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楷和叶西光是看到“湘西”和“赶尸人”这几个字,就感觉后背一阵发凉,鸡皮疙瘩从脖子根一路窜到脚后跟。
他们太清楚吴边的行事风格了。
从丰都鬼城,到理塘赛马,再到遵义探洞,他玩的活儿一次比一次大,一次比一次邪门。
现在,他竟然把主意打到了“湘西赶尸”这个华夏流传最广、也最禁忌的民间传说之一的头上。
“边哥,你……你玩真的啊?”王楷的声音都有点发颤。
“赶尸……那玩意儿可是封建迷信的典型代表,而且阴气森森的,咱们……咱们去那儿,不会出事吧?”
“出什么事?”吴边瞥了他一眼,“我们是‘文化新长征’,是去破除迷信,弘扬科学精神的。怎么,你还真信世界上有赶尸啊?”
“我……我当然不信!”王楷脖子一梗,嘴硬道,“我就是觉得……那地方邪乎,咱们这么大张旗鼓地去,万一触了什么霉头……”
“怕什么?有柱子哥在呢。”吴边拍了拍赵铁柱。
赵铁柱点了点头,仿佛就算真有僵尸跳出来,他也能一拳一个。
叶西比王楷想得更深一层,他推了推眼镜,眉头紧锁:“边哥,风险不只是来自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湘西赶尸这个题材,太敏感了。”
“我们之前在丰都搞‘鬼文化’,那是有官方背书,而且我们一直在强调那是民俗艺术。但‘赶尸’不一样,它在很多人,尤其是老一辈人心里,就是个彻头彻尾的禁忌。”
“我们要是处理不好,舆论上很容易翻车,被扣上‘宣扬封建糟粕’的帽子,那麻烦就大了。”
陈雪也跟着点头,脸上写满了担忧。
“是啊边哥,这次的风险太高了。遵义这次我们能成功,是因为我们把‘探险’和‘红色文化’结合得很好,立意非常高。但湘西……我们怎么把‘赶尸’和正能量联系起来?”
看着团队成员一个个忧心忡忡的样子,吴边笑了。
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如果连他自己团队的人都觉得这事儿离谱,那当这个计划公布于众的时候,才能掀起足够大的波澜。
“谁说我们要去宣扬赶尸了?”吴边慢悠悠地开口,“我们是去‘解密’,是去‘寻根’。”
他顿了顿,看着众人疑惑的眼神,继续说道:“你们想过没有,所谓的‘湘西赶尸’,它的背后,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这个传说,偏偏诞生在湘西那片崇山峻岭之中?”
“为什么?”王楷下意识地问道。
“因为‘回家’。”
“湘西自古就是穷山恶水,很多年轻人为了生计,不得不背井离乡,去往外地。”
“但‘落叶归根’又是我们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执念。客死他乡的人,无论如何都想回到故乡的土地。可是在那个交通不便的年代,要把一具遗体运回千里之外的家乡,何其艰难?”
“所以,才诞生了‘赶尸’这个职业,或者说,这个传说。它用一种神秘、甚至有些恐怖的形式,承载了普通人最朴素愿望——带我回家。”
“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层神秘的外壳剥开,让所有人看到它最内核的,关于‘故乡’、‘亲情’和‘执念’的情感。”
“我们要去寻找最后的‘赶尸人’,去记录这项古老技艺的真相,去讲述那些被遗忘在山路上的,关于回家的故事。”
“这,才是我们的‘文化新长征’。”
吴边的这番话,让整个房间都安静了下来。
王楷等人他们都愣住了。
他们原本以为吴边只是想玩一个更刺激的“鬼故事”,没想到,他竟然从这个阴森恐怖的传说里,挖掘出了如此温暖的文化内核。
把“赶尸”解构成“回家”。
这……这他妈简直是神一样的脑回路!
“边哥……我……我服了!”王楷憋了半天,最终只吐出这么一句话。
叶西的眼中也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他迅速在笔记本上敲打起来:。
这个立意太棒了!我们可以把整个活动包装成一个大型的人文纪录片项目,名字就叫《最后的赶尸人:回家的路》。这完全符合我们‘天下行走’的主题!”
“可是……”陈雪还是有些迟疑,“就算立意再好,我们那个石板怎么办?三天后就要‘揭晓谜底’了。我们总不能直接说,那上面写着‘下一站,湘西’吧?那也太突兀了,跟遵义的‘长征精神’完全不搭界啊。”
这确实是个问题。
从“赤水渡英魂”一下子跳到“赶尸人铜铃”,这转折也太硬了,硬得能把观众的腰给闪了。
谁说要直接说了?”吴边又露出笑容。
“我们不自己说。”
“我们要请一个‘专家’,来帮我们说。”
“专家?”叶西一愣,“什么专家?现在网上那些所谓的古文字专家,吵得不可开交,谁也说服不了谁。我们请谁来,都会被另一派攻击。而且,万一请来个真懂的,看出我们那石板是假的,不就全完了?”
“所以啊,”吴边一字一句地说道,“我们不能请‘真专家’。”
“咱们自己,造一个出来。”
王楷和叶西面面相觑,又没跟上吴边的思路。
自己造一个?这是什么意思?
吴边没再解释,而是拿起了手机,拨通了一个电话。
电话响了几声,被接通了。
“喂?高大掌柜吗?”吴边的语气,充满了尊敬。
“我,吴边。”
“有点事,想请您老人家,再出一次山。”
“对,来遵义。”
“这次不当大祭司了。”
“想请您来当一回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