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境法则裂痕的平复,标志着由源初灵界衰亡所引发的连锁危机,暂时画上了一个句号。朝堂之上,因异象频生而产生的些许动荡,随着皇帝的回归与危机的解除,迅速平息下去。镇元司在玄明真人的主持下,高效地运转着,抚平着北境千里之地的创伤,同时也将监控天地法则异动作为了一项长期职责。
萧宸的生活似乎回归了往日的轨迹,处理朝政,平衡三界,深居简出。然而,只有他自己知道,此次跨界之旅,对他造成的改变是何等深远。
他的修为并未因神魂投影的损耗而跌落,反而因那份来自源初灵界的“因果馈赠”,以及对混沌之印更深层次的掌控,迈入了一个连他自己都难以准确界定的全新境界。若说从前他的力量如江河奔涌,如今则似浩瀚星海,深邃无垠。举手投足间,不再刻意引动天地之力,反而有种与周遭法则自然交融、浑然一体的意味。他甚至能隐约感觉到,自己似乎触摸到了某种界限,一旦突破,或许将超越此界所能容纳的极致。
但更重要的变化,在于他的视野与认知。
端坐于观星阁中,他的目光已不再仅仅局限于大雍的万里山河,或是人间、修仙界、幽冥这熟悉的三界格局。当他沉下心来,引动混沌之印,那份与新生的源初灵界之间的无形联系便清晰浮现。他能模糊地感应到那个正在缓慢复苏的世界,其法则如同一个遥远的、微弱却坚韧跳动的心脏,与自己体内的混沌之印遥相呼应。
而通过这份联系,以及混沌之印本身作为“创”之本源碎片的特性,他仿佛推开了一扇通往更加广阔天地的窗户。
他的神念,沿着混沌之印那超越此界法则的脉络,向着无尽的虚空深处小心翼翼地延伸。他“看”到了并非漆黑一片的虚无,而是如同浩瀚海洋般涌动的混沌气流,以及悬浮于这混沌气流之中的、或明或暗、或大或小的无数光点。
每一个光点,都代表着一个独立的世界!
有的光点炽烈如骄阳,散发着蓬勃的生命气息与强大的法则波动,那是处于鼎盛期的世界;有的光点温和稳定,如夜明珠般静静悬浮;有的则黯淡微弱,仿佛风中残烛,如同之前的源初灵界;更有甚者,光点呈现出不祥的灰黑色,死寂沉沉,或许已然彻底消亡,或许正被类似“噬法则之暗”的力量侵蚀着……
诸天万界!
这个词不再是古籍中虚无缥缈的记载,而是真切地呈现在了他的“眼前”。他所处的这个世界,不过是这无尽光点中,较为明亮稳定的一颗而已。
一种前所未有的渺小感与浩瀚感同时涌上心头。
渺小在于,个体乃至一个世界,在这无垠的诸天之中,是何等的微不足道。
浩瀚在于,这无尽的可能、无尽的奥秘、无尽的风景,正等待着他去探索,去了解。
同时,一股更加沉甸甸的责任感也油然而生。
源初灵界的遭遇绝非孤例。那“噬法则之暗”(熵尊)所代表的“寂灭”力量,如同游荡在诸天中的瘟疫,威胁着每一个世界。混沌之印选择了他,不仅仅是让他守护脚下的土地,更是赋予了他一份守护这诸天万界中“秩序”与“生机”的火种,对抗那终极“寂灭”的使命。
“平衡三界……”萧宸轻声自语,嘴角泛起一丝复杂的弧度。如今看来,这曾经的宏愿,不过是这宏大使命的起点罢了。
他心念微动,尝试着将神念投向离源初灵界光点相对较近的另一个黯淡光点。那光点给他的感觉很不舒服,充斥着一种混乱、暴戾、以及一种与熵尊同源却更为原始蛮荒的寂灭气息。
“看来,需要帮助的世界,远不止一个。”他收回神念,目光变得深邃。
单纯的守护与救火,并非长久之计。他需要更系统地了解诸天万界的格局,需要找到能在不同世界间安全往来的方法,需要建立起应对类似“寂灭”威胁的机制,甚至……需要寻找到“寂灭”力量产生的根源。
他想起了父皇母后在万古葬神山遗迹中发现的、关于“星槎”的记载。那件能横渡万界、遨游太虚的混沌至宝,若真能寻得,无疑将是探索诸天、履行使命的绝佳助力。
萧宸缓缓起身,走到窗边,负手而立,眺望着无垠的夜空。
他的目光,已然超越了星辰,投向了那更加遥远、更加神秘的诸天万界。
治理大雍,平衡三界,是身为帝皇的责任。
而探索诸天,守护生机,则是身为混沌之印执掌者的宿命。
这两者,并非割裂,而是相辅相成。大雍的繁荣与稳定,将成为他探索诸天最坚实的后盾;而诸天的见闻与力量,也将反馈于大雍,使其拥有应对未来任何风浪的底气。
“是时候,为这诸天视野,规划一条切实的道路了。”萧宸心中默念,一个关于未来、关于征途的宏伟蓝图,开始在他心中缓缓勾勒。
界外之行的结束,并非终点,而是一个全新的、更加波澜壮阔的起点。皇者的目光,已投向诸天万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