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会议中心的聚光灯依旧明亮,陈曦手持国家级公益示范基地标兵单位的荣誉证书,站在舞台中央。糯米和黑豹温顺地趴在她脚边,竹编马甲上的羌绣纹样在灯光下熠熠生辉,项圈上的“终身陪伴”勋章随着呼吸轻轻晃动。台下掌声渐歇,所有目光都聚焦在这个年轻的公益人身上,期待着她的获奖感言。
“系统提示:捕捉到‘真情告白’核心场景,【幸福记录模式】启动音频高清收录+全景画面记录——”意识中响起温润的提示音,陈曦深吸一口气,指尖轻轻划过证书的烫金纹路,目光缓缓扫过台下的每一张面孔,声音温柔而坚定:“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公益同仁,亲爱的‘绿韵微光’家人们:大家好!”
感谢时光:让平凡坚守,绽放光芒
“今天,当我站在这里,接过这份沉甸甸的荣誉,心中最想说的两个字,是‘感谢’。首先,我想感谢时光——感谢这四年漫长而又珍贵的时光,让一群原本毫无交集的人,聚成了一个温暖的家;让一个看似不可能实现的梦想,长成了遮风挡雨的大树;让一束微弱的光,汇聚成了照亮前路的星河。”
陈曦的目光落在台下的幸福树照片上,那是沈亦舟特意制作的背景板,照片里的幸福树枝繁叶茂,开满了淡粉色的花朵。“四年前,我站在一间破旧的厂房里,看着空荡荡的房间,心里只有一个简单的想法:我想为特殊儿童做些什么,想让他们也能感受到世界的温暖。那时候,我没有想到,这个小小的想法,会牵引着我走到今天。”
“还记得我们第一次招募孩子,只有三位家长愿意相信我们;还记得我们第一次开设非遗课程,孩子们连剪刀都握不稳;还记得我们第一次举办公益义卖,一整天只卖出了三件作品。那些日子,充满了艰难与迷茫,甚至有很多次,我都想过放弃。”她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但每当我看到孩子们渴望的眼神,看到他们一点点进步的笑容,看到身边伙伴们坚定的目光,我就告诉自己,不能停,也不能退。”
“时光不会辜负每一份坚守。四年的时间里,我们从一间破旧厂房,搬到了充满生机的庭院;从三名儿童,到如今帮扶上千名孩子;从单一的竹编课程,到涵盖羌绣、剪纸、广彩的多元非遗体系;从默默无闻到今天的国家级荣誉。这一切,都是时光给予我们的最好馈赠,也是每一份坚持换来的必然结果。”
“系统提示:记录到‘时光感恩’真挚瞬间——岁月沉淀的不仅是荣誉,更是不可磨灭的羁绊。幸福旁白:时光不语,却回答了所有问题;岁月无声,却见证了所有成长。最珍贵的,从来不是瞬间的闪耀,而是日复一日的坚守。”
台下响起轻轻的掌声,不少公益同仁眼中泛起泪光,他们深知这份荣誉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辛勤付出与默默坚守。
感谢家人:以爱为名,终身相伴
“其次,我想感谢‘绿韵微光’的每一位家人——是你们,让‘绿韵微光’从一个名字,变成了一个有温度、有力量的家。”
陈曦的目光首先落在苏医生、林砚舟、沈亦舟身上:“感谢苏医生,你用专业的知识和温柔的性格,守护着每个人的健康。多少次,你为了照顾生病的孩子,熬夜守在中心;多少次,你为了完善康复课程,查阅无数资料。你是这个家最坚实的后盾,也是孩子们最信赖的‘苏妈妈’。”
“感谢林砚舟,你用精湛的非遗技艺,为孩子们搭建了梦想的舞台。你放弃了大城市的发展机会,来到这里,手把手教孩子们编织竹编,用传统工艺点亮他们的人生。你制作的每一件竹编工具、每一个竹编装饰,都藏着对孩子们的爱与期许。”
“感谢沈亦舟,你用镜头记录下这个家的每一个瞬间,让更多人知道了‘绿韵微光’的故事。你跑遍全国各地,拍摄公益宣传片、记录孩子们的成长,用影像的力量,为我们吸引了更多的关注与支持。你是这个家的‘时光记录者’,也是公益路上的‘传播使者’。”
她弯腰摸了摸糯米和黑豹的脑袋,眼中满是温柔:“还要感谢我的两位特殊家人——糯米和黑豹。你们不会说话,却用最纯粹的陪伴,治愈了孩子们的心灵;你们没有双手,却用忠诚与勇敢,守护着这个家的温暖。是你们,让自闭症的孩子愿意打开心扉,让行动不便的孩子敢于走出房门。这份荣誉,你们当之无愧。”
“感谢亲爱的孩子们,你们是‘绿韵微光’最美的风景。感谢乐乐,你用竹编作品传递着坚韧与执着;感谢小宇,你用羌绣纹样诉说着温暖与希望;感谢朵朵,你用剪纸艺术展现着童真与快乐。还有所有的孩子,你们的每一次进步,每一个笑容,都是我们前进的最大动力。”
“感谢家长们,感谢你们的信任与支持。是你们,把最珍贵的孩子交给我们;是你们,在我们最艰难的时候,给予我们鼓励与陪伴。你们不仅是孩子的父母,更是我们并肩作战的伙伴。”
“感谢志愿者们、跨界伙伴们、政府部门和所有支持我们的陌生人。是你们的善意与帮助,让‘绿韵微光’的公益之路越走越宽;是你们的认可与鼓励,让我们在坚守的道路上不再孤单。”
“系统提示:记录到‘家人感恩’温暖瞬间——每一份感谢都发自肺腑,每一份羁绊都坚不可摧。幸福旁白:家的意义,不在于人数的多少,而在于彼此的陪伴与支持;爱的力量,不在于言语的华丽,而在于真心的付出与坚守。”
台下的“绿韵微光”家人们热泪盈眶,孩子们挥舞着小手,大声喊着:“陈姐姐,我们爱你!”“绿韵微光,永远是我们的家!”
