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过了多久,狗哥被一阵散热风扇的噪音吵醒。
他睁开眼,最先看到的是方格石膏天花板,从头顶的这块儿往远看,到它与墙体连接的地方,有许多管线破顶而下。
那些管线数量很多,全都紧贴墙面,一眼看去,仿佛是肆意生长在白墙上的各色藤蔓,由远及近,不断向自己所处的位置聚拢。
他的目光捋着管线,一路扫到了藤曼交汇的地方,或者说是它们的“根”。
那是一台通体漆黑的金属镂空设备,里面透着斑斑点点的红光,也是风扇噪音的源头。
设备离他很近,随着风扇的啸叫,将一股股燥热的空气送进他的鼻腔。
他喉咙很干,本能地咽了口唾沫,却吞下一口燥热的空气。
他用舌头舔了舔上牙膛,干燥,粗糙,仿佛两块互相摩擦的脚后跟,而本该扮演润滑作用的口腔粘膜,早已蒸发了。
“呃...”他的声音如沙尘吹过路面,发出干裂的挫响,“这是哪...”
“你醒了?”一个低沉的男声,从设备另一端响起。
他转过头,见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将小曼带到夏城的神角——叮当。
见他转过头来,叮当连忙从口袋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端平到狗哥面前,用力一吹。
那纸上的字,如粒粒灰尘一般,御风飞行,钻进了狗哥的眉心。
“猫...猫哥...”狗哥的头痛消失了,过往的记忆如泉水般涌来,瞬间浸满了他干涸的大脑,“呃...好久不见....”
“好久?”叮当歪头舔了舔猫爪,用疑惑的神情,打量着狗哥,反问道,“五天...算久吗?”
“五天...”狗哥叹了口气,目光呆滞地盯着天花板,说道:“咱这边儿,才过了五天吗....对了!我那事耽误的时间...追回来了?”
叮当点点头,倒了盆水,端给狗哥:“不提了,都过去了,喏,喝点水吧。”
狗哥接过水盆,端详着水面的倒影,他舔了舔四颗尖牙,呢喃道:“对,都过去了...”
随后,便伸着舌头,呼噜呼噜喝起水来。
“卡子,这几个月...你受苦了。”叮当用猫爪抚摸着狗哥的狗头,眼中充满了慈爱。
“嗨,谁叫我脑子轴,一根儿筋呢”狗哥舔舔嘴,喝过水后,整个人恢复了些许活力,“对了猫哥,咱的计划怎么样?我不在的这几天,都发生嘛了?恁么把英小曼带第二卷去了?这不胡闹嘛!她这一去,跟我第一卷留的伏笔,不就冲突了吗!”
“你先别激动”叮当摆摆手,接过空水盆,又从肚兜里掏出一袋狗粮倒满,递到狗哥面前,“边吃边说。”
见到盆中粒粒飘香的狗粮,狗哥下意识咽了口唾沫,黑黝黝的鼻头也跟着四下拱动,他接过狗粮,吧唧吧唧吃了起来,边吃边说:“唔...猫哥...唔...就馋这一口儿了...嗯...对了,你从我被抓以后开始说吧...嗯...”
叮当抬起头,注视着狗哥身旁的黑色设备,摇头道:“不行,观众们都看着呢,我得从死鸟儿来了之后的事开始讲。”
狗哥也瞪了黑色设备一眼,小声咒骂道:“傻逼观众,看尼玛嘛热闹...再看我尼玛唔...”
狗哥话还没说完,嘴里就被硬塞了一把狗粮。
“傻狗,白下去历练了,嘴还这么臭!”叮当面露怒色,喝道:“放心吧,这机器我让巴格改良了,装了一个过滤器。现在啊,只有支持咱们的观众能观测到,说一说也无妨。”
狗哥本想再说句什么,可看到叮当从肚兜里掏出了一根儿磨牙棒,顿觉牙根儿痒痒,哈着气陪笑道:“行,猫哥,你讲,你从笔仙那小王八蛋穿开裆裤开始讲都行。”
“啧,又贫气!”叮当瞪了狗哥一眼,嗤笑着将磨牙棒递给他,自己则打开一袋猫条儿,舔了两口,便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
原来,这本书的原名叫《梦在殇途》,按照原大纲,是一本现实魔幻主义题材的都市苦情文,旨在揭示一些真实存在,却又不让说的东西。
按照原剧情,主角览子和小双熬过了悲惨的童年,在时代的洪流中,为了追逐个人的利益与理想,走上了两条相反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二人极不情愿,却又不可避免地从最好的兄弟,变成不共戴天的仇人,最后死于彼此之手。
可看着书中人物的挣扎,时任笔仙秘书处专职枪手的卡子(笔名王罢),动了恻隐之心。
他通过对剧情的改动,赋予了小双和览子一个能够免受剧情黑手操纵的金手指——自由意志。
从此之后,如大家所看到的那样,剧情走向愈发离谱,直至引起叮当的注意。
前面也说过,叮当曾是笔仙最得力的干将,是从第一本不成形的小说开始,一本一本,陪着笔仙熬上去的。
哪知这笔仙的人品,比文笔还差。
他见自己的书无人问津,便将责任全都怪在叮当头上,盛怒之下,直接创造了一个新的神角——妙音——替代了叮当的位置,还任命叮当为秘书处副职,用以激励妙音。
这一切,叮当自是怀恨在心,可他也深知,自己与笔仙有维度之别,而维度之间无法逆向爬升。
纵使他有一万种报复笔仙人身的办法,却只能浮困于本书之上,无法触达笔仙所在维度。
连人都碰不到,又何谈伤害与报复呢?
无奈,叮当只能同所有组织中的二把手一样,选择暗中蛰伏,假意迎合,并在整本书中,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和干将。
与此同时,他也明白,倾巢之下,安有完卵的道理,所以在前期创作过程中,他非但没搞破坏,反而积极出谋划策,俨然一副肱骨之德,搞得笔仙都有三分内疚。
只有叮当自己知道,他这么做,不是在服软,更不是赎罪,而是在下一盘借刀杀人的大棋。
一旦书火了,上了番茄巅峰榜,每天便会有上千万的读者看到他们的故事,而只要受众足够多,人类物种的多样性便会体现出来,上千万人里,难免有几个极端的、狂热的疯子读者。
倘若能通过剧情,拱起这些极端观众对笔仙的恨意,说不定,就能借他们之手,完成跨纬度击杀。
这便是叮当的所有想法,疯狂、赌徒、不切实际,却有理论可能性。
叮当本想将这个计划叫做【破壁计划】,可叫来叫去,总感觉像是做小家电的,而且一查文献,名字和某本科幻小说中的面壁计划,仅有一字之差,没新意!
他绞尽脑汁,终于给自己的计划,想出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红杏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