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秋来,寒来暑往。
黎明村在众人的双手下渐渐有了模样。曾经的废墟被清理干净,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整齐的木屋,屋顶覆盖着厚厚的茅草,烟囱里每天都会升起袅袅炊烟。村外开垦出了大片农田,春种秋收,金黄的麦穗在风中摇曳,成了村里最动人的风景。
马嘉祺成了黎明村的村长。他不再是那个初到废土时略显青涩的少年,眉宇间多了几分沉稳与宽厚。每天清晨,他都会沿着村里的小路巡查一圈,看看孩子们是否在学堂读书,问问农户们田里的收成,再和铁将军派来的驻军聊聊周边的安全情况。
“马村长,这是今年的新米,您尝尝。”阿木捧着一袋饱满的稻谷走过来,他如今已是村里的农会会长,黝黑的脸上总是挂着憨厚的笑容。
马嘉祺接过稻谷,指尖拂过圆润的谷粒,笑道:“辛苦你了,阿木。今年的收成比去年还好,大家冬天不愁粮食了。”
“这多亏了张哥教我们搭的灌溉系统。”阿木挠了挠头,“还有亚轩老师培育的新种子,产量比以前高多了。”
提到宋亚轩,马嘉祺望向村东头的学堂。宋亚轩成了村里的教书先生,不仅教孩子们读书写字,还教他们唱歌。每天清晨,学堂里都会传出清脆的歌声,那歌声带着治愈的力量,能让整个村子都变得温暖起来。
此刻,宋亚轩正坐在学堂门口的石阶上,教几个年幼的孩子认识草药。他的身边放着一个竹篮,里面装满了刚从后山采来的薄荷与蒲公英。“这个是薄荷,夏天泡水喝能解暑;这个是蒲公英,叶子可以做菜,根能入药……”他耐心地讲解着,孩子们睁着好奇的眼睛,听得格外认真。
村西头的铁匠铺里,叮当声此起彼伏。刘耀文光着膀子,正抡着大锤锻造农具,汗水顺着他结实的臂膀滑落,砸在烧红的铁块上,溅起细小的水花。丁程鑫在一旁打磨着刚出炉的镰刀,动作行云流水,刀刃在阳光下闪着寒光。
“耀文,这把锄头的火候过了,再回炉重炼一下。”丁程鑫拿起锄头看了看,眉头微蹙。
刘耀文咧嘴一笑,抓过锄头扔进火炉:“知道了丁哥,保证下次让你挑不出毛病。”
两人配合默契,铁匠铺里的农具越堆越多,不仅够村里用,还能和其他聚居地交换物资。
张真源负责村里的防御。他带领着村民在村子周围筑起了一圈矮墙,墙上种满了带刺的藤蔓,既能抵御野兽,又能美化环境。闲暇时,他还会组织村民们练习格斗技巧,教大家如何在遇到危险时保护自己。
“小张老师,你看我这招对不对?”一个半大的少年学着张真源的样子摆出防御姿势,却因为重心不稳差点摔倒。
张真源连忙扶住他,笑着纠正:“膝盖再弯一点,重心放低,对,这样才稳。”
严浩翔成了村里的“百事通”。他建立了一个简陋的信息站,收集着各个聚居地的消息,绘制出了一张越来越详细的地图。谁家丢了东西,谁家需要帮忙寻找物资,都会去找他。他总能从蛛丝马迹中找到线索,仿佛拥有洞察一切的能力。
“浩翔哥,我家的鸡丢了三只,你能帮我找找吗?”一个大婶焦急地跑来。
严浩翔放下手中的笔,拿出一个本子翻了翻:“昨天傍晚有人看到西边的林子里有狐狸出没,我猜是被狐狸叼走了。我让耀文他们帮你去看看,顺便在鸡窝周围设几个陷阱。”
贺峻霖则成了村里的“快乐源泉”。他在村里开了个小茶馆,每天都聚集着不少村民,听他讲外面的故事,或是编排一些新的小品。他的茶馆里还放着一个“故事匣子”,谁有有趣的经历,都可以写下来放进去,由他整理后讲给大家听。
“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七曜战铁鳞兽’的故事……”贺峻霖站在茶馆中央,绘声绘色地讲着他们初到废土时的经历,听得村民们阵阵惊呼。
