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意向初步达成,接下来的具体谈判就提上了日程。娄晓娥那边效率很高,很快就约了时间地点,在一家新开的、环境幽静的商务茶室。何雨柱这边,也带上了他高薪挖来的那个老会计,算是撑撑场面。
茶香袅袅,气氛却丝毫不轻松。娄晓娥这边,除了她本人,还有那个金丝眼镜男助理和一名从香港带来的、操着粤式普通话的资深财务总监。双方隔着仿古茶海,展开了一场针锋相对的谈判。
资金投入、股权比例、董事会构成……这些核心条款在双方律师和财务人员的唇枪舌剑中,一点点艰难地推进。何雨柱在这方面不算精通,但他有个优点——抓大放小,直觉准。他只牢牢盯死几条底线:控股权必须在自己手里,“傻柱”品牌所有权绝不能丢,后厨的核心管理和菜品味道必须由他说了算。
争论最激烈的部分,出现在“管理模式”上。
娄晓娥那边的财务总监推了推眼镜,用带着港味的普通话,提出了一套颇为“先进”的方案:“何先生,我们认为,‘傻柱餐饮’要实现规模化、集团化发展,必须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我们建议,由我们派遣资深管理团队,全面接手公司的日常运营、财务管控、市场营销以及人力资源,建立标准的Sop(标准作业程序),推行KpI绩效考核……”
他侃侃而谈,什么“精细化运营”、“成本控制模型”、“品牌价值提升”,一套套的专业名词往外蹦,听得何雨柱这边的老会计直皱眉头。
何雨柱一开始还耐着性子听,越听脸色越沉。等到那总监说到要“全面接手运营”,甚至隐隐透出要干涉后厨管理、统一调料配方以实现“标准化”时,何雨柱心里的火“噌”地就冒了上来。
“打住!”何雨柱猛地一抬手,打断了对方的长篇大论,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道。他身体前倾,目光如炬,先扫过那财务总监,最后定格在娄晓娥脸上。
“娄晓娥,你这位总监说的,什么屁…什么Sop、KpI,老子听不懂,也没兴趣懂!”他毫不客气,直接爆了粗口,但眼神却异常清醒和锐利,“我就问你一句,你们这套香港的、外国的管理法子,能保证炒出来的菜,跟我何雨柱炒的是一个味儿吗?”
他不等对方回答,手指敲着桌面,自顾自地说下去:“我‘傻柱菜’能火,靠的不是什么花里胡哨的管理,靠的是实打实的味道!是灶台上的火候!是老子这么多年对食材、对调味品钻研发明的独门口味!你弄一帮子穿西装打领带、连大勺都掂不动的人来管我的后厨?来改我的配方?就为了你那什么狗屁‘标准化’?”
他嗤笑一声,脸上满是不屑:“扯他妈的淡!真要按你们那套来,把炒菜都变成流水线作业,那出来的还能叫‘傻柱菜’吗?那跟街边那些糊弄人的大锅菜有啥区别?客人是冲着你管理来的,还是冲着我这口味道来的?”
他这番话说得粗鲁,却一针见血,直接把所谓“先进管理”可能带来的核心风险——味道同质化、失去特色——给捅了出来。
娄晓娥微微蹙眉,她承认何雨柱说的有道理,但她也有她的考量:“何老板,味道固然重要,但企业要做大,规范化管理是必经之路。这能有效控制成本,提升效率,规避风险……”
“风险?效率?”何雨柱再次打断她,语气带着嘲讽,“老子以前就一家小店的时候,没你们这套管理,不也活得好好的,还越活越滋润?现在六家店,老子靠骂,靠吼,靠定死规矩,不也管得挺好?成本?柱爷我现在赚的钱,够交你们那点‘管理费’!”
他斩钉截铁地一挥手:“别的方面,财务啊,法律啊,你们要派人监督,要立规矩,可以商量!但后厨,运营的核心,必须我说了算!我的地盘,就得按我的规矩来!什么港式管理,洋玩意,不需要!”
他的态度强硬无比,没有丝毫转圜余地。谈判一时间陷入了僵局。
娄晓娥看着何雨柱那副油盐不进、死死护着自己“一亩三分地”的架势,心里又是气恼,又有一丝无奈,甚至……还有一点点欣赏?这家伙,虽然粗野,但对他的核心竞争力的认知,却清醒得可怕。
她沉默了片刻,知道在这一点上,恐怕很难让何雨柱让步。毕竟,“傻柱菜”的灵魂,确实系于他一人之手。
“好吧,”娄晓娥最终妥协了,但语气依旧冷静,“后厨和菜品味道的核心管理权,可以保留在你手里。但公司的整体财务、法务、以及非核心业务的运营,必须建立现代管理制度,这一点,没有商量余地。”
何雨柱见她退了一步,也知道不能逼得太紧,点了点头:“成!只要不动我的灶台,不动我的菜,别的你们看着弄!不过,派来的人,得听招呼!要是敢瞎指挥,指手画脚,别怪柱爷我不给面子!”
一场关于管理权的交锋,以何雨柱的强硬胜利暂告一段落。他也再次明确了一点:他和娄晓娥之间,只能是纯粹的商业伙伴关系。他出品牌、出技术、出市场;她出资金、出部分管理资源。利益捆绑,但界限分明。什么引入港式管理来改造他?想都别想!
我的地盘,永远听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