感谢公益:以微光之力,照亮远方
“最后,我想感谢公益这份伟大的事业。它让我们明白,平凡的人也能拥有不平凡的力量;它让我们懂得,善意的传递可以跨越距离、跨越物种;它让我们看见,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温暖与美好,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守护。”
“公益不是一句口号,也不是一次偶然的善举,而是日复一日的坚持,是发自内心的热爱。在‘绿韵微光’,公益是孩子们手中的非遗作品,是糯米和黑豹无言的陪伴,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责任与担当。”
“四年来,我们始终坚守‘非遗+特殊儿童帮扶’的初心,让传统工艺与公益事业完美结合。我们看到,非遗不仅能传承文化,还能帮助特殊儿童康复成长;我们看到,公益不仅能帮助他人,还能让自己收获成长与幸福。”
“这份国家级荣誉,对我们来说,是认可,是激励,更是责任。它让我们知道,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我们的模式值得推广;它也让我们明白,未来还有更长的路要走,还有更多的孩子需要我们帮助。”
陈曦举起荣誉证书,声音愈发坚定:“在此,我代表‘绿韵微光公益基金会’郑重承诺:我们将永远坚守公益初心,牢记帮扶使命,将非遗文化传承与特殊儿童帮扶深度融合,让更多特殊儿童能享受到优质的康复课程,让更多传统工艺能在孩子们手中焕发新生;我们将把‘绿韵微光’的模式推广到全国,建立更多分中心,培养更多非遗传承人,让公益的微光照亮更多角落;我们将永远保持谦逊与感恩,珍惜每一份支持与信任,用实际行动回馈社会,让爱与温暖永远传递。”
“系统提示:记录到‘公益承诺’坚定瞬间——承诺的背后是责任与担当,是对未来的期许与坚守。幸福旁白:公益之路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愿每一份善意都能被温柔以待,愿每一份坚守都能开花结果,愿我们都能以微光之力,照亮彼此的远方。”
掌声雷动:荣耀时刻,温暖定格
陈曦的发言结束后,现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不少观众站起身来,向她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孩子们挥舞着手中的非遗小道具,欢呼着“绿韵微光,越来越好”;糯米和黑豹似乎也感受到了现场的热烈氛围,轻轻摇着尾巴,发出温柔的呜咽声。
颁奖领导再次走上舞台,与陈曦紧紧握手:“你的发言非常感人,也非常振奋人心。‘绿韵微光’的模式为公益事业提供了新的思路,希望你们能坚守承诺,砥砺前行,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孩子,为公益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台下的沈亦舟举着相机,不停按下快门,记录下这荣耀而温暖的瞬间。他的镜头里,有陈曦眼中闪烁的泪光,有糯米和黑豹温顺的模样,有孩子们纯真的笑容,有现场观众感动的神情。这些画面,将成为“绿韵微光”幸福档案中最珍贵的一页。
其他公益组织的代表也纷纷走上前,向陈曦表示祝贺。“陈老师,你的发言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对公益有了新的认识。”一位代表说,“以后我们要多向你们学习,将传统文化与公益帮扶结合起来,让公益更有温度、更有力量。”
“系统提示:记录到‘掌声雷动’荣耀瞬间——掌声是认可,是敬意,是对公益事业最美的礼赞。幸福旁白:最动人的荣耀,不是独自一人的高光,而是被所有人认可与祝福;最珍贵的幸福,不是拥有多少荣誉,而是与家人一起,为热爱的事业奋斗不息。”
尾声:时光不老,我们不散
聚光灯下,陈曦牵着糯米和黑豹,与苏医生、林砚舟、沈亦舟、孩子们一起,再次向台下鞠躬致谢。舞台背景板上的幸福树照片,与现场的掌声、欢呼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最温暖、最动人的画面。
“系统提示:今日‘获奖发言’幸福记录完成。幸福总结:一场发言,满含感恩与坚守;一份荣誉,承载责任与希望。感谢时光,让平凡的日子绽放光芒;感谢家人,让孤单的旅程变得温暖;感谢公益,让微小的力量汇聚成河。‘绿韵微光’的故事,是时光的馈赠,是家人的羁绊,是公益的见证。愿我们永远保持初心,永远心怀感恩,在公益的道路上继续前行,让爱与温暖跨越时光、跨越距离,永远传递。时光不老,我们不散;公益之路,我们同行!”
聚光灯渐渐暗下,但“绿韵微光”的故事并未结束。陈曦知道,这份荣誉是新的起点,未来的日子里,她将带着这份感恩与坚守,与“绿韵微光”的每一位家人一起,继续在公益的道路上砥砺前行,让非遗文化的魅力感染更多人,让特殊儿童的笑容更加灿烂,让“绿韵微光”的故事,在时光的长河中,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而系统,将永远陪伴在侧,记录下每一份感恩,每一次坚守,每一个幸福的瞬间,让这份温暖与荣耀,永远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