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大禹治水,功盖当世,受禅称帝,建立夏朝,定都阳城,这华夏第一王朝,便如初升的朝阳,在神州大地上冉冉升起。
大禹勤政爱民,身先士卒,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传说,至今仍在百姓口中传唱。在他的治理下,九州安定,水利通达,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农耕繁盛,夏朝的国力也日益强盛。
大禹之后,启继位,再传至少康,虽有短暂的中断,但夏朝的根基已然稳固,传承了数千年的岁月。
这数千年的时光,如同一条长长的河流,既有风平浪静,也有暗流涌动。夏朝的统治者们,有的继承先祖遗风,励精图治;有的则沉溺享乐,渐失民心。
王朝的兴衰更迭,似乎总在历史的轮回中上演。
然而,到了夏朝的最后一位君主——桀的时代,这条河流终于冲垮了堤岸,汹涌澎湃,带来了滔天的洪水。
夏桀,这位史书记载中最为暴虐的君主,与他的先祖大禹形成了最鲜明的对比。他不仅不思治国,反而荒淫无度,终日与宠妃妺喜饮酒作乐,不理朝政。
为了满足自己的奢靡生活,他大兴土木,建造倾宫、瑶台,动用无数民力,使得百姓苦不堪言。
更令人发指的是,夏桀心胸狭隘,刚愎自用,听不进任何忠言。
那些敢于进谏的贤臣,如关龙逄,非但得不到采纳,反而惨遭杀害。
与此同时,他宠信奸佞小人,如赵良、终古等人,这些奸臣得势后,便开始结党营私,欺上瞒下,横征暴敛,将整个朝政搞得乌烟瘴气。
百姓们流离失所,田园荒芜,却要缴纳沉重的赋税,服无尽的劳役。面对统治者的残暴和奸臣的盘剥,民怨如同地下的岩浆,在无声地积蓄着力量,随时可能喷发。
人们私下里咒骂,心中充满了对暴政的憎恨和对未来的绝望。
夏朝,这个曾经辉煌一时的王朝,在夏桀的昏庸统治下,已然走到了它的尽头,一场巨大的变革,正在酝酿之中。
昆仑山巅,云雾缭绕,玉虚宫仙气氤氲。随着元始天尊那浑厚而充满玄奥的声音渐渐平息,持续了不知多久的玄门二讲,终于缓缓落下了帷幕。
殿内殿外,无数洪荒修士或盘膝静坐,或交头接耳,各自消化着这期间所听闻的浩瀚大道,神色各异,有豁然开朗者,亦有眉头紧锁者。
青乾,这位位列仙班、修为精深的散仙,此刻正目光深邃地望着人群中一个格外醒目的身影——孔宣。
孔宣立于人群之外,身披五彩神光,周身仿佛有金、青、红、白四色羽毛虚影流转,气息悠远而强大,然而,此刻他的眼神却有些飘忽,似乎并未完全沉浸于方才讲道的内容,更像是在内视己身,陷入了一种难以言喻的思虑之中。
青乾眉头微蹙,他看得出,孔宣的天赋与根基,在洪荒绝对是顶尖的存在,甚至隐隐有超越同辈的迹象。
然而,正如元始天尊所点拨的那样,孔宣的强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那近乎完美的五彩神光,这神光既能防御,又能攻击,更能演化万物,几乎是无敌的存在。
但这或许也成了他证道的最大阻碍——他太依赖这天赋神通了,反而忽略了自身元神的锤炼与“我”的勘破。
青乾心中暗叹,“你拥有如此逆天神通,本该一帆风顺,直抵大道巅峰。可正是这神通,让你在‘我执’上难以突破。你太强了,强大到不需要去面对那些生死磨难,强大到几乎忘记了‘自我’也需要被斩断。”
他缓步走到孔宣身侧,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孔宣耳中:“孔宣,方才元始天尊讲道,可曾听到‘无我’二字?”
孔宣仿佛从沉思中惊醒,转头看向青乾,眼中闪过一丝迷茫,随即化为平静:“师尊”
青乾微微一笑,目光中带着一丝了然与关切:“我观此刻,似有沉湎于自身强大,而忽略了大道本源之嫌。你这五彩神光,固然神妙,但若想证道圆满,终究要面对并斩除‘三尸’,尤其是那‘自我’。你如今修为,或许凭自身感悟,此关难以突破。我有一不成熟之建议,不知当讲不当讲?”
