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血战浦城,星火燎原
震耳欲聋的城墙坍塌声,如同死神的咆哮,瞬间击碎了浦城清晨的宁静,也击碎了李绣和李葆贞残存的侥幸。
县衙内,李绣正与李葆贞对着沙盘推演可能遭受攻击的方向,剧烈的震动让案几上的茶杯猛地跳起,摔得粉碎。两人脸色骤变,几乎同时冲向门外。
“怎么回事?!”李绣厉声喝问,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惊惶。
不等亲兵回答,西面偏南方向传来的震天喊杀声和那冲霄而起的烟尘已经说明了一切。李绣瞳孔猛缩,他看到了那一段熟悉的城墙……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巨大的、如同地狱入口般的缺口,以及如同决堤洪水般汹涌而入的明军士兵!
“城破了!是……是那段城墙!”李葆贞声音发颤,脸色惨白。
李绣到底是沙场老将,短暂的震惊后,一股狠厉之色瞬间取代了慌乱。“慌什么!传令!所有预备队,给老子顶上去!堵住缺口!亲兵营,随我来!”他一把抓起靠在门边的长刀,甲胄都来不及完全系好,便怒吼着冲向厮杀声最激烈的方向。
他知道,此刻若是后退一步,便是万劫不复。唯有死战,或许还能争得一线生机。
缺口处,已然化作了血肉磨坊。
张鼐和周猛如同两柄烧红的铁锥,深深扎入清军仓促组成的防线。张鼐的长刀已经砍得卷刃,浑身浴血,分不清是敌人的还是自己的,他兀自咆哮着向前冲杀,所向披靡。周猛则像一头人形暴熊,挥舞着沉重的铁锏,每一击都带着骨裂筋断的闷响,清军的刀枪砍在他的重甲上,迸溅出火星,却难以阻挡他前进的步伐。
明军士兵紧随其后,他们憋屈了太久,愤怒和仇恨化作了无穷的勇气。面对清军拼死反扑,他们毫不退缩,甚至以伤换命,以命搏命!狭窄的缺口区域,尸体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堆积起来,鲜血汇成小溪,潺潺流淌,浸湿了每一寸砖石。双方士兵在这死亡斜坡上反复拉锯,每一次刀锋的碰撞,每一次长枪的突刺,都伴随着生命的消逝。怒吼声、惨叫声、兵刃交击声、垂死呻吟声混杂在一起,奏响了一曲残酷至极的战争交响曲。
就在战线焦灼,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惨重代价之时,赵高翔亲率的主力,到了!
那面醒目的“靖朔侯赵”大旗,在渐渐散去的晨雾中,出现在缺口后方。紧接着,沉重而整齐的马蹄声响起,赵高翔一身玄甲,手握长剑,在朱大典等将领的簇拥下,策马踏过瓦砾,悍然入城!
“侯爷入城了!”
“侯爷亲自来了!”
这面旗帜,这个身影的出现,如同给所有奋战的明军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士气瞬间暴涨至顶点!
“杀!!!”所有的明军士兵,如同被点燃的干柴,爆发出了更猛烈的攻击狂潮。
与此同时,马忠率领的神射手小队,如同幽灵般迅速占据了缺口两侧尚未完全坍塌的城楼和附近较高的屋顶。他们隔着稀薄的雾气,冷静地寻找着价值目标——挥舞令旗的军官、试图集结队伍的低级将领、操作着小型火铳的清兵……弓弦响处,必有一人应声而倒,精准而致命的冷箭,极大地扰乱了清军的指挥和士气。
而陈锋率领的斥候小队,更是发挥其机动与悍勇的特长。他们数十骑如同一把尖刀,并不参与正面绞杀,而是凭借对地形的初步判断和敏锐的直觉,沿着城墙内侧的街道,疯狂地向城市中心穿插!他们一路奔驰,一路怒吼:“城破了!侯爷大军已入城!杀鞑子!” “投降免死!顽抗者杀无赦!”
这突如其来的纵深打击和心理攻势,让原本就混乱的清军后方更加人心惶惶。许多原本还在观望或准备增援缺口的清军小队,被这来自侧后方的“不明军队”吓得阵脚大乱。
就连一向以铁面无私着称的督战队队长张茂林,此刻也早已将督战职责抛在脑后。他手握一柄厚背大刀,浑身煞气,冲杀在第一线,刀光闪过,必有一名清兵毙命。在这种全员皆兵、舍生忘死的攻坚战中,已无需督战,每个人都是决死的战士!
赵高翔的旗帜在城中稳步向前推进,他本人的身影在乱军中时隐时现,所到之处,明军无不奋勇争先,清军的抵抗则如同阳光下的积雪,迅速瓦解、溃散。战线从缺口处不断向城内延伸,清军的败局似乎已定。
然而,就在这胜负的天平彻底倾斜的时刻,另一股更令清军肝胆俱裂的力量,在浦城的“心脏”部位猛然爆发了!
在靠近城中心区域的民夫营、以及几条主要的劳役集结街道上,突然响起了不同于战场厮杀、却更加混乱和充满仇恨的怒吼:
“杀鞑子——!”
“砍死这些建奴!”
“迎接赵侯爷!乡亲们,反了啊!”
是刘中藻!他和他秘密联络的两百多名义士,在听到城墙崩塌的巨响和震天的喊杀声后,知道等待已久的时机终于到来!
他们如同从地底涌出的复仇之神,拿出了早已藏好的柴刀、柴斧、铁棍,甚至拆下来的门闩!他们红着眼睛,扑向那些平日里作威作福、鞭打他们的清军监工和巡逻小队。没有章法,没有阵型,只有最原始的、压抑了太久的仇恨与力量!
一个清军小旗正呵斥着驱赶一队民夫去堵缺口,突然被身后一名老铁匠用铁锤狠狠砸在后脑,当场毙命。旁边的清兵还没反应过来,就被七八个涌上来的民夫用各种简陋的武器淹没。
“抢兵器!”刘中藻一声大吼,身先士卒,用一柄磨得锋利的铁凿,捅穿了一名清兵的咽喉,顺势夺过了对方手中的腰刀。有了真正的兵器,这支义军的力量瞬间倍增!
他们不再局限于袭击落单的清兵,开始有组织地冲击清军设在各处的临时物资点和小型兵站,四处放火制造混乱,并试图向城门方向冲击,想要从内部接应明军。
这股来自内部的、突如其来的猛烈暴动,成了压垮清军抵抗意志的最后一根稻草。前线还在苦战的清军,突然发现身后乱了,浓烟四起,喊杀声来自四面八方,仿佛整座城池的百姓都起来反抗了!军心瞬间崩溃!
“后面!后面也乱了!”
“城里的泥腿子反了!”
“快跑啊!”
恐慌如同瘟疫般在清军中蔓延。李绣纵然勇悍,也无法阻止这雪崩般的溃败。他眼睁睁看着自己的部队在明军正面猛攻和城内义军背后作乱的夹击下,土崩瓦解。
浦城的巷战,进入了最血腥、也最混乱的收官阶段。每一条街道,每一个院落,都可能爆发殊死搏斗。但胜利的天平,已经不可逆转地倾向了赵高翔,倾向了那些不屈的汉家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