绿韵微光’的公益之路越走越宽,荣耀越来越多。”
尾声:荣耀在怀,幸福延续
夜幕降临,庭院里的竹编灯笼亮起暖黄的光芒,照亮了每个人脸上的笑容。大家围坐在幸福树下,看着手中的竹编奖牌,吃着甜蜜的蛋糕,聊着未来的规划,糯米和黑豹趴在一旁,温顺地看着大家,偶尔发出温柔的呜咽声。
陈曦抬头望向夜空,繁星点点,仿佛在为“绿韵微光”的荣耀送上祝福。她知道,这场庆功宴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未来的日子里,她将带着这份国家级荣誉,带着家人的爱与期许,继续坚守公益初心,传承非遗文化,帮助更多特殊儿童走出困境,收获幸福与成长。
“系统提示:今日‘获奖庆祝’幸福记录完成。幸福总结:荣耀的庆祝,因家人的陪伴而更加温暖;幸福的瞬间,因共同的坚守而更加珍贵。一场庆功宴,凝聚着过去的艰辛与成长,承载着现在的喜悦与骄傲,寄托着未来的期许与希望。愿‘绿韵微光’的每一位家人,都能在荣耀的陪伴下,收获更多幸福与成长;愿这份公益初心永远不改,非遗文化永远传承,温暖与善意永远传递,让‘绿韵微光’的故事,在岁月中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幸福树的枝叶在晚风中轻轻摇曳,散发着淡淡的香气,见证着这场充满爱与荣耀的庆祝。月光洒在庭院里,洒在每个人的脸上,也洒在那枚国家级荣誉奖牌上,让它在夜色中依旧熠熠生辉。未来的日子里,“绿韵微光”的家人们将继续携手同行,在公益的道路上砥砺前行,让荣耀延续,让幸福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