孔宣拱手道:“师尊请讲,孔宣洗耳恭听。”
青乾正色道:“我建议道友,不妨入那轮回之中,去历几世劫难,尝遍人间疾苦,体悟不同生灵之悲欢离合。轮回之中,有生有死,有爱有恨,有失有得。
在那里,你的五彩神光或许会暂时失去效用,你必须赤手空拳,从最微末处开始,重新认识‘生’,认识‘死’,认识‘苦’,认识‘我’。如此历练,或可让你勘破我执,斩却自我之尸,届时再出轮回,方有望证道圆满,成就真正的大罗金仙。”
孔宣闻言,眼神中先是闪过一丝错愕,随即陷入更深的沉思。轮回……那可是无数修士谈之色变之地,充满了未知与危险,甚至可能让道基受损。但他也明白青乾话语中的深意。
自己确实太“强”了,强得有些脱离了红尘俗世,或许,真的需要一场彻底的“放下”,才能有所“拿起”。
他沉默良久,最终,缓缓点头:“多谢师尊指点。此言甚是有理。孔宣……考虑一番。”虽然还未做决定,但孔宣眼中那份深陷自我的迷茫,似乎真的被这番话,轻轻拨动了一下。他知道,这是一个艰难却可能通往更高境界的抉择。
孔宣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最终下定决心。他深知老师的指点乃是金玉良言,自己若想真正证道圆满,斩却自我,不入轮回历练一番,恐怕终难有所突破。
于是,他向青乾圣人郑重道谢,并表明了自己愿意入轮回受苦的决心。
青乾圣人欣慰地点点头,他早知孔宣并非池中之物,只是需要这样一个契机来打破自身的桎梏。
他传授了孔宣一些抵御轮回反噬、保持道心不失的法门,并叮嘱他务必放下一切执念,用心去体验每一世的生老病死、爱恨情仇。
随后,孔宣在青乾圣人的引导下,步入那神秘的轮回通道。
他的身影在光芒中逐渐模糊,最终消失不见。
从此,洪荒之中少了一位威名赫赫的孔雀大仙,轮回之中,却多了一个将经历数世磨难的灵魂。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
人间界,夏朝历经数千年基业,早已不复开国时的强盛。
夏桀,这位末代君主,荒淫无道,暴虐成性,整日沉溺于酒色,听信奸臣谗言,残害忠良,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夏朝的气数,已然走到了尽头。
就在此时,天命所归,玄鸟降世。
东方的商氏部落,在一位名为汤的贤明首领的带领下,逐渐崛起。
汤仁慈爱民,广纳贤才,暗中积蓄力量,准备推翻夏桀的暴政。
而就在这风云变幻之际,孔宣,这位曾经的孔雀大仙,以一个凡人的身份,转世投胎到了商氏部落。
他或许不记得前世的种种,只记得一些模糊的、关于光与色的片段。他凭借着一股天生的敏锐与聪慧,以及轮回中磨砺出的坚韧心性,很快就在部落中崭露头角。
他辅佐商汤,出谋划策,凭借那与生俱来的领袖气质和过人的智慧,帮助商汤整顿内政,训练军队,团结各部落。他或许不会再用五彩神光,但他懂得如何凝聚人心,如何运筹帷幄。
在孔宣的辅佐下,商氏部落如日中天,日益强大。
时机成熟,商汤在孔宣等人的支持下,毅然起兵,讨伐夏桀。
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爆发,最终,商汤成功灭夏,建立了新的王朝——商朝。而孔宣,这位前世的仙人,在这一世,以凡人之躯,成就了辅佐明君、开创新朝的伟业。
他在人间界,真正地体验了‘我’的力量与局限,体验了生死的无常与奋斗的意义。这一世的经历,如同最锋利的刻刀,在他那看似圆满的‘自我’上,刻下了深刻的印记。
轮回的历练,才刚刚开始,而他斩三尸”的道路,也在这凡尘俗世中,悄然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