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深秋,NbA停摆的寒意尚未消散,洛杉矶帕萨迪纳的私人训练馆内,却涌动着滚烫的篮球热情。14岁的勒布朗·詹姆斯穿着一身略显宽松的训练服,正专注地盯着前方的篮筐,指尖传来的篮球触感早已熟悉如本能。他刚结束洛杉矶某高中高一的第一周课程,便马不停蹄地赶到这里——这是科比·布莱恩特为他量身打造的“课后特训时间”,也是他来到洛杉矶的第二个年头。
一年前,13岁的詹姆斯被科比从克利夫兰带到洛杉矶,那份超越年龄的身体天赋与篮球悟性,让科比想起了年少时的自己。也想起了前世那个小皇帝,彼时的科比已是两连冠在手的联盟巨星,却在这个来自阿克伦的少年身上看到湖人的未来,当即决定将他带到洛杉矶培养。在科比的亲自安排下,詹姆斯举家迁居洛杉矶,进入当地一所篮球传统强校就读,从此开启了“巨星贴身培养”的成长之路。
“注意节奏,突破不是一味求快,要学会观察防守人的重心。”科比的声音在训练馆内响起,他穿着黑色紧身训练服,站在三分线外,目光如炬地盯着詹姆斯的每一个动作。此刻,詹姆斯正在进行“突破分球”专项训练,陪练的是科比特意请来的前NbA角色球员。只见他压低重心,左手运球快速变向,瞬间晃开防守人的重心,随即不是选择强行上篮,而是手腕一抖,将球精准传给了弱侧45度角的陪练球员,整套动作流畅且极具大局观,完全不像一个刚上高一的少年。
“很好,这就是我要的视野。”科比难得露出赞许的神情,走上前拍了拍詹姆斯的肩膀。一年前,詹姆斯虽已有出众的身体天赋,但球风仍带着街头篮球的随性,突破后只顾着自己得分,缺乏团队意识。科比深知,“独狼”成不了超级巨星,便从“战术理解”和“大局观”入手,每天训练结束后,都会带着詹姆斯观看NbA经典比赛录像,从乔丹的无球跑动到皮蓬的策应传球,逐帧分析战术细节。
“你看皮蓬这里,他明明有机会上篮,却选择把球传给了空位的科尔,这就是团队篮球的精髓。”科比指着录像中的画面,语气严肃,“篮球不是一个人的游戏,哪怕你得分能力再强,也不可能凭一己之力赢下所有比赛。你的身体天赋已经远超同龄人,现在要做的,是学会用传球和组织,让身边的队友变得更好。”
詹姆斯认真地听着,手里的笔记本记满了密密麻麻的要点。他知道,科比的每一句话都凝聚着多年的赛场经验,是千金难买的宝贵财富。在科比的引导下,他开始在高中联赛中主动尝试组织串联,场均助攻数从赛季初的3.2次飙升至6.8次,不仅自己能砍下25+的高分,还能带领球队取得12连胜的战绩,成为洛杉矶高中篮球界冉冉升起的新星。
高一赛季的一场焦点战中,詹姆斯所在的球队在第四节还剩30秒时落后2分,球权在对手手中。关键时刻,他预判到对手的传球路线,果断飞身抢断,随后持球快速推进,面对两人包夹,他没有强行出手,而是一记背后传球,将球传给了跟进的队友,后者轻松上篮绝杀。全场观众瞬间沸腾,教练在场边激动地大喊,而场边的科比看着这一幕,嘴角扬起了欣慰的笑容——这个14岁的少年,已经逐渐领悟到了“领袖”的含义。
除了战术素养的提升,科比在技术打磨上对詹姆斯的要求近乎苛刻。每天清晨6点,詹姆斯都会准时出现在训练馆,进行2小时的体能训练:绕着场馆跑10圈、300个仰卧起坐、200个俯卧撑,还有针对核心力量的阻力带训练。科比会亲自监督,一旦发现詹姆斯有丝毫懈怠,便会立刻严厉批评:“天赋是上天给的,但努力是你自己能掌控的。我13岁的时候,每天要投进1000个球才肯离开球场,你现在拥有比我更好的条件,没有理由不拼命。”
投篮训练更是重中之重。科比将球场划分为15个投篮点位,要求詹姆斯每个点位必须连续命中20球才能换区,全程不允许有任何失误。起初,詹姆斯常常在某个点位反复卡壳,急得满头大汗,甚至有过想要放弃的念头。但每当这时,科比总会拿起球,亲自示范动作:“投篮时,手肘要对准篮筐,手腕发力要柔和,眼神要坚定,把每一次投篮都当作绝杀球来投。”