村里的日子忙碌而充实。王俊凯、王源、易烊千玺偶尔会从新城过来看看,带来那边的新消息和新技术。迪丽热巴成了村里的医生,关晓彤则负责训练村里的护卫队,鹿晗依旧是那个风一样的男子,负责在各个聚居地之间传递消息。
张艺兴开垦了一片试验田,尝试种植各种从废墟里找到的种子;华晨宇的歌声成了村里节日不可或缺的节目,他还教孩子们用简单的乐器演奏;沈腾和贾玲的“黎明联欢会”每年都会举办,欢声笑语能传遍整个村子。
唐僧在村后建了一座小小的禅房,每天都有人去那里听他讲经,不是为了求神拜佛,而是为了那份内心的平静。孙悟空偶尔会带着孩子们去后山打猎,每次都能满载而归;猪八戒成了村里的厨师,他做的红烧肉是孩子们最期待的美味;沙僧则默默地守护着村里的水源,确保每一滴水都干净清澈。
秋收后的一天,马嘉祺召集了所有人,来到村中心的广场。广场中央,立着一块新的石碑,上面刻着“黎明村”三个大字,旁边还有一行小字:“烽火不息,传承不止。”
“今天,我们要做一件重要的事。”马嘉祺站在石碑前,声音沉稳而有力,“我们从烽火中走来,是为了守护希望。现在,我们要把这份希望传承下去。”
他从怀里拿出七枚小小的木牌,上面分别刻着“信念”“勇毅”“治愈”“炽热”“守护”“洞察”“迅捷”七个词,正是他们七人最初的特质。
“这七枚木牌,代表着我们的信念。”马嘉祺将木牌一一递给丁程鑫、宋亚轩、刘耀文、张真源、严浩翔、贺峻霖,“从今天起,我们要在村里选出七个孩子,将这些木牌交给他们,教他们我们所会的一切。”
孩子们排着队站在广场上,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宋亚轩牵着一个失去双亲的小女孩走到马嘉祺面前,轻声说:“她叫念念,很聪明,也很坚强。”
马嘉祺蹲下身,将刻着“信念”的木牌挂在念念脖子上:“念念,你要记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守住心中的信念,就像这木牌上的字一样。”
念念用力点头,小手紧紧攥着木牌,眼中没有了往日的怯懦,多了几分坚定。
其他六人也各自选出了传承的孩子,将木牌郑重地交到他们手中。阳光洒在孩子们的脸上,也洒在那七枚木牌上,折射出温暖的光芒。
“这不是结束,是新的开始。”马嘉祺站起身,望着在场的每一个人,“我们的故事,会由他们继续写下去。只要黎明村还在,只要这些木牌还在,我们的信念就永远不会消失。”
广场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
夕阳西下,染红了天边的云霞。马嘉祺和兄弟们坐在广场边的石阶上,看着孩子们在空地上玩耍,有的在练习格斗,有的在唱歌,有的在绘制地图……像极了当年的他们。
“真好啊。”贺峻霖感慨道,“没想到我们真的在这里扎根了。”
“是啊。”丁程鑫笑了笑,“以后就算我们老了,走不动了,还有他们呢。”
宋亚轩的歌声远远传来,还是那首熟悉的旋律,却比以往更加温柔,更加充满希望。
马嘉祺抬头望向天空,那轮曾经象征着绝望的赤色之月早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清澈的蓝天和洁白的云朵。他知道,烽火纪元已经过去,新生纪元正在他们的手中慢慢铺展开来。
而他们,这些曾经的黎明使者,如今只是黎明村里最普通的村民。但他们心中的火种,从未熄灭,只是化作了更温暖的光,照亮着这片土地,也照亮着未来的路。
四季轮回,岁月流转。黎明村的故事,还在继续。而那些关于烽火、关于守望、关于传承的记忆,将永远镌刻在这片土地的血脉里,代代相传,直至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