在科比的严格要求下,詹姆斯的投篮稳定性飞速提升,尤其是中距离跳投,命中率从原来的45%提升至58%。高一赛季结束时,他场均能贡献28.6分、9.2篮板、6.8助攻和2.1抢断的全面数据,成功入选洛杉矶高中篮球最佳阵容一队,甚至吸引了NcAA多所名校的关注。
训练之余,科比也会带着詹姆斯融入自己的篮球圈子。偶尔,奥尼尔会来训练馆串门,看到詹姆斯扎实的内线脚步,忍不住上前切磋:“小子,你的身体天赋真不错,要不要试试和我对位?”詹姆斯毫不怯场,勇敢地与奥尼尔对抗,尽管一次次被盖帽,却越挫越勇。奥尼尔对这个少年的韧性赞不绝口,拍着他的肩膀说:“好好跟着科比练,未来你一定会成为联盟的大人物。”
有时,科比还会带着詹姆斯去现场观看湖人的队内训练(停摆期间偶尔开放),让他近距离观察NbA球员的训练状态和战术配合。詹姆斯总会睁大眼睛,认真地看着科比、奥尼尔等人的每一个动作,时不时拿出笔记本记录要点。一次训练结束后,乔丹恰好来探望科比,看到詹姆斯,笑着说:“科比,这就是你经常提起的那个小家伙?看起来很有潜力。”詹姆斯激动得说不出话,只能用力点头,而科比则骄傲地说:“他会比我更出色。”
来到洛杉矶的这一年,詹姆斯不仅在球技上实现了质的飞跃,性格也变得更加自信沉稳。刚来时,他还是个略带腼腆的少年,面对陌生的环境和高强度的训练,偶尔会感到迷茫。科比看出了他的心思,不仅在训练中严格要求,在生活上也格外关心。他会带着詹姆斯参加公益活动,教他如何面对媒体采访,甚至在他生日时,送给他一件签名球衣,背面写着:“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科比先生就像我的哥哥和导师,他不仅教会了我如何打球,更教会了我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人。”詹姆斯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坦言。在科比的影响下,他变得更加自律,每天严格遵守作息时间,从不沾染不良习惯,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学习和篮球中。
1998年的休赛期,随着停摆即将结束,科比开始为新赛季做准备,训练强度也随之加大。而詹姆斯则在高一赛季结束后,继续留在训练馆打磨技术,他知道,想要追上偶像的脚步,想要实现自己的篮球梦想,必须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
一天傍晚,训练结束后,两人坐在训练馆的地板上,看着窗外的夕阳。科比看着詹姆斯,认真地说:“勒布朗,你现在已经展现出了不俗的天赋,但这只是开始。未来,你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有人会质疑你,有人会否定你,但你要记住,只有用实力才能打破一切质疑。”
詹姆斯用力点头,眼神坚定地说:“我知道,科比先生。我会一直努力,不会让你失望的。”
科比笑了,拍了拍他的肩膀:“我相信你。总有一天,你会站在NbA的最高舞台上,成为所有人的焦点。”
夕阳的余晖洒在两人身上,将他们的身影拉得很长。14岁的詹姆斯或许还不知道,这段在洛杉矶的淬炼时光,将会成为他职业生涯中最宝贵的财富;而科比也期待着詹姆斯进入联盟的那一刻。
随着NbA停摆的结束,科比即将踏上冲击三连冠的征程,而詹姆斯的高中篮球生涯也刚刚开启新的篇章。